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科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監管科技(英語:Regulatory technology, RegTech),是利用資訊技术監測受監管實體是否遵守監管要求與法律[1] 。2016年,臺灣金管會定義「法遵科技」(RegTech)為「利用資訊科技,廣泛蒐集各國金融監理制度與法規要求,提供分析與管理的工具,自動協助金融機構遵守法規要求,以降低作業風險」[2]

監管科技,多应用於严格管制行业和活动,如金融、遊戲、医疗保健、药物、能源和航空。 監管科技,強調經常性监测、报告與合規,致力於提高透明度,以及一致性和标准化监管过程,從而在消除規範中的模糊,以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監管效果。[3]

因為監管科技一直专注于金融服务的手动报告和合規过程的数位化,故常被認為是金融科技導致的結果[1]。然而,監管科技亦應用於其他領域,如能源[4]監管科技實為政府科技(GovTech)的子集。[5]

發展[编辑]

2016年,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率先推動監理科技,舉辦黑客松徵求解決方案。監理科技,廣泛應用在反洗錢、打擊資恐等領域,如可疑交易偵測、實質受益人辨識等。自動化填報監理報告也是重點之一。除了提高效率,監理科技同時帶來資訊安全挑戰。[6]

參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註腳[编辑]

  1. ^ 1.0 1.1 Ryan. 【硬塞科技字典】什麼是監管科技(Regtech)?. INSIDE. 2016-09-01 [2024-03-16]. 
  2. ^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 (PDF). 2016. 
  3. ^ Is Regtech "The next big thing"? – First part - Banking blog. blogs.deloitte.ch. [2017-11-09] (英国英语). 
  4. ^ GovTech - Putting People First. World Bank. [23 September 2022]. 
  5. ^ ClauseMatch and Gemserv Announce Launch of the Code Management Platform. Bloomberg. 23 September 2019 [23 September 2022]. 
  6. ^ 李于宏. 監理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分析 (PDF). 

文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