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日本/存檔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到底櫻花是不是國花?

看見有關的改動來來回回很多次了,有參考資料確認嘛?KevinNowhere 06:21 2006年9月12日 (UTC)

ja:サクラまた、日本において最も馴染み深い花であることから、一般的に国花の一つとされ(法的に定められたものではない)
也就是說雖然櫻花沒有任何法律地位(也沒有有關「國花」的相關法律),但一般人都認同櫻花為國花吧。另外,由於菊花為皇室的紋章,所以也被視為日本的代表。 --Lorenzarius 06:32 2006年9月12日 (UTC)
  • 由於日本的介紹中在國花的地方有標示需要來源的請求,所以就找了相關資料過來,除了日本維基中有詳細的說明以外,以下的網站也都可以請參考(日文):[5][6][7][8][9][10][11]…其他還有很多,因為日本的國花並非官方指定,所以在官方網站中並無相關紀錄。但一般皆以天皇家的家紋『菊花』和日本人的最愛『櫻花』來當作國花。以上請參考。--by--阿佳真的很囉唆! 08:53 2007年1月13日 (UTC)

日本的军费真的很高么?

请问,日本的军费真的很高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防开支占GDP的1%.不要光以绝对数字看问题."一个是军费居高不下",这个讲法没有可比性.如果一个国家穷兵黩武,那其必定想方设法增加国防开支.因此日本的相对较低的国防开支根本反映不出其军国主义的立场,更别谈什么证据了.----哦,那按这种理论,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面积第三的国家,军费却比只有中国一个省大一点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一的日本少就真的是太奇怪了 (Kevinnowhere增註:留言者為133.5.134.113,於01:18 2006年11月28日)

條目已經沒有你所說的那一句。KevinNowhere 02:10 2006年11月29日 (UTC)

90年代日本軍事費用的確一年超過五百億美元,以金額而言確實在各國中名列前茅,但日本人口多(90年代有一億兩千五百萬人,超過任何歐洲國家)經濟規模大,所以日本每年軍事費用佔國內生產毛額比例看起來小,不到百分之五,但以金額來看還是很高140.127.179.155 (留言) 2010年1月5日 (二) 10:08 (UTC)

領土糾紛

「日本跟中國、韓國、臺灣、俄羅斯等國家都有領土爭議。」這句話似乎有些不妥. -- 157.142.237.155 14:15 2007年4月23日 (UTC)

如何不妥? KevinNowhere 2007年4月24日 (二) 20:32 (UTC)
台湾国? 157.142.237.73 2007年4月25日 (三) 14:03 (UTC)
因為這個事情,那一段,還有其他句子都給來來回回改過多次了. 而且中文維基不是中國維基,沒有甚麼妥不妥. KevinNowhere 2007年4月26日 (四) 05:27 (UTC)
那么请你解释下,这么写是如何体现wiki的中立原则的. Oldhorsecc 2007年4月26日 (四) 12:58 (UTC)
寫的不是我,我沒有資格解釋. WIKI任何人都可以修改, 你試改一下再來說一下你的修改如何體現中立原則. KevinNowhere 2007年4月27日 (五) 02:53 (UTC)
  • 在这个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代表的是一个国家,都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台湾省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民进党执政就混淆视听,民进党有本事就去改中华民国宪法,改完了宪法,再说钓鱼岛是台湾共和国的一部分,他们若是改不了,只是口头上喊爽而已,则改变不了任何事情。所以钓鱼岛是哪个国家的领土并没有问题,就是中国台湾省的领土,没有台湾国,没有争议。—Canis lupus arctos 2007年5月24日 (四) 02:04 (UTC)

支持!

  • 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应该和中国,日本,韩国,俄国并列 —windgreat(留言) 2007年9月7日 (日) 03:22 (UTC)

国际通行说法从来都是说"国家或地区",以目前形势看来,台湾的主权争议应该还会持续很久一段时间吧.个人觉得以"地区"称之比较符合维基的中立原则.9r (留言) 2010年1月18日 (一) 16:16 (UTC)

台灣明明是由主權的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事實上也不是,都是台灣人來管台灣的,大陸人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中國的,但是根本在台灣最危急的時候不來管台灣,等到台灣民主化了以後,中共又來騷擾台灣主權,真是無恥之極)黑塔利亚吧吧主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5:11 (UTC)
  • 中华民国朋友 请尊重我们 我们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叫中共(User talk:初音丿未来) 2012年6月3日 14:08(UTC)

中国军费不能按照CIA标准计算

布殊謀操控伊朗匯率顛覆政權 2007年5月24日

【明報專訊】正當波斯灣地區局勢再趨緊張之際,美國廣播公司獨家披露,總統布殊早前秘密批准中情局採取行動,動搖伊朗政權,包括進行政治打擊宣傳、發放假消息,甚至操控伊朗貨幣匯率和伊朗對外貿易等。

授權中情局進行

報道引述美國情報機關現任及前任官員稱,布殊簽署了一份「非致命總統指令」,授權中情局啟動計劃。消息指中情局在過去一年定出這項計劃,並得到白宮和情報機關支持。計劃號稱的目標,是要逼使伊朗停止核計劃及中止援助伊拉克的武裝分子。總統指令通常會被保密,但須向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和國會領袖匯報。所謂「非致命總統指令」,是指中情局官員採取的行動,不可使用致命手段。其他「非致命總統指令」包括針對蓋達、恐怖主義和核不擴散的任務。


通过以上事实我可以告诉编辑者一个事情,那就是CIA是可以撒谎的只要总统的一纸密令就可以,在中国军费的问题上,美国有他的战略考虑在里面,不能采纳。因为中日双方的物价水平整整差了至少6倍以上,由于中国军方的物价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民间市场物价的水平,而中国民间市场物价水平又和日本有至少5倍的差距。中日双方的物价水平差太多,用纯数字比也不科学。

