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塔战役

坐标45°55′34″N 20°05′53″E / 45.92611°N 20.09806°E / 45.92611; 20.0980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森塔战役
大土耳其战争奥斯曼-哈布斯堡战争的一部分

《1697年9月11日的森塔战役》,弗朗兹·艾森哈特英语Franz Eisenhut绘制
日期1697年9月11日
地点
奥斯曼帝国森塔(今塞尔维亚
45°55′34″N 20°05′53″E / 45.92611°N 20.09806°E / 45.92611; 20.09806
结果

神圣同盟胜利[2]

参战方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34,000名步兵[3]
16,000名骑兵[3]
60门火炮[4]
75,000–100,000人[5][6]
200 guns[4]
伤亡与损失
429人死亡
1,598人受伤[7]
30,000人伤亡或溺死[5][8][9][3]

森塔战役发生于1697年9月11日森塔(今属塞尔维亚,当时属奥斯曼帝国)南部蒂萨河以东,是大土耳其战争的一场主要战役,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失败战争之一。1697年,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二世御驾督军,正准备横渡蒂萨河,渡河期间遭到欧根亲王率领的奥军奇袭,土耳其精锐损失殆半,森塔战役之后,奥斯曼军队被奥地利军队彻底击败,从此彻底失去匈牙利和贝尔格莱德以北的大片土地,再无能力进犯哈布斯堡帝国核心区域。[10]奥斯曼帝国军事力量严重削弱,国内也出现政治危机,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只能寻求和谈。

签订《卡洛维茨条约》[编辑]

1699年,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威尼斯荷兰俄国、以及波兰等5国在贝尔格莱德以北的卡洛维茨谈判,并签署《卡洛维茨条约》。依据《卡洛维茨条约》,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归奥地利,泰梅什堡归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以蒂萨河、萨瓦河和翁纳河一线为新的边界。达尔马提亚、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爱琴海上的重要岛屿归威尼斯,勒班陀和艾因纳马夫拉归奥斯曼帝国。波尔图利亚和乌克兰划归波兰。根据《卡洛维茨条约》和1700年的俄国与奥斯曼政府之间的单独条约,俄国取得了亚速海和德涅斯特河地区。《卡洛维茨条约》标志着土耳其势力至此退出多瑙河中游以及巴尔干以北区域,加速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参考资料[编辑]

  1. ^ Samardžić & Duškov 1993,第50页.
  2. ^ Kann 1974,第67页.
  3. ^ 3.0 3.1 3.2 Parker 1996,第538页.
  4. ^ 4.0 4.1 Chandler 1990,第150页.
  5. ^ 5.0 5.1 Faroqhi,第97页.
  6. ^ Finkel 2012,第906-908页.
  7. ^ Austro-Hungarian Monarchy. Kriegsarchiv 1878,第156页.
  8. ^ Clodfelter 2008,第59页.
  9. ^ Grant 2017,第388页.
  10. ^ 杜子信. 奧地利史—藍色多瑙國度的興衰與重生. 台北: 三民书局. 2020: 101. ISBN 978-957-14-6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