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趙振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振基(?—?),又名振業,字在新,號塈垣山東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今淄博市博山区)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東鄉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邯鄲縣知縣,政為三輔最,徵拜雲南道監察御史,巡視漕運,回道管理章奏,崇禎七年(1634年)冬提督江南學政,拒絕首輔周延儒請託,八年(1635年)出為四川按察司副使、分巡川北,九年(1636年)升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分巡荊西。十一年(1638年)五月,張獻忠兵敗求撫,趙振基與湖廣巡撫余應桂力主剿滅,兵部尚書熊文燦主撫,並彈劾趙振基與余應桂執意破壞撫局,余應桂下獄,趙振基戴罪任事。十二年(1639年),張獻忠殺監軍復叛,率奇兵擊敗賀一龍。及新任巡撫至,不諳軍務,處置乖方,趙振基知事不可為,乃稱疾乞歸。歸四個月而郡城不守,闔境塗炭。

清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撫按交薦,起為山西按察司僉事兼山西布政使司右參議[1],舉方面卓異,賜衣一襲,升廬州兵備道,引年乞休[2],優遊林下垂二十年,讀書自娛,與諸生布衣為耆英之會。卒年八十四[3]。子趙進美

参考文献[编辑]

  1. ^ 順治三年正月,以故明直隶天津道佥事原毓宗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井陉道;湖广荆西道副使赵振业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管督粮道右参议事。
  2. ^ 順治七年四月,江南庐州道赵振业坐养寇酿害,纵奸殃民,革职提问。
  3. ^ 《福益都縣志》:趙振業,字在新,號塈垣,萬曆戊午舉人,乙丑成進士,授邯鄲令。邑當子午之衝,輸蹄如織。公内恤民生,外供郵傳,不勞而辦。擒宿盜,抑豪猾,政為三輔最,徵拜雲南道御史。疏致數十上,皆國家大計。劾吏兵二部用人徇黨,論烏程輔庸劣戀棧,時論韙之,而忌者深矣。出趲漕運,剔革宿弊,盜折盡絕。回道管理章奏,甲戌冬提督江南學政,杜絕竿牘。會烏程密戚以童子十名求通關節,公峻却之。次年遂外轉蜀臬副憲,分巡川北。丙子,升楚中大參,分巡荊西。時流寇猖獗,蠶食豫楚,荊西首當其衝,賊不時至,城門晝閉,耕樵盡廢。公令城門大啟,休士卒,嚴斥候,設伏險隘,寇至輒敗去,終公之任,屬邑無失事者。巨賊張獻忠屢挫力疲,詭辭求撫,經略熊信之,公策其必叛,與巡撫余公力持之,熊怒,劾余及公執拗壞撫局,余下司寇,公戴罪任事。後一年,獻忠殺監軍復叛,遂至燎原,又躬率奇兵敗巨寇革里眼,俘斬無算,楚人謂兵興以來所未有。及新撫至,不諳軍務,處置乖方,公知事不可為,乃稱疾乞歸。公歸四閱月而郡城不守,闔境塗炭矣。清順治元年,撫按交薦,起公山西督糧道,舉方面卓異,賜衣一襲,升廬州兵備道。時山賊未靖,大軍至,公自請為嚮導,旬日計平之。遂引年乞休,優遊林下垂二十年,讀書自娛,與諸生布衣為耆英之會。卒年八十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