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军队的现状,还是中国军人的待遇,都远远落后于日本,根据中国的官方数据,2007年的中国军费开支预算是450亿美元,而2006年的军费预算是350亿美元,实际花销300亿美元,没有超过日本该年实际花销的440亿美元,而除了一个国家的军费开支以外,还有一个人均军费支出的问题。所以CIA的公文在这个方面既没有权威性,也没有可信性,不能采纳。

总而言之,本文还是不要出现中日军事开支对比的一段比较妥善。

请参见:BBC报告:美国高估中国军费开支

新浪网:美智库称美国防部报告过于夸大中国军费开支

人民日报:公正解读中国军费开支Canis lupus arctos 2007年5月24日 (四) 02:17 (UTC)

你這根本就是雙重標準。要知道中國是個信息公開化程度極差的國家,2003的SARS就是教訓。他沒有什么不能說謊的。凡是有利于自己的,或者說中國軍費低的,那就是正確的;凡是不利于自己的,說中國軍費高的,那就是錯誤的。不過即使是中國臺面上的數字,中國的軍費也是逐年大幅上漲的。還有,如果你覺得CIA說的話不能信的話,那么中共的喉舌媒體更是世界謊話大全。最后,請你給出明報這篇報道的出處,因為我用google香港搜索找不到你所說的網頁。另外,維基不允許原創研究,不是讓你在這里比中國和日本高低的。如果你認為CIA說的是錯誤的,也請你給出中國官方的數字,一樣可以寫在條目里,以達到闡明不同觀點的目的。—出木杉 2007年5月24日 (四) 02:30 (UTC)
  • 所以既然没有确切的说法,或者说所有的说法都具有强烈的争议,就应该把这一段删除,而不是把所有的垃圾信息都陈列出来。

还有你为什么会找不到那个网页?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524/taa3.htm

还有,中国军人生活水平是什么样?待遇是什么样?你若来过中国你就会知道,根本不需要撒谎。中国军队武器的平均水平是什么样,跟其他军事强国的武器相比,相差几十年?你若来过中国,你就会知道,这根本不需要撒谎!——我敢保证现在中国的空军和海军都赶不上日本的强大。

关于日本军事支出一段,我改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Canis lupus arctos 2007年5月24日 (四) 02:33 (UTC)

關于軍費(國防預算),不僅日本(或中國),世界各國的算出方式都不一樣(CIA的方式也是,NATO的方式也是),所以比較數字簡直不簡單。
這不是CIA會不會撒謊的問題,問題在于“軍費”這個概念本身。
我們不應該評價日本的軍費,暗示自己的意見(日本政府別有用心 等),應該實事求是(如 日本官方的數字怎么样,CIA的数字怎么样,NATO的数字怎么样)。Smith 2007年5月28日 (一) 15:50 (UTC)

外交關係部分過于複雜

跟其他部分比較起來,外交方面的描述太突出,太複雜了。 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改才好。 大家有沒有好主意? Smith 2007年6月26日 (二) 00:27 (UTC)

精簡目前的內容改寫成一段簡介文章,然後將原本的內容移動至日本外交中收錄。—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6月26日 (二) 06:37 (UTC)
聽從泅水大象的意見,將原來的內容移動至日本外交中。但自己寫留在“日本”的簡介文章,覺得太簡單了。望各位指正!!
Smith 2007年6月28日 (四) 06:09 (UTC)
改成這樣, 看看要否繼續補充KevinNowhere 2007年6月28日 (四) 18:27 (UTC)

原文中指日文是G8OPEC東盟成員,但後兩者明顯是錯誤,現已修正。我對日本的認識不深,請各位查核一下資料。另外想擴寫的人,交代一下日本的外交部門等資料也能充實內容。—LokiTalk 2007年12月24日 (一) 12:23 (UTC)

不好意思,因為發音接近加上打字有點快,是我失誤把APEC錯打成了OPEC,真是非常抱歉。非常感謝Lokionly的修正,謝謝!—ニャン ワン 2007年12月24日 (一) 12:56 (UTC)

御家人是什么?

条目中提到“源赖朝過世后,賴朝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三代以後權利轉歸北條氏之手。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貞永式目》)。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

请问里面的“御家人”和“御家人制度”是什么啊,前面也没有提到,能否稍为解释一下呢?Snorri (留言) 2008年1月2日 (三) 19:08 (UTC)

可參考ja:御家人條目,即具有征夷大將軍家人的武士身份的人。—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3日 (四) 02:02 (UTC)

優良條目候選

~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

有必要使用Otheruses模板将过去的国号加入条目消歧义吗?

条目上面使用了Otheruses模板,定向到“大日本帝国”条目,这样做有必要吗?如果把国家条目都加入历史国号消歧义,那岂不大韩民国条目也要加入“朝鲜王朝”和“大韩帝国”等,英国也要加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王国”、“七国时代”等历史名称来消歧义?

日本首都并非确定的东京

日本法律并未规定首都是东京。 在日语版本维基上,东京仅被标记为事实首都(正如同日语仅为事实通用语言)。建议中文维基也进行相应标注。--69.56.251.156 (留言) 2009年10月27日 (二) 09:21 (UTC)

日本國徽(國章)

日文版網頁上的國徽(國章)尚有一個五七桐花紋,建議加入。Ywang.tw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04:49 (UTC)

那個應該是內閣總理大臣的紋吧?--Gary01 (留言) 2010年2月26日 (五) 04:17 (UTC)

I'm Japanese. Please add 五七桐, one of ja:桐紋 variants, below 日本國旗 and 日本國徽, as the Japanese and English articles do. Sorry, I don't know how to do that on Chinese Wikipedia. 五七桐 represents the Prime Minister, the Cabinet, and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Shinkansen Fan (留言) 2010年6月9日 (三) 18:11 (UTC)


建议把国家信息栏中菊纹下的“日本国徽”之名改为“皇室纹章”。因为日本没有法定国徽,菊纹是皇室纹章,不叫国徽,只是代行国徽用途,护照上用的还是变体。日文维基百科目前将国徽图案的位置空缺,虽然中文维基百科不必如此极端,但至少应该像英文、韩文等许多版本那样用“皇室纹章”之名,多数语言的徽章一词特指国徽,而中文不行,所以更应该准确称呼。

小梨花 (留言) 2012年1月19日 (四) 02:07 (UTC)

这里是不是笔误?

