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流行性感冒/档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人請我代貼,然未暇處理,故暫處此處…—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lpro2對話貢獻)於 2010年9月20日 (一) 23:04 (UTC+8)加入。

流感疫苗 (翻譯自英文維基 Influenza Vaccine, 2010年3月)

流感疫苗是針對高度變異性的流感病毒的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一般每年注射一次。每一劑季節性流感疫苗針對三種流感病毒: 一種甲型流感(H3N2)、一種季節性的甲型(H1N1)流感(並非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以及一種乙型流感病毒。

目錄 1. 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目的和好處 2. 流感疫苗的歷史 2.1 流行性感冒 2.2 流感疫苗的來由和發展 2.3 流感疫苗的認受性 2.4 現況 3. 疫苗的臨床測試 3.1 疫苗的有效性 3.2 注射和鼻噴劑的比較 4. 疫苗注射的建議 5. 副作用 6. 流感疫苗的製造 7. h5n1 8. 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重新配方(reformation) 8.1 2002-2003北半球冬季 8.2 2003南半球冬季 8.3 2003-2004 北半球冬季 8.4 2004南半球冬季 8.5 2004-2005北半球冬季 8.6 2005南半球冬季 8.7 2005-2006北半球冬季 8.8 2006南半球冬季 8.9 2006-2007 北半球冬季 8.10 2007南半球冬季 8.11 2007-2008北半球冬季 8.12 2008南半球冬季 8.13 2008-2009北半球冬季 8.14 2009南半球冬季 8.15 2009-2010北半球冬季 8.16 2010南半球冬季 9. 非人類的流感疫苗 9.1馬 9.2禽類 9.3 豬 9.4 狗 10. 電腦輔助疫苗設計 11. 又及 (SEE ALSO) 12. 參考資料 13. 外部連結

圖 (從略)

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目的和好處

“流感疫苗注射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和相關的潛在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方法。”

每一年的冬季流感季節均會出現一個流感病毒流行。因為南北半球流感出現的時間不同,所以每一年在全球會有兩個流感季節,一個在北半球發生,另一個在南半球發生。據估計,每年單在美國就有36,000人死於流感和相關的機會性感染或併發症。全球每年死於季節流感的人估計有250,000-500,000之眾。在工業化國家,大部分死於流感的人集中在65歲或以上的人士。2008年國家健康協會(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的國家過敏症及傳染病協會(National Institu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部門總結 “每年在美國季節性流感造成200,000的住院和41,000宗死亡個案”,相關的經濟支出估計高達800億。

每年和流感相關的住院宗數是死亡宗數的許多倍。小童因為流感的住院支出是高昂的,在美國這會造成十分沉重的經濟負擔。這正突顯出為兒童和與兒童有經常接觸的人士注射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在加拿大,國家疫苗諮詢委員會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是為加拿大的公共衛生組織 (the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作出建議的機構。目前該委員會建議所有2至64歲的人士每年接受季節性流感疫苗注射;其中6至24個月的幼童以及他們的家居接觸者應該優先注射流感疫苗。

在美國,國家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為臨床醫生作出以下建議:

一般來講,任何人如果想減低自己患上流感的機會,均可以接受疫苗注射。對那些容易有嚴重流感併發症的高危人士,或和這些人士一起住或這些人士的照顧者,接受疫苗注射特別重要。

大部分容易有嚴重流感併發症的高危人士都被建議接受注射的;特定的建議是針對所有兒童和青少年、6個月至18歲的人士。

最近把(注射流感疫苗)年齡的上限推高到18歲,目的是減少兒童和他們的父母去兒科醫生那裡求診以及缺課所損失的時間,同時減少為了治療併發症所使用的抗生素……。

這個新的建議預期有一個間接的好處,就是減少父母和其他同住者的流感個案,以及可能蔓延到社區的可能性。

在流感大流行發生的期間,季節性流感疫苗也可能對人群有部分保護,減少h5n1(禽流感)感染和2009年h1n1(猪型流感)的感染。

流感疫苗的歷史

流感疫苗一直用在人類和非人類身上。一般來講,如果不是特別指明是獸醫、禽類或家畜用途,流感疫苗則是指人類的流感疫苗。

流感

人類第一個有紀錄的流感大流行發生在1580年。自此,有若干辦法被採用來消除它的致病原因。1933年英國的醫學研究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終於發現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即一種正粘病毒(orthomyxoviridae)。

已知的流感大流行: - 1889-90 – 亞洲型(俄羅斯)流感,死亡率據聞有每千人0.72-1,可能是由h2n2引起。 - 1900 – 可能是h3n8。 - 1918-20 – 西班牙流感,5億人病倒,至少2000-4000萬人死於h1n1。 - 1957-5 – 亞洲型流感,1至1.5百萬人死於h2n2。 - 1968-69 – 香港型流感,3/4至1百萬人死於h3n2。 - 2009至今 – 猪型流感,h1n1/09。

流感疫苗的起源和發展

1918年全球性西班牙型流感大流行, 當時“醫生們將他們所知的一切、所聽到的一切,從古代的讓病人出血的技術、到施用氧氣、到發展新的疫苗和血漿[主要是針對我們現在知道的被稱為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這個名稱來自於一個原本我們相信它就是流感的致病原因,以及針對肺炎球菌的若個亞型],都試過了。只有一個治療方法,就是將康復的病人的血輸給新患病的病人,有點成功的希望。”

1931年,在胚胎化雞蛋培養出來的病毒被發現。1940年代,美國軍方發明首個被認可的滅活流感疫苗。這個流感疫苗在二次大戰時被使用。自此,疫苗學和免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疫苗變得越發安全,而且被大規模生產。今天,受惠於分子技術的進步,我們很快就會利用操縱流感病毒的基因來製造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認受性

根據cdc: “流感疫苗注射是預防流感和流感的嚴重併發症最基本的方法。……疫苗注射和減少所有年齡組流感相關的呼吸道疾患、求診次數、高危人士的入院和死亡、兒童的中耳炎、成年人的缺勤有關。雖然自從1990代開始,流感疫苗注射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疫苗注射的涵蓋面還需要改善。

