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虹易/g0v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g0v零時政府(英語:gov-zero[1]是一个通過開放協作推動政府資訊透明化並促進公民參與社會的線上科技社群暨草根社會運動。由台灣的程式設計師團體於2012年底發起。[2],主要活動為每2個月1次的黑客松

該社群的參與者早期以工程師爲主,但後來的成員已有六成以上是非技術背景人士。[2] 後來社群也陸續加入不同專業以及非資訊技術背景成員。截至2014年初g0v已有遍佈三大洲的貢獻者,成果皆以自由軟體模式或知识共享方式釋出。


g0v零時政府(英語:gov-zero/ˈɡʌv ˈzi.r/[1],是由一群程式設計師於2012年底發起的台灣線上社群[2],主要活動為每2個月1次的黑客松,後來社群也陸續加入不同專業以及非資訊技術背景成員[2]。他們以「零」替代成為 g0v,從零重新思考政府的角色,也是代表數位原生世代從 0 與 1 世界的視野。

g0v是推動政府資訊透明化的社群,致力於開發公民參與社會的資訊平台與工具。2012年底開始成形,截至2014年初已有遍佈三大洲的貢獻者,成果皆以自由軟體模式或知识共享方式釋出。[3][4]g0v成立的初衷是「開放政府資料讓政府透明,人民更容易做主。」[5]

起源[编辑]

2012年底,畢業於台大資工系的數名校友,因不滿宣傳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廣告的說明效果,而臨時更改參加2012年「Yahoo! Open Hack Day」的參賽題目,於三日內寫出「政府預算視覺量表」表達相關數據而獲得「佳作獎」。高嘉良、吳泰輝、瞿筱葳等人,以此為契機,在同年年底決定發起以 g0v 為名的社群,承襲Yahoo! 參賽的經驗,並且利用所獲獎金餘額,召開「第零次動員戡亂黑客松」,以實作出網路服務的方式進行「駭」政府的公民運動。[6][7]

宣言[编辑]

g0v稱:「g0v.tw以開放原始碼的精神為基底,關心言論自由、資訊開放,希望可以最新的科技,提供讓公民更容易使用的資訊服務。」並指資訊透明的服務和平台是g0v唯一的共識。[8]

社群活動[编辑]

g0v 社群實體活動與線上討論兼具,實體活動以黑客松為大宗,不定期也會有演講、分享會、教學、unconference 等活動。黑客松(hackathon)是由hack和marathon合成的英文單字,指一群工作者,在一個時空裡面,進行馬拉松式的協作活動。

促成的專案[编辑]

零時政府編寫過的開放資料應用程式小工具包括了[9]

  • 鄉民關心你
  • 萌典[10][11][12]
  • 政誌
  • 求職小幫手[13][14][15][16]
  • 新聞小幫手[17][18][19]
  • 社會資訊運動平台
  • 即時空氣品質指標
  • Pet Need Me
  • 福利請聽
  • 中央政府總預算
  • 立院影城
  • 國會大代誌
  • 聾通訊
  • 法律亦毒氣
  • 立委聯絡資訊
  • Bad Driver
  • 提點子-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 iTaigi[20]
  • Cofacts[21]
  • 投票指南[22][23]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Open Data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Nigel Shadbolt爵士提出g0v的英文發音. [201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2. ^ 2.0 2.1 2.2 2.3 雨蒼. Open Data—來自資訊界的社會運動 (上). 想想論壇. 2012年11月28日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27日) (中文(臺灣)). 
  3. ^ g0v介紹.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中文(臺灣)). 
  4. ^ 零時政府的第一年.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中文(臺灣)). 
  5. ^ 【社會事】g0v要用鍵盤拆政府搞革命. 新新聞. 2013-11-19 [2014-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6). 
  6. ^ g0v起源. OpenFoundry. 2013年10月15日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27日) (中文(臺灣)). 
  7. ^ 黃彥棻. 學運背後的IT推手:g0v零時政府. iThome. 2014-04-08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8. ^ 黃妤婷. 瞿筱葳: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零時政府的一員. INSIDE. 2014-04-24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9. ^ G0v促成的專案有哪些?.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8). 
  10. ^ 網友組「萌典」團隊 抓教育部辭典4千錯. ETtoday. 2013-11-24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1. ^ 參與教育部活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開放資料如何改變社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華民國內政部,2014-02-25
  13. ^ 拒絕當奴才!求職小幫手、揭露22K,用網路力量抵抗慣老闆. T客邦. 2013-04-16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4. ^ 存档副本.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2013-06
  15. ^ 陳瑞霖. 【更新】本週開放資料大事筆記 (20130417) #1-求職小幫手上遍新聞版面. 科技新報. 2013-04-17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6. ^ 林凱衡. 求職小幫手.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7. ^ 存档副本. [2014年10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12日). 
  18. ^ 您也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嗎?試試「新聞小幫手」!. INSIDE. 2013-08-20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9. ^ 拒絕謠言 「新聞小幫手」讓你看清「假新聞」. 今周刊. 2013-08-23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20. ^ iTaigi. [201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21. ^ Cofact真的假的.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22. ^ 投票指南.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23. ^ 朱冠諭. 2018選戰》「投票指南網站」今天上線!超過1200位參選人資訊一覽無遺. 風傳媒. 2018-08-18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