开头第二段有这样一句“但2008年日本政府负债规模达到国内生产毛额 (GDP)的180%以上”。是“生产毛额”,还是“生产总额?”副皇帝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09:30 (UTC)副皇帝留言 2010年1月31日(日) 17﹕29 (UTC)

歷史那邊從應仁之亂到織田信長

那邊從應仁之亂到織田信長之間完全空白,而且「織田信長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條御所,將足利義昭流放…」,「攻下」這個詞是否有點不妥?--Gary01 (留言) 2010年2月26日 (五) 04:23 (UTC) 那一段已經有日本戰國這個條目詳細說明了。織田軍確實是攻打足利義昭並將其流放,用攻入一詞似乎並無不妥。Leeh611 (留言) 2010年7月11日 (日) 04:28 (UTC)

建议修改一句话

“世界上唯一兩份日發行量超過1000萬份的報紙《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都是日本報紙”读起来很别扭,建议改为“世界上仅有的兩份日發行量超過1000萬份的報紙《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都是日本報紙” Tochozhang (留言) 2010年2月26日 (五) 19:24 (UTC)

删除了日本人英语能力在非英语国家排前列一段

对于亚洲国家来说,笼统地说一个国家的人英语好或不好非常不客观。和西欧北欧这些英语非常普及的地区相比,亚洲国家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可以说得非常流利,而另一部分人连生活中的基本单词都不认得。根据British Council统计,来自中日韩的应试者平均分在非英语国家里仍然算靠后的。

關於[地理]篇

請將[地理]篇...西南與"中國"台灣、南與菲律賓共和國隔海相望..."中國"二字移除

表扬各位维基人的实事求是精神

原来该条目误把千岛列岛当作日本领土,但是千島列島在国际法上不属于日本,并且也不在日本实际控制之下。所以维基百科能够本着客观角度,纠正该描述中的谬误,把日本领土去除千岛列岛,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着实可嘉,特此表扬:) --Aqi00留言2012年10月6日 (六) 14:29 (UTC)

優良條目重審

~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重審~(最后修订

日本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螺钉留言2012年11月18日 (日) 08:00 (UTC)

投票期:2012年11月18日 (日) 08:00 (UTC) 至 2012年11月25日 (日) 08:00 (UTC)

关于日本条目编辑的问题

日本条目被半保护难道正常编辑还不能保存吗? 囧rz……--二十八星宿留言2012年12月5日 (三) 06:03 (UTC)

琉球主权属于日本?

国际法上琉球群岛主权仍属于中国

近来,日本表面上大力鼓噪着东海划界,其真实目的是琉球群岛问题,想把琉球群岛在法理上属于中国的事实淡化,让中国永远也不要想起琉球群岛属于中国。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台湾事务和琉球群岛捆绑在一起解决。  
 古代琉球国的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在百年前日本武力吞并前,事中国500年余,是事实上的父子国,用中国的年号,使用中国的汉字。

由于清廷的积弱,1875年,日军武力占领琉球群岛,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日本明治年号。虽然大清软弱无能,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其为中国所有,没有让步。

 1880年9月迫于日本的压力,按日本的二分法(而非清廷的三分法)草签分界条约,包括宫古、石横、八重山群岛在内的先岛群岛属于中国。但清庭拒不签此约,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南琉球的主权,而且仍然拥有琉球北部的主权----此后,日本干脆装聋作哑,即不再提归还先岛群岛,也不再提条约签署一事,继续窃居着中国领土至今…… 所以,从法理上说,琉求群岛至今仍然属于中国(即中华民国)。 

另外,二战公告说日本主权只限于四岛范围之类,所以琉球主权不是日本的. 美国的问题尚且不提,现在没人说二战系列公文不成立吧。 而且,大部分琉球人都觉得琉球是国家吧?? 另外,以上中国指中华民国,因为公告内容是中华民国和美国,苏联,英国签订的,请有关讨论不要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上,中国就是两个中国,

保護條目

衡量User:NAKFANS在近期屢次添加宣揚各人意見的評論性內容,又不顧多名不同的用戶的修改屢次回退的狀況,我將條目暫時保護並要求有意見的用戶請先在討論頁這裡表達意見獲得初步共識後,再將條目的編輯可能解除。嚴格來說NAKFANS君已經三次將其被其他用戶刪除的敘述添加回內文中,可視為是某種程度的違反3RR,但考量中間還有別的用戶進行過編輯不是直接回退三次,所以暫時不這樣處理之,僅對條目本身進行上鎖的動作。特此說明。--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6月26日 (三) 15:50 (UTC)

優良條目重審(第二次)

~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重審~(最后修订

日本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展翅飛翔留言2013年8月24日 (六) 07:51 (UTC)

投票期:2013年8月24日 (六) 07:51 (UTC) 至 2013年8月31日 (六) 07:51 (UTC)
  • (+)支持:提名人票。大量内容无来源,长的段落没有分段(比如历史段),文章层次结构混乱(比如经济段落,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列出但又不全面,不概括)很多段落内容又很少,不详尽(比如政治、外交、军事。诸多小的段落内容也过于简单),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没必要在文中罗列才,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应该是外交问题不应放在地理段中。--展翅飛翔留言2013年8月24日 (六) 07:51 (UTC)
  • (+)支持,同意提名人意见。--白开水留言2013年8月26日 (一) 12:13 (UTC)
  • (-)反对:看上去全文有適當的分段;內容有來源,而部分較少來源或內容的章節(比如政治、軍事、外交等)有主條目,可在主條目參考資料;而经济段落中羅列的都是較重要和著名的產業,基本上完整;由於日本體育沒有其主條目,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在文中提及可讓讀者了解國家大概的體育水準;與鄰國的領土糾紛一節我認為有關地理,沒大問題,但是若說移動至外交部分的話也沒差。如果能解除保護的話可以為條目作一些微調,但總括來說仍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 lssrn45 | talk 2013年8月26日 (一) 04:50 (UTC)