目前以蛋為基礎(egg-based)的流感疫苗製造技術是1950年代發明的。1976年美國的猪型流感引起了恐慌。當時的福特總統面對猪流感大流行的濳在危機而倉促推出疫苗注射計劃。雖然如此,但仍因為計劃延遲和與公眾溝通不足而使(病毒蔓延)?。與此同時,(美國)軍方作出了最大的隔離措施,使這個新的流感病毒限制在它首先出現的軍事基地裡。在那個軍事基地裏,有數目不少的軍人病得十分嚴重,但只有一個死亡個案。後來疫苗注射計劃被取消了,而當時整個人口有大約24%已經接受了疫苗注射。當年吉利巴綜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的死亡超出正常每年的水平25宗,因吉利巴綜合症入院也超出了400宗,估計是和當時的疫苗注射計劃有關,說明疫苗本身並不是沒有風險的。這一次疫苗注射的結果反覆地被引用,為一直以來對疫苗注射的疑慮火上加油。 目前的狀況

流感疫苗的研究包括分子病毒學、分子演化、發病機理、宿主的免疫反應、基因體研究,以及流行病學。這些知識幫助發展對抗流感病毒的措施,例如疫苗、治療和診斷方法。目前改良了的對抗流感病毒的措施需要基礎研究,以了解病毒如何進入細胞、複製、突變、進化成另一種病毒株,以及如何引發一個疫苗反應。流感病毒基因排序計劃(the influenza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正建立一個流感病毒基因排序的資料庫。這項工作會幫助我們了解是甚麼因素使一個病毒株會比另一個病毒株更致命、是甚麼基因的決定因素最影響免疫性(IMMUNOGENICITY),以及病毒如何隨著時間進化。研究也在致力為目前的疫苗的局限尋求答案。

流感大流行疫苗(pandemic influenza vaccine)的快速研發、製造、分銷可能在流感大流行時拯救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因為由辨識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株離注射疫苗之間只有很短的時間,研究人員正在尋求一個嶄新的方法去製造疫苗,務求達到一個更加 “實時”和便宜的方法,使更多低-或中等收入國家的人民受益,而這些國家往往便是一個流感大流行的起源地。這些嶄新的方法包括滅活的以蛋為基底(egg-based)或以細胞為基底(cell-based)的技術,以及重組技術[recomminant technologies](蛋白質和類病毒顆粒 [virus-like particles])。例如在2009年7月,已知已超過70個針對2009年h1n1流感病毒的臨床試驗己經完成或正在進行。2009年9月,美國食物及藥物行政部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ntration)批準了四種針對2009年h1n1流感病毒(即目前流行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株)的疫苗,並期望在下個月最早的幾批疫苗會可被使用。

疫苗的臨床試驗

評估一個疫苗的好處視乎該疫苗能否減低患病的風險,這就是一種疫苗的效用(efficacy)。相反來講,在真實世界的環境裡,一種疫苗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一個個體在接受疫苗注射後實際減低患病的風險。量度流感疫苗的效用相對簡單,因為一個疫苗製造出來的免疫反應可以用動物模型來評估;接受疫苗注射的人群製造出來的抗體量可以被量度。最激進的做法是為成年的義務人員注射疫苗,然後讓他們去接觸致病的病毒。這些研究顯示,流感疫苗的效用十分高,人體能製造出保護性的免疫反應。鑑於道德倫理的緣故,這種激進性的研究無法在流感病毒感染最高危的人群 – 例如長者和兒童之中進行。此外,針對流感疫苗效用性在真實世界的研究是極困難的。疫苗也許和該年流行的病毒很吻合,病毒流行程度每年的變化十分顯著,流行性感冒本身又和其他和流感相似的病狀相混淆。

儘管如此,有數個活的和滅活流感病毒對抗季節性流感的臨床測試已經完成,最近幾個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將這些研究的結果隨後被統合和進行分析。這些統合分析檢測滅活季節性流感疫苗在成年人、兒童和長者中的效用性和有效性,結果發現在成年人,疫苗對目標病毒株有高度的效用性;但整體的有效性則偏低,即疫苗的好處(benefit)是小的,只減低四分之一的感染風險,對入院率則沒有影響。但是,成年人因流感而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也是小的,所以除非疫苗注射的效益很高,否則嚴重的併發症無法被檢測出。在兒童當中,疫苗有十分高的效用性,但對預防 “類似流感的病狀”(flu-like illness)卻只有低的有效性。2歲以下兒童的數據十分少,疫苗注射看來並沒有明顯(可量度)的好處。在長者當中,疫苗注射並沒有減少感染流感的頻率,但似乎能夠減少由肺炎、因流感引起的肺炎而引起的入院率和死亡。但是,目前有關流感疫苗在長者身上有效性的數據可能並不可靠,因為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水平十分高。

整體來講,為長者注射流感疫苗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為兒童注射流感疫苗可能有好處。為成年人常規注射流感疫苗卻並不能公共衛生帶來明顯的改善。疫苗高度效能和低效能之間的矛盾可能反映在臨床上診斷流感的困難,以及在人群中流傳的大量不同的病毒株。相反來講,在流感大流行期間,如果流行的只有一種病毒,一個有效的疫苗則可以大幅度減少感染的個案,以及極有效地控制一個流感流行。但是,這樣一個疫苗的製造和分發必須十分快速,才能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

疫苗的有效性 (effectiveness of vaccine)

CDC的報告說有研究顯示疫苗可能是一個有經濟效益的方法對抗季節性流感的爆發,但這個方法並不完美。2008年2月由Dr. david K. shay領導的研究報告: “2005-6和2006-7年的流感季節裡,完整的疫苗注射預防因流感併發症入院的有效性為75%。”

