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名寄站

坐标44°19′51.8″N 142°30′45.6″E / 44.331056°N 142.512667°E / 44.331056; 142.51266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名寄
廢站後的車站大樓(2014年)
廢站後的車站大樓(2014年)
日语名称
中名寄 – にしなよろ – Nishi-nayoro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字朝日
地理坐标44°19′52.0″N 142°30′45.7″E / 44.331111°N 142.512694°E / 44.331111; 142.512694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
站台1面1線
其他信息
电报码ナヨ
历史
启用日期1947年(昭和22年)9月21日
关闭日期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名寄
5.8km
终点站
名寄本線
距離名寄5.8km
上名寄
3.9km
备注
隨著名寄本線廢線而廢站。
1977年的中名寄站與方圓約500米範圍。右邊是紋別方向。當時使用石堆和泥土建造一座單式月台。圖中為車站無人化前的情況,車站大樓是木製建築物,後來變為一座預製組件式的候車室。

中名寄站(日语:中名寄駅にしなよろえき Nishi-nayoro eki */?)是位於北海道名寄市字朝日,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名寄本線車站廢站)。隨著名寄本線廢線,車站在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廢除。

歷史[编辑]

  • 1947年(昭和22年)9月21日 - 運輸省名寄本線中名寄臨時乘降場日语鉄道管理局設定)啟用。當時為旅客車站[1]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國有鐵道成立,成為日本國有鐵道車站。
  • 1950年(昭和25年)1月15日 - 升級至車站,名為中名寄站[2]。開始處理行李[1]
  • 1963年(昭和38年)4月1日 - 成為業務委託車站[2]
  • 1978年(昭和53年)12月1日 - 不再處理行李[1]。同時成為無人車站。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營運。
  • 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 名寄本線全線廢除,此站也廢除。

車站構造[编辑]

截至車站廢除前,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月台位於路軌北邊(遠輕方向的列車會開啟左邊車門)。站內沒有轉轍器[3]

此站是無人車站,在有人車站時代,車站大樓曾進行翻新,與興濱北線豐牛站斜內站同款[4]。大樓以預製組件建成[5]。車站大樓位於站內北邊,鄰接月台[3]

站名的由來[编辑]

車站位於名寄川附近,在上名寄和名寄的中間,因此冠以「中」字[6]

使用狀況[编辑]

  • 在1981年度(昭和56年度),1日的上下車人次為20 - 30人[3]

車站周邊[编辑]

現況[编辑]

截至2000年(平成12年),車站大樓還存在。大樓內還保存了當時的海報和告示[5]。截至2010年(平成22年),車站大樓還存在。站內後方,以混凝土塊建成的鐵路官舍還存在[8]。截至2011年(平成23年),車站銘板還存在,還有一些深名線的遺物[4]。車站大樓被用作為巴士站。截至2017年(平成29年)7月,在國道旁建設了新候車室,車站大樓從此被鎖上。截至2021年(令和3年)9月,車站大樓再次開放,內部將貼了名寄本線和深名線的列車運行表。

相鄰車站[编辑]

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名寄本線
名寄中名寄上名寄

注腳[编辑]

  1. ^ 1.0 1.1 1.2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II》』1998年JTB発行、P908-913。
  2. ^ 2.0 2.1 《北海道鉄道百年史 下巻》1981年3月 日本國有鐵道北海道總局 編集、發行。第5編資料/1年表。
  3. ^ 3.0 3.1 3.2 書籍《国鉄全線各駅停車1 北海道690駅》(小學館,1983年7月發行)207頁。
  4. ^ 4.0 4.1 書籍《北海道の鉄道廃線跡》(著:本久公洋,北海道新聞社,2011年9月發行)112-113頁。
  5. ^ 5.0 5.1 書籍《鉄道廃線跡を歩くVII》(JTB出版,2000年1月發行)38頁。
  6. ^ 書籍《北海道の駅878ものがたり 駅名のルーツ探究》(監修:太田幸夫,富士Contem,2004年2月發行)185頁。
  7. ^ 7.0 7.1 書籍《北海道道路地図 改訂版》(地勢堂,1980年3月發行)15頁。
  8. ^ 書籍《新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1 北海道・北東北編》(JTB出版,2010年4月發行)32-33頁。

相關條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