關於Snorri增加的內容

閣下所增加的內容例如「明帝發現上當後大怒,即令邢玠將石星下獄問罪,並命駐朝明軍將領楊元捉拿沈惟敬。」與日本關係不大,予以刪減;「,《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屬來源,無需在文中提及;戰後發展中有許多都是由中方學者提出的「自卫队名义上并非军队,但实质上与军队并无差别。」不適宜加入,除非有其他來源;「培养」、「扶持」等字眼恐怕會造成不中立的感覺;修憲已在「政治」提及,無需重複;軍事一段「男仆」等文字用途不大可以精簡;還有謝謝你找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确立了“重视海空军,海上歼敌”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的來源;「出云」號不需提及,因為在自衛隊已經有提到,而且軍事段落已經比較繁長。—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06 (UTC)

首先声明,那位IP用户不是我,什么「明帝發現上當後大怒,即令邢玠將石星下獄問罪,並命駐朝明軍將領楊元捉拿沈惟敬。」与我无关。—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07 (UTC)
好的,那由於該段文字與段落無關,先予以刪除。—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10 (UTC)
至于其他的。
  1. 「自卫队名义上并非军队,但实质上与军队并无差别。」可以考虑删减。已经找到前首相的证言,要求保留。
  2. 「培养」、「扶持」是中立词语。除非能给出不中立的证据,否者坚决反对替换或删除。
  3. 修憲已在「政治」提及,但和自卫队的成立有强烈因果关系,必须保留。
  4. 「男仆」等文字用途不大。坚决反对。男仆是日本军人出征的title,表明其属性。十分重要,不能删除。
  5. 「出云」號不需提及,因為在自衛隊已經有提到。没有任何方针禁止在不同的条目提到两次相同事物。坚决要求保留。
  6. 軍事段落已經比較繁長。完全不觉得。日本作为东亚军事大国,介绍其军事实力十分重要。

以上。任何在我反对之下仍然坚持进行回退或删除有来源内容的行为,将被提报破坏。—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13 (UTC)

我不反對保留修憲、出云號,但由於內容已經重複,堅決要求予以精簡。—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17 (UTC)
你的要求没有任何方针支持。坚决反对。—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21 (UTC)
「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大力注资帮助日本恢复发展乃至扶持军工产业。同时允许日本逐渐加強武装」明顯重複。—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25 (UTC)
这里是为了叙述上下文的衔接。请给出“重复内容必须删除”的方针支持,否则你的要求是没有理由的。—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30 (UTC)
我是指在三句內出現兩句相同意思的文句,結構上說不通。—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33 (UTC)
请具体指明是哪三句。—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36 (UTC)
就是我上面引用的三句。—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6:43 (UTC)
麻烦用{{squote}}框出,否则不确定你指的是哪三句。—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45 (UTC)

自卫队实质是军队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任时明确表示自卫队实质上是军队[12]

日本《每日新闻》5月21日报道:小泉首相在20日的参议院有事法制特别委员会会议上明确表示,自卫队“实质上是军队”

请不要矮化日本自卫队的地位。—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21 (UTC)

如果是日本首相的發言,在選擇參考資料的來源時要小心,基本上我不相信新華網對日本的評論會保持中立性,畢竟它是中國政府的發聲筒,會依照中國政府的需要去解讀日本方面的發言,而目前就軍事問題而言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是敵對狀態,就好像如果在法庭上,各位怎會用控方的說詞來證明辯方的被告曾說過的話呢?如果日本的每日新聞曾報導這件事,那請直接找出每日新聞的參考來源、別用轉述再轉述的資料為宜,或至少引用個日本或中立第三國的媒體對日相的發言報導,也比較不會有不夠中立性的疑慮。--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12月12日 (四) 09:38 (UTC)
( ✓ )同意:還是引用原材料比較準確。—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2日 (四) 09:40 (UTC)

再次不经讨论直接修改

再次警告User:Lssrn45不经讨论直接修改他人编辑的有来源内容:直升机航母->直升机护卫舰。此处无论是中国还是德国的来源中使用的都是“直升机航母”,说明“直升机航母”也是常用通称,不应该无故修改。—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6:49 (UTC)