現代的流感疫苗曾被批評,因為在對照研究裡它顯示出缺少有效性。2006年一份針對長者流感疫苗注射的cochrane回顧指出: “流感疫苗在預防所有原因的死亡顯示高度有效性,可能反映出兩組{研究}參與者背景健康基線的不平衡,或其他系統因素的差異”。一份有關長者流感疫苗選擇偏差的研究發現,(疫苗)的保護效應的完整性可以用這個選擇偏差來解釋。2008年一份針對兒童流感疫苗的cochrane回顧發現 “流感疫病對兩歲以上的兒童是有效的,但小於兩歲的兒童則證據不足”。cdc建議每位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接受流感疫苗。2007年cochrane針對健康成人流感疫苗的回顧發現當疫苗能有效地對抗當年所預定的病毒株時,結果對減少和流感相關感染引起的工作時數損失卻影響輕微。

長者是對流感最易受到感染的人群,但也是受流感疫苗影響最小的。65歲人群中效用率(EFFICACY)平均在40-50%之間;70歲以上的效用率在15-30%之間。流感疫苗效用率的大幅度下降有幾個因素可以解釋,最常見的原因是年齡增長伴隨的免疫功能下降和體質下降(FRAILTY)。

在美國,50-64歲的人士與流感相關的死亡是年輕人的十倍;65歲或以上的人士與流感相關的死亡是50-64歲人士的十倍。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減低50%與流感相關的死亡。但是,疫苗不能完全解釋這個結果,因為接受疫苗注射的長者可能比沒有接受疫苗的長者健康,或比較關注健康。把年長的研究參與者隨機分配到高劑量組(60毫克),他們的抗體水平比正常劑量組高44-79%,接受高劑量的長者似乎更能獲得保護性的抗體水平。

嬰兒感染流感的死亡率較高,嬰兒的家居接觸者和照顧者應該接受疫苗注射,以減低將流感病毒傳給嬰兒的機會。日本要求學童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那幾年的數據顯示,學童(最容易感染和傳播疾病的組群)接受了流感疫苗之後,對減少年長者的死亡率有很明顯的效果: 每420名學童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可以救一個人的生命。這可能因為人群免疫(herd immunity)的縁故,或因為更直接的原因,例如個別長者沒有(機會)接觸到流感病毒有關。舉例來講,父母因為上班無法照顧有病的兒女,讓退了休的祖父母照顧有病的孫兒,祖父母因而容易受傳染。

在大部分的年份(2007年前19年當中的16年),流感疫苗和當年流行的病毒株很吻合,2007/2008年度則不太吻合。但即便如此,不太吻合的疫苗一般還能提供一定的保護性: ……針對一種流感病毒株的疫苗產生的抗體可能對不同的但相關聯的病毒株提供保護。不太理想的吻合度對出現差異(VARIANT)的病毒有效性(EFFECTIVENESS)會減低,但可能仍然能提供足夠的保護,以預防或減低疾病的嚴重性,以及和流感相關的併發症。還有,不要忘記流感疫苗裡包含有三種病毒株,因此疫苗仍然能夠提針對另外兩種病毒的保護性。正由於這些原因,即使在吻合度不是很理想的年度,cdc仍然建議流感疫苗注射。這對容易得嚴重流感併發症的人士和他們的緊密接觸者格外重要。

流感疫苗注射劑和噴鼻劑的對比

流感疫苗可以有以下劑型: - Tiv (注射劑)(三價滅活)(trivalent, inactivated or killed)(三種病毒株 a/h1n1, A/H3n2, B)流感疫苗 - LAIV (噴鼻劑)(噴霧)(減活)(live attenuated)流感疫苗

tiv是通過把三個病毒株送到血液裡,讓身體製造抗體。laiv將同樣的三個病毒株通過基因轉變,接種後減低患病後的症狀。

laiv不建議被2歲以下或50歲以上的人士使用,但對2歲或以上的兒童可能有相對高的有效性。

一份以軍人為研究對象的軍方研究發現,使用注射劑比噴鼻劑較少出現病症(ILLNESS)。一個大型的laiv和tiv單對單(head-to-head)比較研究(由美國軍隊疾病監測中心 [the u.s. armed forces surveillance centre]以自2004至2007年三個流感季節駐紮在美國的軍人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對過去兩年最少接受過一次疫苗注射的人,使用tiv可能需要較為謹慎。……但針對流感大流行來講,laiv可能比滅活疫苗更能提供保護,因為在這種時候人群會普遍沒有事先準備好的免疫力。”

疫苗注射的建議

若干公共衛生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容易得流感併發症的高危人士,以及他們的同住者或照顧者,接受年度的流感疫苗注射。這些人群包括: - 長者 (英國建議65歲或以上) - 患有慢性肺病的人士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 - 患有慢性心臟病的人士 (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 - 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士 (包括肝硬化) - 患有慢性腎病的人士 (例如腎病綜合症) - 免疫力低下的人士(hiv或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例如化學療法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以及他們的家居接觸者 - 很多人住在一個流感病毒傳播得很快的環境,例如監獄、護養院、學校、學生宿舍 - 醫護人員(既預防疾病,也預防傳播給病人) - 孕婦;不過2009年的一份回顧指出並沒有證據顯示孕早期(first trimester)的孕婦需要常規地注射三合一的流感疫苗 - 6個月至2歲的幼兒 - 沒有醫療保險或使用美國政府醫療保險(medicaid)的人士

兩類流感疫苗對雞蛋敏感和曾患有吉-巴利綜合症的人士都是禁忌。

副作用

滅活/死的流感疫苗注射的副作用為: - 注射部位的輕微的痛、紅、腫 - 發熱 - 肌肉痛 這些問題通常在注射之後很短時間內發生,維時1-2天。

減活/活/laiv噴鼻劑流感疫苗的副作用為: - 部分2-17歲兒童和青少年有流鼻水、鼻塞或咳嗽、發熱、頭痛/肌肉痛、喘鳴、腹痛或偶爾有嘔吐或腹瀉 - 部分18-49歲的人士有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寒顫、疲倦/虛弱、頭痛 - 較嚴重的,但十分罕有的副作用為: 致命的過敏反應

