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承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南承宣(道、處、鎮)
後黎朝承宣
黎聖宗洪德二年(1471年)-黎敬宗弘定三年(1602年)

黎聖宗洪德六年(1475年)後黎朝行政區劃
歷史 
• 成立
黎聖宗洪德二年(1471年)
• 废除
黎敬宗弘定三年(1602年)
前身
继承
海西道
廣南營
今属于廣南省廣義省平定省

广南承宣越南语Thừa Tuyên Quảng Nam承宣廣南),是越南后黎朝十三处承宣之一,洪德二年(1471年)始置。北連順化承宣,西隔長山山脈哀牢為界,南鄰占城,東濱南海

历史沿革[编辑]

陳朝時,广南地区属于占城国胡朝绍成二年(1402年),安南入侵占城,占领占洞、古垒洞等地,设置四州,并置升华路统辖4州,另在源头设新宁镇。属明时期,改升华路为升华府,仍辖升、华、思、义四州,州辖十一县[1]。然而因“化州险远,抚治已难,此路未暇间也”[2],占城重新占领升华府四州之地,明朝空有升华府四州十一县的名号[3]

后黎朝建立后,称升华地区为“南界”,但此地复入占城。洪德元年(1470年),黎圣宗亲率大军南征占城。次年(1471年)三月,越军攻破占城国都阇槃城后,设置太占、古垒二州,将国界拓展山石碑山。六月,又改置为广南承宣三司及升华卫,承宣下轄3府9縣。[4]

洪德二十一年(1490年),黎聖宗下令繪製各承宣地圖,各承宣改題為“處”,广南承宣为广南处洪顺以后,越南频遭战乱,各政权均以军事为重,又称“处”为“镇”,广南处为广南镇

正治十三年(1570年),鄭檢召還廣南總兵阮伯駉,以順化鎮守阮潢兼領廣南鎮。弘定三年(1602年),阮潢改廣南鎮為廣南營。[5]

行政区划[编辑]

广南承宣下辖3府,共9县。[6]

注釋[编辑]

  1. ^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149
  2. ^ 越南地輿圖說
  3. ^ 维新本《大南一统志》广南省·建置沿革:然版籍徒载空名,其地则为占人所据。
  4. ^ 嗣德本《大南一统志》广南省·建置沿革
  5. ^ 張登桂等. 大南寔錄前編 卷一 太祖嘉裕皇帝. 
  6. ^ 洪德版图·广南承宣》

参考文献[编辑]

  • 大越史記全書》,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 [1984-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