(:)回應:使用官方用名較為適當。—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7:36 (UTC)
BTW剛才TW按錯了,不給理由也給我進行了回退,取消不了,不好意思—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7:38 (UTC)
(※)注意:日本的回應和外界的評價並非細節,和其能力的評價有強烈關係,須保留。如堅持要移除,請同時移除介紹其能力的字句。—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7:56 (UTC)
看不出有什么关系。反对你的意见。—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7:59 (UTC)
你剛才不是說「請不要把你的個人意見凌駕在他人頭上」嗎?由於中國方面聲稱「可以不困難地改造為可以起降主力戰機的平台」,日本的回應有著因果關係,澄清其用途,重要性高。—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01 (UTC)
能力和意愿是两回事。可以使用又不代表有意愿使用,没必要特别声明。日本还可以宣称此舰不出航呢。怎么使用是驾驶者的问题,能力是舰体本身性能的一部分,不要混为一谈。—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06 (UTC)
再补充:武器比如导弹的巡航能力,精确率,可以如何装载,飞机飞行速度,是否可以改装为舰载机,都是武器本身的介绍。日本政府要怎么用这些武器是外交政策问题。希望理解。—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08 (UTC)
我也希望你能夠明白,即使「可以使用」不代表「有意愿使用」,但沒有日本的回應就會變成「不知道日本有沒有意愿使用」。如果「沒有意愿使用」,代表功能沒用,加上規格並未列明該功能,但讀者卻只會知道「有這種功能」=「可以使用」,造成誤解。—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11 (UTC)
读者完全可以阅读出云号的条目来消除误解,所以没问题。反而强调日本政府的看法会让读者轻信日本政府的外交辞令,造成误导。—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13 (UTC)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好的心機阅读出云号条目,而且現在的內容是在强调中國媒體的看法,因此如此重要的資訊不並列會造成嚴重誤解。—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16 (UTC)
是否会造成读者误解需要进行大规模调查才能得知,仅仅凭着自我感觉来判断是武断的。—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19 (UTC)
所以你認為單方面的描述沒有問題,並覺得读者不會造成误解?—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21 (UTC)
補充:如果可能有機會造成誤解,加進去有多大難度?單方面的描述所强调的看法並不符合中立原則。—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22 (UTC)
以自身感受猜测他人毫无意义。我没有必要去估计读者的能力。如果你认为是单方面,我可以补充其他国家媒体对此能力的描述。—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26 (UTC)
多國媒體所發表的立場如果一致是「有該能力」,那就是單方面的立場,重點不在主張該論點的國家數量。—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27 (UTC)
这说明这个“单方面”是主流观点。“另一方面”只是极少数观点,应该写入具体的“出云号”条目。—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35 (UTC)
防衛省的言論代表一個國家,其影響力不止「極少數觀點」。—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1日 (三) 18:39 (UTC)
如果不是极少数观点,那么应该能找到一批持相同观点的知名来源。请找出这样的来源。—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8:41 (UTC)
路過插話:或許這篇美國觀點的報導可以提供一種編輯方向。CNN在提及出雲時首先是提及它是一艘直昇機護衛艦(引述官方說法),也補充說它擁有與航空母艦一樣的平頂甲板,但並沒有針對「日本會不會將它當航空母艦使用」做太多臆測。我認為維基百科應該效法這種立場,只作中立性敘述,如果某讀者本身認為日本有傾向軍國主義化的現象他看完這段敘述後會覺得日本果然是掛羊頭賣狗肉在建造航空母艦,但如果某讀者認為日本只是加強軍事能力以對應中國在此地區的武裝規格,它會覺得日本只是在加強自衛能力。這是讀者自身的判斷,我們並沒有必要去教讀者該如何判斷、或是把其他人/其他國家怎麼看待這件事作過多宣染,否則會給人一種條目撰寫者其實是在利用調整引述他人意見的量來闡述自己觀點的感覺。--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12月12日 (四) 08:22 (UTC)
這也不錯,建議將
「出雲」號擁有支持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並且可以不困難地改造為可以起降主力戰機的平台,具有強大的超視距投送能力、兩棲投送能力和反潛能力,戰鬥力被認為相等於中小型航母[10][11][12][13][14],但也有評論指出雲號並不適合日本自衞隊的F-35升降[15][16],日本防衞省也已表示沒考慮在上面升降戰鬥機[13]。

改為

出雲號與海上自衛隊的其他直昇機護衞艦一樣,擁有與航空母艦一樣的平頂甲板[13],且具有強大的超視距投送能力、兩棲投送能力和反潛能力,戰鬥力被認為相等於中小型航母[10][11][12][13][14]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2日 (四) 09:13 (UTC)

大體上我比較支持上面這種不特別包含評論語氣的寫法,不過有個小小的問題得修正:海上自衛隊目前還有一些比較老舊的直昇機護衛艦,像是白根或榛名級,並不擁有平頂飛行甲板而是長得比較像加強機庫規格的驅逐艦,不是所有的直昇機護衛艦都看起來像航空母艦。--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12月12日 (四) 09:29 (UTC)
這樣的話稍微擴大修改範圍:
至2013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三艘直昇機護衞艦(國際社會認為是直升機航母),分別是兩艘排水量1.395萬噸的「日向」級和排水量1.95萬噸的「出雲」級直昇機護衞艦。「出雲」號擁有支持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並且可以不困難地改造為可以起降主力戰機的平台,具有強大的超視距投送能力、兩棲投送能力和反潛能力,戰鬥力被認為相等於中小型航母[134][135][136][137][138],但也有評論指出雲號並不適合日本自衞隊的F-35升降[139][140],日本防衞省也已表示沒考慮在上面升降戰鬥機[137]。

改為

截至2013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5艘直昇機護衞艦(對了,榛名級全線已退役,所以只剩5艘。),當中於2013年服役的出雲級護衞艦和較早前的日向級護衞艦一樣,擁有與航空母艦相似(原文是用「look like」)的平頂甲板[14],且具有強大的超視距投送能力、兩棲投送能力和反潛能力,戰鬥力被認為相等於中小型航母[10][11][12][13][14]
個人認為這樣的寫法比較中立。--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12月12日 (四) 14:04 (UTC)
非常謝謝您的意見!—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2日 (四) 14:43 (UTC)

關於IP用戶加入的七大段

教科書問題留在條目說,把內容copy一次過來並不實際,而且這裡是談論教育制度,爭議頂多一、兩句了事就可。米騷動事件經編修後文法符合維基要求,應無問題。南京大屠殺文句和參考來源可二留一,但文句重複,另外Snorri所添加的來源與已有的重複,故移除。首相的批評和什麼痛苦指數參考資料仍在,但不需要詳細說明,有興趣人士可瀏覽網站了解批評的原因和內容。其餘的,早前已經解釋。—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3日 (五) 15:01 (UTC)

新版本不中立,改回旧版本。—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3日 (五) 15:08 (UTC)
請解釋。—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3日 (五) 15:12 (UTC)

編輯請求

请求已拒绝

個人認為目前由IP用戶和Snorri用戶加入的內容並不適合本條目,篇幅也不符合NPOV要求,語句重複且帶偏見性。我已在上面提出質疑,但進行回退的用戶並未作出合理和充分的解釋,且迴避討論。故為了維持條目的POV和品質,現請求回退至編輯戰前版本[15][16]。謝謝。—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4日 (六) 17:18 (UTC)