一份回顧報告指出,2009年h1n1(猪型流感)的安全性和季節性流感疫苗相類。

在美國,有些成人的注射劑流感疫苗含有硫柳汞(thiomersal)。雖然媒體方面有些爭議,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並沒有證據顯示疫苗裡的硫柳汞有毒性,沒有必要基於安全的理由改用較昂貴的單一劑量的注射(single-dose adminstration)。

流感疫苗的製造

流感疫苗一般是在受精雞蛋裡培養。

直至2007年11月,無論是傳統的注射劑還是噴鼻劑,都是利用雞蛋來製造的。歐盟也已經批核了aptaflu,這是由諾華公司(novartis)製造的疫苗,他們使用了實驗室培養的動物細胞(vats of animal cells)來製造這個疫苗。這個技術有望使疫苗製造更有規模,而且可以避免雞蛋引起的問題,例如敏感反應,或者(培養出來的)流感病毒株能感染禽類,但(抗原性)可能(對人類)並不吻合。dna為基礎的疫苗,則被寄望能促成更快速的疫苗製造,這種方法目前正處於臨床測試的階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暫時還未被證實。 “全能流感疫苗”(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研究還在繼續進行中(還沒有公佈具體的疫苗)。“全能流感疫苗”並不需要針對某種特定的病毒株而度身定做疫苗,它對很多流感病毒均有效。

2007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季節性流感疫苗的製造能力大約是八億二千六百萬劑(滅活疫苗),是目前實際生產量(四億一千三百萬劑)的一倍。如果很大膽地設想2013年前要製造流感大流行的疫苗,六個月的時限內只能製造出二十八億劑。如果所有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的國家在流感大流行時為她們的國家進行全民注射,則需要二十億劑。如果中國也要達成這個目標,則總共需要三十億劑去滿足這些人口。疫苗的研究和發展還在進行中,務求找出嶄新的疫苗製造方法,使疫苗供應更多,價錢對全球人口來講更加負擔得起。

其中一個可以免卻對雞蛋的依賴的方法是製造一個 “流感病毒樣的顆粒” (influenza virus-like particle [vlp])。vlp是一種非蛋、非哺乳類細胞培養基疫苗,它是用秋行蟲(spodoptera fugiperda) sf9昆蟲細胞懸浮液(supernatants)純化而來,然後以帶有密碼轉錄盒帶桿狀病毒媒介(baculovirus vectors encoding an expression cassette), 㩗帶只有三種流感病毒的結構蛋白,即ha(hemagglutinin)(紅血球凝集素)、na(neuraminidase)(神經氨酸酶)和它們的集合[matrix(M1)]的去感染這些昆蟲細胞,vlp會誘發抗體的產生。相較於抑制ha試劑(assay)的疫苗,這些vlp誘發的抗體能辨識出更多抗原各異的病毒。

h5n1 [圖從略。]

目前已有若干個針對h5n1禽流感的疫苗。有一些國家,已經正在大規模地為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以預防家禽間禽流感流行。人類的禽流感疫苗也出現了若干種類,還有一些還正在測試當中,不過適合大規模注射的疫苗還未面世,一旦地球上的人口出現h5n1流感大流行,生產量也不足以保護那怕是一小部分的人口。

2008年6月,已有三種人類使用的h5n1疫苗: - 供應商sanofi pasteur的疫苗在2007年4月被美國核準 - 供應商glaxosmithkline的疫苗pandemrix在2008年5月在歐盟被核準 - 供應商CSL LIMITED的疫苗在2008年6月在澳洲被核準

所有這些疫苗均從雞蛋製造出來,如果要轉換成流感大流行的版本,還需要數月時間。

h5n1不斷地在變異,意味著我們不能依賴建基於目前所能得到的禽流感h5n1樣本製造出來的疫苗來應付未來的h5n1大流行。雖然相關的流感病毒株之間有交叉保護性(cross-protection),但用引起未來的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株為藍本而度身製造出來的疫苗才能提供最好的保護。dr. daniel lucey是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的biohazardous threats and emerging diseases研究院課程的副總裁,他曾指出 “因為沒有h5n1大流行,所以不會有流感大流行疫苗”。但是, “流感大流行的前期疫苗 (pre-pandemic vaccine)”已被製造出來,而且還在被測試和改良,都已有助於促進下一步的研究,以及為下一個流感大流行作好準備。疫苗製造公司正被鼓勵增加生產能力,一旦需要流感大流行疫苗,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生產針對性新的流感大流行病株所需要的設施是隨時可以調用的。

然而,h5n1疫苗的製造面對以下的問題: - 缺乏整體的生產能力 - 缺乏突然增加的生產能力(發展一個依賴數以億計11天大的特製雞蛋隨時候命的生產系統是不可行的) - 大流行的h5n1對雞隻可能是致命的

細胞培養(以細胞為基礎的)(cell-based)的生產技術可被應用於流感疫苗製造,因為大部分其他病毒的疫苗都正使用這個技術。這個技術可以解決目前依賴雞蛋來製造流感疫苗的問題。

目前,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由四個製造商負責。但是,只有一個製造商完全在美國製造季節性流感疫苗。因此,一旦流感大流行爆發,目前以美國為基地的疫苗製造商的生產能力將會全力轉向於製造流感大流行的疫苗,因此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供應就會嚴重減少。再者,因為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生產時間幾乎用去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一邊製造季節流感疫苗,同時製造流感大流行的疫苗,為流感大流行的疫苗儲備所能動用的時間和生產力(capacity)將會大為有限。因為供應可能有限,hhs能根據預先界定的組群及時將疫苗進行分配是十分關鍵的。hhs將保證建立生產規模,並會和各洲諸國商討如何購買和分配流感大流行的疫苗。

疫苗生產能力: 目前疫苗的保護性免疫反應主要依重於病毒ha和na抗原引發的抗體。結果,為了誘發免疫反應,疫苗生產商只能利用製造大量的病毒,才能獲得足夠的抗原性蛋白。美國和全世界使用的流感疫苗是把病毒放在受精的雞蛋裡去生長,這個商業做法已經存在數十年。為了達到目前疫苗生產量,每天需要數以百萬計的11天大受精雞蛋。

