白海棠大理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海棠大理石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出產的一種大理石,因其具有灰色月牙形花紋,形似海棠花,因而有此名稱,該名稱最早來自陸良縣母雞山所出產的石材。[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天然石材統一編號》(GB/T 17670-2008)的編號為M5325,英文名為「Yunnan White Begonia」。[2]

白海棠大理石形成於早石炭世時期,由當地海洋生物(該地區在當時為淺海環境)的硬體及其碎屑沉積而成,這些生物主要包括腕足類海百合有孔蟲。石材中的海棠花紋實際上就是這些海洋生物的沉積物。[1]

白海棠大理石礦藏點較多,但是分布較為分散,一些早期發現的礦藏點已經枯竭。部分礦藏地位於石林風景名勝區汕昆高速公路範圍內,根據法律規定不能開採。[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馬文昆. 浅谈云南“白海棠”. 石材. 2018, 334 (12): 40-46 [2023-02-06]. doi:10.14030/j.cnki.scaa.2018.02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6).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 (報告).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6. 2008-06-30. GB/T 1767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