  • (-)反对:Lssrn45以似是而非的理由将多个用户的不同贡献进行打包回退,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凌驾在他人意见之上,使用简单粗暴的定性词语来解释他人的编辑。维基百科不应该纵容这种行为。—Snorri留言2013年12月14日 (六) 17:22 (UTC)
    • (:)回應:請問什麼是「似是而非」?我已經清楚解釋我的回退理由,但未有得到任何回應,卻被「不中立的内容」「不合理的删除」等主觀、簡單的定性词语来解释,並凌駕在我的修改之上。我早前已對兩位的貢獻作出妥協,並保留了合適的內容,但卻被無視和打包回退。得提及的是,我並未使用「粗暴」的詞語,只是以實際情況解釋內容不適合的原因。—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4日 (六) 17:34 (UTC)
  • 明显未达成共识。请勿滥用编辑请求模板。--广雅 范 2013年12月15日 (日) 02:38 (UTC)
  • (-)反对:如果要退回編輯戰前板本應該退回到[17]這個版本會比較客關吧!維基本來就是讓人編寫歷史事實的地方,如果有確實依據,為何不能讓人編寫嗎?而且看看歷史記錄Lssrn45好像還滿常退回別人的編輯,好像不是只有我與Snorri

修改其他用戶編輯的原因

由於頁面已回退至編輯戰前版本,其後須加回兩位用戶的內容,以尊重其貢獻,因此在下已準備下面的內容(「修改版本」),同時解釋早前我進行回退的原因,請各位提出意見,希望在達成共識後才再作修改,以免再度引發編輯戰。

  • 彌生時代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伴隨著自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1][2]弥生时代中期奴國國王曾向汉朝朝貢,《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在西元57年,倭國眾多國家當中位於九州奴國國王帥升朝貢時漢光武帝賜以金印汉委奴国王印[3][4]。到了公元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4世紀初才由大和國統一全國,建立大和王權[5]
經修改版本:伴隨著自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6][7]弥生时代中期,位於九州奴國國王曾向汉朝朝貢,並獲賜金印[8][9]。到了公元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4世紀初才由大和國統一全國,建立大和王權[10]
原因:語意重複,和參考的文獻無需列出(WP:CS
    • (:)回應:重點在九州奴國國王曾向汉朝朝貢,並獲賜汉委奴国王印可是你退回的編輯後雖有連結,不過文章上僅看到「金印」二字,是不是有點問題?另外奴國國王帥升才是向漢朝朝貢者,撰寫清楚加聯結可以讓對此歷史有興趣者更容易查尋才是吧!
      • (:)回應:帥升代表國家朝貢,所以就是奴國朝貢,他的名字在奴國條目已經提及,對此歷史有興趣者可在條目查尋,無需在此特別說明,例如「9月,德國對波蘭宣戰」比「9月,德國元首希特拉向波蘭宣戰」更簡單直接。— lssrn45 | talk 2014年1月3日 (五) 13:53 (UTC)
  • 幕府時代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1593年6月,日本因海戰失利,無法補給,加上朝鮮瘟疫流行,為保朝鮮南部四道的戰果,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到北京議和,其間談判使者石星沈惟敬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使得明朝在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時態度輕慢,令秀吉頓感大怒,下令驅逐明朝使節,並將小西行長治罪,繼而再次引發第二次朝鮮戰役,而同時明朝皇帝得知上當後大怒,即令邢玠將石星下獄問罪,並命駐朝明軍將領楊元捉拿沈惟敬。
經修改版本:1593年6月,日本因海戰失利,無法補給,加上朝鮮瘟疫流行,為保朝鮮南部四道的戰果,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到北京議和,其間談判使者石星沈惟敬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使得明朝在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時態度輕慢。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抵達日本,豐臣秀吉因朝鮮王子不前來答謝而頓感大怒,拒絕受封,下令驅逐明朝使節,並將小西行長治罪,再次發兵攻打朝鮮。
原因:明帝的行動與日本(本條目)無關,不需寫出
    • (:)回應:重點在談判使者石星沈惟敬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如果僅撰寫小西行長被治罪,那是否不太中立?前段書寫主要是在撰寫第二次朝鮮戰役發生的原因,應該將中日兩方合謀欺瞞者被治罪寫清楚比較好!免的不明史實者看到此處撰寫會誤認是明朝的問題而引發戰爭!
  • 軍國主義時代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1918年7月至9月日本本土農村爆發米騒動事件,参与暴動者逾200万人,事后约有25000人被逮捕,其中8200人被以不同的罪名判刑,轻则罚款,重则死刑。,也因米騷動事件,導致日本掠奪台灣白米,台灣人只能以地瓜果腹,也因此事,方有嘉南大圳的建設。
經修改版本:1918年,米價急脹,日本農村爆發米騒動事件,並演變成武裝衝突,参与者逾200万人,事后警方逮捕超過25000人,其中8200人被判不同程度的刑罰[11]。此事亦導致寺內內閣下台,同時由於日本為減輕當時日本本土當時大米的供應緊張狀況,因而加強朝鮮和台灣的大米生產,並促成嘉南大圳的建設。
原因:修正文句,「吃地瓜」沒來源,但1918年米騷動曾提及「學者認為日本為減輕當時日本本土當時大米的供應緊張狀況,因而加強當時殖民地朝鮮和台灣的大米生產」,因而按此將文句改寫
    • (:)回應:嘉南大圳增加的稻米蔗糖產量全運往日本或外銷,台灣人只能吃地瓜! 日人公佈的「日本經濟百年統計」數據顯示,嘉南大圳完工後的一九三○年代,台米增產2.07倍、台人增加1.57倍,亦即台灣米糧增產遠高於人口成長,但當時台灣人均每年稻米消費量居然較一九一○年代減少23.1%,而甘藷消費量卻增加了38.1%!此外,在一九二○年時,單是日人在台排名前五大製糖公司的當年總利潤即高達7,600萬圓,竟為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兩工程費合計的1.2倍!