- 近期來講,將目前這些生產系統進一步擴大,可以為美國為基地的疫苗製造商增加額外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和流感大流行疫苗的生產能力。但是,光靠目前以雞蛋為基礎的(egg-based)疫苗不足以應付流感大流行所需要的短時間內大幅度上升的疫苗生產需求,因為發展一個依賴數以億計11天大的特製雞蛋隨時候命的生產系統是不可行的。再者,因為流感大流行可能由禽流感病毒株引起,這些病毒株本身就會殺死雞隻,所以我們根本無法保障在製造疫苗時隨時能得到足夠的雞蛋供應。

流感疫苗可以和其他病毒的疫苗一樣利用細胞培養技術來製造 (例如小兒麻痺症疫苗、麻疹- 腺炎-德國麻疹疫苗、水痘疫苗)。在這些生產系統裡,病毒是在一個封閉系統 - 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例如有大量在培養基裡生長的細胞]裡生長,而不是在雞蛋裡生長。以細胞為基礎的生產量如果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並不會受季節影響,而且可以根據疫苗的需求作出調整。調節生物反應器數目的多少和生物反應器裡的容量便可以增加或減少疫苗生產量。hhs不只支持細胞為基礎的疫苗製造的基礎研究,它還支持若干疫苗製造商細胞為基礎的疫苗製造的前沿研究,務求使美國註冊的細胞為基礎的流感疫苗在美國生產。美國政府已從供應商sanofi pasteur和chiron corporation購買數百萬劑疫苗,以備萬一爆發h5n1禽流感,同時也為這些疫苗進行臨床測試。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已成功研製基因工程疫苗,這種疫苗只需要一個月時間製造,而且全然不必讓雞隻接觸高度致病性的h5n1病毒。

根據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HHS]: hhs不只支持細胞為基礎的疫苗製造基礎研究,它還支持若干疫苗製造商細胞為基礎的疫苗製造的前沿研究,務求使美國注冊的細胞為基礎的流感疫苗在美國生產。目前美國注冊的疫苗是利用ha(haemagglutinin)抗原的量去激發免疫反應,減低劑量(dose-sparing)的技術,即是利用較少的ha抗原去激發較強的免疫反應;目前這種方法正在在h5n1和h9n2疫苗中被測試。這些技術包括改變藥劑的施給方法(mode of delivery),由原來的肌肉注射改為皮內注射;另外在疫苗的配方內再加上免疫增強劑(immune-enhancing adjuvant)。此外,hhs正在與疫苗製造商在疫苗、增加劑、研發所需要的醫療設備,以及發牌各方面尋求合同謀劃(contract proposal),以支持減低劑量這個另類策略。

供應商chiron corporation正被重新認證(recertified),以及與國家健康機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簽訂合同,製造8,000-10,000劑實驗用的禽流感(h5n1)疫苗。medimmune和aventis pasteur也有類似的合同。美國政府希望在2006年能有足夠的疫苗去救治四百萬人。但是,目前仍未清楚這種疫苗是否能夠有效地針對猜想中的容易人傳人的變種病毒株,疫苗能夠庫存多長時間也還未能決定。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6年3月30日針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數十個疫苗研究的其中一個作出了報告,這個treanor et at所作的研究是利用質體救援系統(plasmid rescue system),分離出人類的甲型h5n1病毒的致命性分枝1 (a/vietnam/1203/2004h5n1),只用了ha和na基因的表達,但並未有添加輔佐劑(adjuvant)。 “其餘的基因生自一種非致命性的用雞蛋來改造的(egg-adapted)的流感a/pr/8/34 病毒株。ha基因被進一步在ha1和ha2之間的分裂位(cleavage site)進行修改,以取代與鳥類高度致病性有關的六個醶基。抗原性(immuninogenicity)用微性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以及用疫苗病毒對ha的抑制來評估,但有部分樣本是用野型的甲型流感疫苗(wild-type influenza)/vietnam/1203/2004(h5n1)病毒來測試。”這個研究的結果,以及其他同類研究的結果將會在2007年春天完成,希望將會提供能對不同類的流感病毒株(heterologous influenza strains)有交叉保護的高度抗原性(highly immunogenic)疫苗。

在2006年8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為自從2004年始被推薦為制造疫苗的h5n1病毒株作出修正。 “who新的病毒株原型是利用逆轉基因學(reverse genetics)培養出來,包括三個新的h5n1亞分枝(subclade),大部分在過去幾年傳播的h5n1禽流感ha的基因排序座落在兩個基因組,或亞分枝裡。分枝(clade)1包含有分離自越南、泰國和柬埔寨的人類和鳥類,來自於寮國和馬來西亞的樣本則只有來自鳥類的分離。clade 2病毒首先在未向西部的中東、歐洲和非洲蔓延之前在來自中國、印尼、日本和南韓的鳥類分離中被辨識出來。根據who的資料,clade 2的病毒最初在2005-2006年間引起人類的h5n1感染。基因分析在clade 2辨識出六種亞分枝(subclade),其中三個亞分枝有十分明顯不同的地理分佈,同時都引起人類的感染: subclade 1, 印尼 subclade 2, 中東、歐洲、非洲 subclade 3, 中國

who將這三個亞支枝交給一些公司,以及對流感大流行疫苗的研發有興趣的組織,製造以下三種病毒株原型的疫苗: 一個a/indonesia/2/2005-like virus 一個A/Bar headed goose/quinghai/1a/2005-like virus 一個A/anhui/1/2005-like virus

