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与他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內名與外名

文化人类学上,他称(英语:Exonym)指外方语文对一个地方、族群、人物、语言时,使用与当地语文不同的名称[1]。他称的存在不只是历史和地理原因,也可能考虑到外来词的发音困难。

相对地,自称(英语:Endonym)指当地语文对一个地方、族群、人物、语言的通用内部名称。

例如,印度、俄罗斯、埃及和德国分别是四个自称依次为“भारत”、“Россия”、“مَصر”‎和“Deutschland”的国家,在汉语里对应的他称。

他称的种类[编辑]

同源他称和翻译他称[编辑]

同源他称[编辑]

例如,伦敦的同源他称包括:

翻译他称[编辑]

例如,荷兰这一国名在荷兰语的自称为Nederland,在法语的他称为Pays-Bas,在意大利语则是Paesi Bassi,以上三种说法的字面意思都是“低地国家”。

本土他称和借词他称[编辑]

他称可以分为本土他称和从第三种语言借用的他称。例如,斯洛文尼亚语使用:

实例[编辑]

  1. 中华以中国大陆、台湾或者华人有相关的自称,全球所称的China(ΚίναSinarumКитайจีน)是外来地名
  2. 中文的北京是自称,法文的Pékin是他称。
  3.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意大利文Roma是自称,英文的Rome是他称;俄文的Россия是自称,中文的俄罗斯是他称。
  4. 英文的San Francisco是自称,中文的旧金山是他称。
  5. 英文的Christchurch是当地地名,中文的基督城是他称,中国正式的汉译名克赖斯特彻奇也是他称因为发音不同。有时即使拼写相同,发音差异也会使一个地名在不同语文成为他称。
  6. 法国首都巴黎的法文Paris是自称,英文和德文的Paris是他称,因为这两种语文的发音和法文不同;法文中Paris的s不发音,但英文和德文都发音。
  7. 东京在日文为自称,在中文为他称。
  8. 泰语的恭贴กรุงเทพ)是自称,全球所称的曼谷(บางกอก)是他称
  9. 珠穆朗玛峰时称“Everest”为他称。

减少使用的趋势[编辑]

20世纪后期,使用他称引起了争议。当地人不喜欢有贬低意味的他称。人们也避免使用涉及敏感历史的他称。近年来地理学家致力于减少他称。例如:现在西班牙文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不用以前的他称Angora联合国建议把他称的使用尽量减至最少。

有时政府会要求外国应使用当地地名,放弃外国沿用的他称,但实际使用情况各不相同。例如1985年科特迪瓦政府要求外国一致使用该国的法文国名Côte d'Ivoire,不用他称。中文的“象牙海岸”或英文的“Ivory Coast”,因此中文改称“科特迪瓦”,但在中华民国(台湾)等地仍沿用“象牙海岸”。2005年韩国政府要求首都的汉译名,从他称[注 1]汉城改为自称首尔。2018年白俄罗斯要求将其国名的汉译名改为自称白罗斯,但民间仍称呼为“白俄罗斯”。

注释[编辑]

  1. ^ 严格来说“汉城”并非一直是他称。李氏朝鲜时期的各个地方(包括朝鲜半岛)一直称为汉城。1945年二战后韩国将汉城更名为“首尔”,但中文名一直沿用旧称“汉城”直至2005年。所以朝鲜时期直到1945年“汉城”一直是自称,1945年之后才变成他称。

参考资料[编辑]

  1. ^ Nordquist, Richard. 5 January 2018. "Exonym and Endony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oughtCo. Retrieved 4 Jul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