關於吃地瓜的部份不是沒來源,而是忘了標註,請參考日人公佈的「日本經濟百年統計」!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1937年7月7日,大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爆發中日戰爭,戰爭期間日軍勢如破竹、連戰皆捷,佔領中國多處領土,包括首都南京,並於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的南京大屠殺[12],想以恐怖令中國軍民屈服,預估屠殺近三十萬人
經修改版本:1937年7月7日,大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爆發中日戰爭,戰爭期間日軍勢如破竹、連戰皆捷,佔領中國多處領土,包括首都南京,並試圖以持續6週的恐怖大屠殺令中國軍民屈服[13],預估被殺人數約30萬人[14]
原因:修正文句,「佔領中國多處領土,包括首都南京,並於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此句語句明顯重複,另外「試圖以」比起「想以」更適合行文、語氣,並加入日本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來源。


  • 自民黨時代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2012年12月,自民黨取得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15]以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16],同時將自衛隊的目標改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16][17],並透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18]。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其推出的秘密保護法案日语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19][20]。前首相小澤一郎認為修憲是「違反人權,走錯路」[21][22]安倍晉三在任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帶動日經平均指數再次升至近六年高位[23]。但因日幣扁值,同時日本薪資也未調漲,而日本國內的物價就已經開始飆漲,這讓日本人民的負擔及痛苦指數開始增加。[24]
經修改版本:2012年12月,自民黨取得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15]以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16],同時將自衛隊的目標改為「本土防衛和國防保障」[16][17],透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18]。然而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和前首相小澤一郎的批評[20],其推出的秘密保護法案日语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25]。不過,安倍晉三在任期間也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圓貶值,增加消費稅[26]。經濟改革措施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加重了生活負擔[26],但成功帶動日經平均指數再次升至近六年高位[27]
原因:前首相的話是批評,跟亞洲鄰國的不安相同,故為避免偏重反對意見,違反DUE,併入亞洲一句,並保留參考來源供讀者閱讀其批評。「日幣扁值」是錯別字,應為「日圓貶值」,不過已在上面提及,因此不予重複。今次改動亦添加了「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加重了生活負擔」一句,以尊重IP用戶想添加的內容
  • 人口
舊:日本在19世紀末以來的領土擴張及移民,目前境內也有少數民族包括琉球人(約200萬人)、阿伊努族(約3萬人)、在日朝鮮人(約30萬人)、日本華人(約10萬人)等。
經修改版本:日本在19世紀末以來的領土擴張及移民,目前境內也有少數民族包括琉球人(約200萬人)、阿伊努族(約3萬人)、朝鮮人(約30萬人)、華人(約10萬人)等。
原因:統一顯示民族名字,屬細部修改
  • 教育
其他用戶早前修改的內容:
日本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2006年高等學校就學率為95.3%,位列全球第一,大學就學率也高達45.5%[28]。日本的識字率亦為全球之冠,達到99%[29]
日本教科課爭議事件:
早在1982年7月,當時的文部省審查通過某些出版社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修訂版,其中內容淡化侵略行為,引來中國、南韓等鄰國不滿。[30]
2005年度送交文部科學省檢定的教科書,經審議修正後獲全數通過,包括了具爭議性、由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新しい歴史教科書をつくる会)主编、扶桑社發行的《新歷史教科書》及《新公民教科書》。此舉立即引起以中國、南韓為主的鄰國及日本一些民間團體、部分教育界人士不滿。[31]
2005年6月12日,《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中山成彬表示「日本當時根本就沒有『隨軍慰安婦』這個詞語,……教科書將錯誤的東西刪除,是件好事」,並指稱:日本的教育制度過度強調「日本是壞的國家」,是「自虐史觀」的教育。[32]
日本爱媛县市民团体为要求该县政府和该县教育委員會不将扶桑社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及《新公民教科書》列入采用名单,因而向松山地方裁判所提出申请,请求下达临时禁令停止使用该些教科书。但松山地方裁判所于2005年8月11日驳回了这项申请。[33]
2005年8月12日,日本东京都杉並區教育委员会决定,将从2006年春季起使用扶桑社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作为中學历史教科书,该区23所区立中學(约6,400名学生)此后4年都将使用这一教科书。栃木縣大田原市以及东京都立完全中學等,也已决定采用该教科书。[34]
2006年3月29日,文部科学省对高中教科书提出审定意见,要求按照政府的见解进行记述,以便让学生能够明确理解“钓鱼岛独岛是日本领土”。[35]
日本並於2013年教課書大幅刪除关于钓鱼岛、竹岛(日韩争议岛屿,韩国称独岛)、南京大屠杀等历史问题[36] ,中國央視於2013/12/13南京大屠殺念專題報導中訪問調查顯示日本中少年,大部份人皆不知南京大屠殺為何?[37]
經修改版本:
日本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2006年高等學校就學率為95.3%,位列全球第一,大學就學率也高達45.5%[38]。日本的識字率亦為全球之冠,達到99%[3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陆续开始普及6年小学,3年中学的9年制义务教育。70年代,高中教育普及化,直到20世纪末,大学教育也开始逐步普及[40]。21世纪来,日本将教育大众化逐步迈向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標是要把研究生的人数從20世纪末的10万翻增加至20万[40]
国民终身教育也是21世纪日本教育的新亮点,公民馆日语公民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教育文化体系已经遍布日本各地。截至2006年,日本有青少年活动中心1,320个,公民馆17,143个,博物馆1,196个和公共图书馆2,979个[40]
目前日本部分歷史教科書內容被中韓媒體批評淡化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此事引起社會各界的爭議[41]
原因:教科書問題的數大段內容全部複製在這裡,是不必要的,也令段落充滿單方面的負面內容,違反NPOV。而且該段落應該是談論教育制度,爭議以一、兩句簡單概述並提供主條目鏈接(日本歷史教科書爭議)就可,有興趣人士可以在主條目了解該數大段的內容,並加上我寫的日本教育介紹共三段落。