……直至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在研究h5n1病毒分枝1可能引起的流感大流行前的疫苗(prepandemic vaccine)。三月份,美國h5n1疫苗的首份臨床測試顯示出不太明顯的結果(modest results)。5月份,法國的研究人員的加有輔佐劑的h5n1疫苗有較好的結果。疫苗專家們目前還不太肯定對目前的h5n1病毒株有效的疫苗是否對將來的病毒株有效。雖然新的病毒已可被用於疫苗研究,who認為利用分枝1病毒的臨床測試應該繼續進行,以作為為流感大流行準備最基本的一步;因為透過這些測試,會得到從不同的分枝和亞分枝病毒製造出來的疫苗,包括它們的預示(priming)、交叉反應(cross-reactivity)及交叉保護(cross protection)等各種資料”。

2006年11月, hhs仍然有足以為三百萬人(5.9百萬劑全劑量[full potency])的h5n1流感大流行前疫苗,但二十萬劑是作為研究用,1.4百萬劑已經開始失效(來自7.5百萬購自供應商sanofi pasteur和chiron corp.的全劑量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預期上架期(shelf life)為一年,而大部分h5n1流感大流行前疫苗在過了二年之後仍然有效,這是值得鼓舞的事情。

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重新配方

更多資料, 請參考2009 flu pandamic vaccine

每一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流感監測網絡(the who glob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network)都會挑選三個當年流感疫苗的三個病毒株,被選出的病毒株包括h1n1、h3n2和乙型病毒株。這三個病毒被視為在下一季最有機會引起嚴重的人類流感。因為病毒變異速率十分快,所以一個特定的疫苗配方最多只能有效一年。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為來年的流感疫苗應包含的最有機會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作協調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流感監測網絡於1952年成立,該網絡由四個世衛協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S)[ccs]和83個國家被世衛認可為世衛國家流感中心(who national influenza centres)[NICs]的112個機構組成。這些nicS在所在的國家收集樣本,做初始的病毒分離和初步的抗原確認。他們將新分離出來的病毒株送到世衛的ccs,在那裡會進行高級的抗原性和基因分析,這些分析的結果便是世衛推薦的每年北半球和南半球流感疫苗的成分。”

世界首個衛生組織全球流感監測網絡所選的疫苗製造所需的病毒是建基於對來年主導的病毒的最佳預測,最壞的結果是出現錯誤的估算。

世衛正式的建議在1973年發表,由1999年開始,每年作出兩次建議,一個是為北半球所作的,另一個是為南半球所作的。

以下是世衛歷年來所作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成分的建議:

2002-2003年北半球冬季

- A/New Caledonia/20/1999-like (h1n1) - a/moscow 10/1999-like (H3N2) - B/hong kong/330/2001-like viruses

2003年南半球冬季

- 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a/moscow/10/99(h3n2)-like virus (廣泛使用的病毒株是a/panama/2007/99) - b/hong kong/330/2001, B/hong kong/1434/2002

2003-2004年北半球冬季

製造疫苗需要在流行季節前六個月時間開始,所以有可能出現一個情況,就是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的一個疫苗並不能提供有效的保護而使病毒流行起來。2003-2004年度的疫苗是針對A/panama, A/new caledonia和B/hong kong這三個病毒株;但一個叫做A/fujian新的病毒株在疫苗開始製造之後被發現,當年的疫苗因而只能為此病毒株提供部分保護。

“自然雜誌”有一篇有關流感病毒基因組排序計劃(the influenza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的報告,這個計劃是以156h3n2基因組來作分析的。 報告 “解釋了2003-2004季度的疫苗為甚麼對fujian/411/2002-like strain只有有限的有效性(efficacy)”,是因為一個流行病學意義上重要的重組(epidemiological significant reassortment)。 “通過一個重組的事件,一個微小的分枝提供了一個ha基因,這個基因是2002-2003季度之後主導的病毒株的一部分。其中兩個我們的樣本,即a/new york/269/2003(H3N2)和a/new york/32/2003(H3N2),顯示一個微小的分枝在2003-2004季度繼續傳播,但大部分的病毒分離則是重組的”。

根據cdc的講法:

在2003-2004流感季度,influenza a(H1)、A(H3n2)和influenza B在全世界範圍內同時傳播,其中influenza a (h3n2)為主導。數個亞洲國家報告在家禽中有禽流感病毒 a(h5n1)的大規模爆發。在越南和泰國,這些爆發和數個人類嚴重的病症和死亡有關。在美國,2003-2004流感季度比往年提早出現,在十一月份到達高峰,從致命性的角度來講,這段流感算是中等程度,主要和influenza a (h3n2)病毒有關。

在2003年9月28日至2004年5月22日之間,who和nrevss在美國的聯合實驗室測試了130,577個呼吸道樣本的流感病毒,24,649 (18.9%)為陽性,其中24,393 (99.0%)為甲型流感病毒,249(1.0%)為乙型流感病毒。在甲型流感病毒當中,7,191 (25.9%)再被分出亞型,7,189 (99.9%)為甲型流感a(h3n2),2 (0.1%)為甲型流感 (h1)病毒。到了2003年10月25日為末的那個星期(即第43週),樣本呈流感病毒陽性的比例首次超過10%;在11月29日為末那個星期(即第48週)達到最高峰的35.2%;然後在以2004年1月17為末的那個星期(即第2週)回落至低於10%。過去四個流感季度從12月至2月底高峰期樣本呈流感病毒陽性的比例在23%和31%之間。

2004年6月5日,cdc將1,024個從2003年10月1日起在美國採集得的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質分析出來;結果發現: 949個甲型(h3n2)流感病毒,3個甲型(h1)流感病毒、1個甲型(h7n1)流感病毒及71個乙型流感病毒。在949個甲型(h3n2)流感病毒分離中,106 (11.2%)和疫苗病毒株a/panama/2007/99(H3N2)抗原上相似;843(88.8%)和漂移變種(drift variant){a fujian/411/2002(h3n2)相似。3個甲型(h1)病毒分離被進一步分型,發現2個為h1n1病毒,1 個為h1n2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1)的ha蛋白在抗原上與疫苗病毒株a/new caledonia/20/99的相似。71個被分型的乙型流感病毒分離當中,66個(93%)屬於B/yamagata/16/88系,抗原上與b/sichuan/379/99相似;5個(7%)屬於B/victoria/2/87系,抗原上與疫苗病毒株B/hong kong/330/2001相對應。

h9n2

2003年12月,其中一個確診禽類甲型流感(h9n2)病毒感染個案被報告出來。這是一名在香港的五歲男童。這位男童在11底有發燒、咳嗽及鼻塞,住院兩天,及後完全康復。這位男童身上的h9h2感染來源並不清楚。

h5n1

在2004的1月至3月,在越南和泰國總共有34宗確診的人類禽類甲型流感(h5n1)

病毒感染個案。這些個案與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有關,他們均需要住院治療,死亡比率(case-fatality proportion)為68%(越南:22宗個案,15名死亡; 泰國:12宗個案, 8名死亡)。感染個案明顯集中在兒童和年青成年人身上(即5-24歲之間的人士)。這些個案與家禽間大規模爆發高致病性h5n1流感有關。

h7h3

在2004年3月間,加拿大的衛生當局報告兩宗家禽從業人員確診的禽類甲型流感(h7n3)感染,他們是在英屬哥倫比亞fraser河谷農場家禽中爆發的高度致病性h7n3時從事滅殺家禽有關。其中一名病人有單側的眼結膜炎和鼻水;另一名則有單側的眼結膜炎和頭痛。他們都不需要住院而痊癒了。

h7h2

在2003-2004流感季節中,一個來自紐約的成年男子被發現染上禽流甲型流感(h7n2)病毒流染。2003年11月,他因為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狀被送進醫院。院方在他的呼吸道樣本裡分離出甲型(h7n2)流感病毒,後來他的急性症狀緩解了。這名人士的感染來源不明。

2004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004年南北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一個A/fujian/411/2002(h3n2)-like virus (a/kumamoto/102/2002hdr a/wyoming/3/2003是以雞蛋培養的A/fujian/411/2002(h3n2)-like virus) - 一個b/hong knog/330/2001-like virus (B/shandong/7/97, B/hong kong/330/2001和b/hong kong/1434/2002也在同時使用, b/brisbane/32/2002亦隨時可用)

2004-2005年北半球冬季

根據cdc:

基於近來分離出來的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流行病學數據、注射後人體的血清分析,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s vaccines and related biological products advisory committeee(VRBPAC)建議2004-2005為美國本土製造的三價流感疫苗包含a/new caledonia/20-99-like viRuS, a/fujian/411/2002-like (h3n2), 和B/shanghai/361/2002-like virus。因為a/wyoming/3/2003和b/jiangsu/10/2003的培養性質(growth properties)和上述病毒相等,美國疫苗製造廠用這些抗原性相等的病毒株分別作為疫苗的h3n2和乙型病毒成分。這個a/new caledoni/20/99 病毒將會被保留作疫苗的h1n1成分。

2005年南北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005年南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一個a/wisconsin/67/2005(H3N2)-like viRus(當時使用A/wisconsin/67/2005和a/hiroshima/52/2005) - 一個b/malaysia/2506/2004-like viRus

2005-2006北半球冬季

2005-2006季度流感疫苗所用的成份是: - 一個a/new caledonia/20/1999-like (H1N1) - 一個a/california/7/2004-like (H3n2) (或和A/new york/55/2004抗原性相等的病毒株) - 一個b/jiangsu/10/2003-like viruses

在美國人當中,流感和肺炎引起的死亡總和比一個典型的流感季節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引起的死亡低84%。得了甲型流感的人,80%的病毒和疫苗中的甲型病毒株相同或相似。70%乙型流感陽性的人有乙型維多利亞型;這個病毒的版本在疫苗並沒有。

“在2005-06季度裡,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整體上佔主導,但在這個季節的稍後時間,乙型流感病毒比甲型流感病毒更多地被分離出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整個季度裡的傳播只處於低水平。全國範圍十月份到一月上旬,流感的活動度(activity)都是低度的,但在二月份上升,三月份達到高峰期。高峰期的流感活動度也不太強烈,但活動度在這個季度裡處於高水平維持的時間比先前三個季度較長。活動度維持較長時間的部分原因是區域之間高峰活動度(peak activity)出現的時間差異性,和這個季度稍後時間乙型流感活動度強度的差異。”

2006年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2006年南半球流感季節的流感疫苗病毒成份為:

- 一個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一個A/california/7/2004(H3N2)-like virus (當時用的是a/new york/55/2004) - 一個b/malaysia/2506/2004-like virus

2006-2007年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6年2月15日,和美國食品及葯物管理局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fda的疫苗及相關生物產品諮詢委員會(vaccines and related biological products advisory committee) [VRBPAC]於2006年2月16日建議2006-2007年流感季節的流感疫苗病毒成份為:

- 一個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一個a/wisconsin/67/2005(h3n2)-like virus (a/wisconsin/67/2005和a/hiroshima/52/2005病毒株) - 一個來自b/malaysia/2506/2004和b/ohio/1/2005病毒株[b/victoria/2/87病毒系]b/malaysia/2506/2004-like virus

2007年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6年9月20日建議南半球流感疫苗的病毒成分是: - 一個a/new caledonia/20/99(h1n1)-like virus - 一個a/wisconsin/67/2005(h3n2)-like virus (a/wisconsin/67/2005和a/hiroshima/52/2005是當時使用的) - 一個b/malaysia/2506/2004-like virus


2007-2008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7年2月14日推薦2007-2008年北半球冬季的流感疫苗病毒成分為:

- 一個a/solomon islands/3/2006(h1N1)like viRus - 一個a/wisconsin/67/2005(H3n2)-like virus (當時使用A/wisconsin/67/2005(h3n2)和a/hiroshima/52/2005) - 一個B/malaysia/2506/2004-like virus

在美國,cdc在2008年2月的報告指出h1n1的成分和當時流行的病毒有很好的吻合(96%)。但是87%的h3n2是a/bribane/10/2007-like viRus;這種病毒是疫苗病毒株a/wisconsin新近出現的抗原變異。93%的乙型流感病毒是一個b/yamagata系裡的,這個系和疫苗病毒株裡的B/victoria系有相當的不同。三個病毒成分中只有一個有良好的吻合。A/visconsin對已基因漂移的A/brisbane病毒株有中等的保護,這些被測試出來的病毒有4.5%對特敏福(tamiflu)有抗藥性;比起往年,這個抗藥性有明顯的增加。