另外,[[File:Japanese dialects-ja.png|thumb|left|180px|日本各地的[[方言]]分布]]也需要移動至人口#語言一節。

lssrn45 | talk 2013年12月15日 (日) 05:13 (UTC)

(:)回應:强行以自己所称的“原因”,大规模替换内容,无视他人意见,不愿与他人妥协,这种修改已经不能为维基百科接受。奉劝你不要自我中心,以为维基百科是你自己的博客,想怎么改就怎么改。—Snorri留言2014年1月22日 (三) 08:44 (UTC)
(:)回應:首先,我提出的「原因」有什麼問題嗎?反而你回退時的理由屬主觀理由,就如同在寫博客一樣地說「這版本更優」,無視我將他人加入的內容重新編排並加入的內容來指責我「无视他人意见,不愿与他人妥协」,這種行為又是什麼呢。。。— lssrn45 | talk 2014年1月22日 (三) 08:50 (UTC)
你的理由看似客观,其实一样主观。什么“无需”、“不必要”、“偏重”的,都是你自己认为的。我不这么认为有什么问题?再次强调:你能不能不要一次过进行大规模的替换?一定要把好几处的内容都替换成你满意的版本才罢休,毫无妥协空间,这种行为令人完全无法接受。—Snorri留言2014年1月22日 (三) 08:56 (UTC)
你进行替换前有试图征求其他编者同意吗?明知道有争议的地方,自己列出理由当作最终总结,最终结论,然后就进行大规模替换内容,让人毫无辩驳的机会,这种态度令人非常难受,无法和你一同编辑。维基百科不是你一个人的编辑处。—Snorri留言2014年1月22日 (三) 08:58 (UTC)
如果你認為我的理由主觀,那我稍後補回更具體的解釋。對於「一定要把好几处的内容都替换成你满意的版本才罢休」,上面已經提及原因並解釋,你不滿意的話又為何不在上面討論,駁斥我呢。我在回應後給了他足足兩星期時間回應,但對方長時間沒有辩驳,最後還是在解除保護後进行大规模替换了内容。我同意內容應在得到共識後再加入,有爭議的話應在討論頁討論再加入。我也願意在和平的情況下作出妥協,希望你也能一同理性討論,不要再胡亂回退。— lssrn45 | talk 2014年1月22日 (三) 09:03 (UTC)
  1. ^ The Yayoi period (c.250 BC – c.AD 25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2006-12-28]. 
  2. ^ Pottery. MSN Encarta. [2006-12-28]. 
  3. ^ 台灣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東亞-日本. [2013-12-10]. 
  4. ^ 後漢書—東夷傳. [2013-12-10]. 
  5. ^ 畿内説の主張. [2013-12-10]. (日語)
  6. ^ The Yayoi period (c.250 BC – c.AD 25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2006-12-28]. 
  7. ^ Pottery. MSN Encarta. [2006-12-28]. 
  8. ^ 台灣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東亞-日本. [2013-12-10]. 
  9. ^ 後漢書—東夷傳. [2013-12-10]. 
  10. ^ 畿内説の主張. [2013-12-10]. (日語)
  11. ^ 麦克弗森,1868~1941:日本经济发展(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1868–1941
  12. ^ [1]
  13. ^ 日本政府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杀害非战斗人员行为. [2013-12-13]. 
  14. ^ 孙宅巍. 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 江海学刊. 2001年(第6期)
  15. ^ 15.0 15.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ww8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16.0 16.1 16.2 16.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dnkid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7. ^ 17.0 17.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kenpou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8. ^ 18.0 18.1 「憲法改正草案」を発表. [2013-12-10]. 
  19. ^ 日強推秘密法 恐恃勢硬修憲. 文匯報. 2013-12-08 [2013-12-11]. 
  20. ^ 20.0 20.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antai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1. ^ 小澤一郎專訪:日本修憲違人權 安倍建軍 走錯路. 2013-11-23. 文汇报. [2013-12-13]. 
  22. ^ 日強推秘密法 恐恃勢硬修憲. 文匯報. 2013-12-08 [2013-12-11]. 
  23. ^ 美元升至103日圓 帶動日經平均指數漲至近六年高位. 2013-12-03 [2013-12-09]. 
  24. ^ [2]
  25. ^ 日強推秘密法 恐恃勢硬修憲. 文匯報. 2013-12-08 [2013-12-11]. 
  26. ^ 26.0 26.1 日元一貶再貶 凱恩斯也叫不回來. [2013-12-13]. 
  27. ^ 美元升至103日圓 帶動日經平均指數漲至近六年高位. 2013-12-03 [2013-12-09]. 
  28. ^ 平成17年版 日本文部科學白皮書:“參考資料8 就学率・進学率(年次別). [2007-12-29]. 
  29. ^ 長者失學多 我識字率輸北韓. [2013-12-09]. 
  30.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4/06/content_2792071.htm
  31. ^ http://www.ishii-ikuko.net/kokkai/162/050406.html
  32. ^ http://www.sankei.co.jp/news/050613/sei067.htm
  33. ^ http://news.sina.com.cn/w/2005-08-12/14026676650s.shtml
  34. ^ http://news.sina.com.cn/w/2005-08-12/15286677163s.shtml
  35. ^ http://gb.chinabroadcast.cn/8606/2006/03/29/1062@969537.htm
  36. ^ [3]
  37. ^ [4]
  38. ^ 平成17年版 日本文部科學白皮書:“參考資料8 就学率・進学率(年次別). [2007-12-29]. 
  39. ^ 長者失學多 我識字率輸北韓. [2013-12-09]. 
  40. ^ 40.0 40.1 40.2 刘金钊. 《解读日本与日本人》. 大连市: 大连出版社. 2009-8: 17–18. ISBN 9787806847909 (中文(中国大陆)). 
  41. ^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 新華網. 2005-04-06 [2013-12-09].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