這個疫苗被認為只有40%的有效性,往年則有85-90%的有效性。

2008年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7年9月17-19日推薦08年南半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solomon islands/3/2006(H1N1)-like virus - 一個a/brisbane/10/2007(h3n2)-like virus - 一個b/florida/4/2006-like virus

2008-2009年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8年2月14日推薦2008-2009年北半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brisbane/59/2007(h1n1)-like virus - 一個a/brisbane/10/2007(H3n2)-like virus - 一個B/florida/4/2006-like virus (當時使用B/florida/4/2006和B/florida/4/2006-like virus)

2009年5月30日: “cdc將1,567個在美國實驗室從2008年10月1日以來發現的人類季節性流感病毒進行抗原辨識,發現947個甲型流感a(h1)、162個甲型流感(h3)、458個乙型流感及84個全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有947個甲型(h1)流感病毒與2008-2009年流感疫苗的甲型流感成分之一a/brisbane/59/2007有關連。全部162個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同一疫苗的甲型(h3n2)成分(a/brisbane/59/2007)有關連;所有84個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世衛挑選出來的有可能作為全新甲型流感疫苗的h1n1參考病毒(reference virus) A/california/07/2009(H1N1)有關。目前正在傳播的乙型流感可分為兩個分野十分清楚的病毒系,以b/yamagata/16/88和b/victoria/02/87病毒為代表。61個被測試的乙型流感病毒屬於B/yamagata病毒系,而且和B/florida/04/2006疫苗病毒株有關。剩下的397個病毒屬於B/victoria病毒系,但和疫苗病毒株沒有關連。”

2009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8年9月17-19日推薦09年南半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brisbane/59/2007(H1N1)-like virus - 一個a/brisbane/10/2007(h3n2)-like virus - 一個B/florida/4/2006-like virus

2009-2010北半球冬季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2月12日推薦2009-2010年北半球冬季的流感疫苗成分為: - 一個A/brisbane/59/2007(h1n1)-like virus - 一個a/brisbane/10/2007(h3n2)-like virus - 一個b/brisbane/60/2008-like virus

因為疫苗裡所使用的a/brisbane/59/2007(h1n1)-like virus和全新甲型流感h1n1病毒無關(和原文不同),所以可能不能夠對引起2009年豬型流感爆發的全新的非季節性甲型流感亞型h1n1產生免疫力。

2010南半球冬季

- 一個a/california/7/2009(h1n1)-like virus - 一個A/perth/16/2009(H3n2)-like virus - 一個b/brisbane/60/2008-like virus

非人類的流感疫苗

請亦參閱:influenza a virus and influenza#infection in other animals

“獸醫界所用的疫苗有四個目的: (1)保護動物以免牠們得病; (2) 保護動物以免牠們為致病性病毒感染; (3) 避免動物排出病毒; (4) 通過為動物注射疫苗從而得到血清的多樣性 (se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DIVA [differentiating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 principle)。在流感疫苗這個界別裡,既沒有市場上推出的,也沒有實驗室測試的疫苗已經顯示可以達到所有這些目標。”

得了馬流感的馬可能會有數天發燒、干咳(hacking cough)、流鼻水、悶悶不樂及不願意吃和喝,但一般會在兩至三個星期內康復。 “疫苗計劃一般來講首次注射需要兩劑,兩劑之間分隔3-6週;然後每6-12個月打加強劑。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大部分的馬按照這樣的計劃的話,抗體可能無法維持一個具保護性的水平,在高危的情況下,建議注射(疫苗)的時間要頻密一些”。

在英國,馬匹被要求注射馬流感疫苗,而且必須要有疫苗紀錄卡。fei要求每六個月打一次疫苗。

禽類

為鳥類而設的禽流感疫苗的成本是便宜的。這些疫苗沒有像人類的疫苗那樣經過過濾和純化以消除細菌和其他病毒。它們通常含有整個病毒,而不單像大部分人類疫苗那樣的只包含有ha。人類所需要的純化標準遠遠比最初從雞蛋裡造出的非純化疫苗昂貴。獸醫界所用的疫苗如果昂貴的話是沒有市場的。人類和家禽疫苗另外一個分別是,家禽疫苗是用礦物油來作加強劑的,這個加強劑可以誘發很強的免疫反應,不過也會引起炎症反應和膿腫。 “醫生說,為雞隻注射疫苗的人員如果不小心扎到自己手指,會出現又痛和腫,甚或失去手指。疫苗的有效性也可能有限。雞隻疫苗通常只和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大致相似 – 有的含有數年前在墨西哥分離出到的h5n2病毒株。 ‘對雞隻來講,如果用一種只有85%有關連的疫苗,己經可以得到保護了’。cardona醫生說, ‘對人類來講,那怕只是出現了一個突變點(point mutation),一個有99.99%有關連的疫苗都不能保護你了’。所以雞隻的疫苗較人類疫苗弱。 ‘雞體積比較小,你只需要保護牠們六個星期,因為牠們只要生存到你吃掉牠們的時候就足夠了。’身為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疫苗專家dr. john j.treanor如是說。人類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含有大約45毫克的抗原,一個實驗性的a(h5n1)疫苗則含有180毫克,雞隻的疫苗可能含有少於1毫克抗原。 擔任農業部門的東南家禽研究實驗室(southeast poultry research laboratory)的總監dr david e. swayne警告說,‘如果從家禽的數據推論出人類的數據,你必須十分小心。鳥類和恐龍的關係更密切。’”

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的nicholas savill為首的研究人員利用數學模型模擬出h5n1的傳播,得出這樣的結讑: “如果要預防這個病毒靜悄悄地傳播,至少要有百分之九十五的鳥隻需要被(抗體)保護。在現實中,在一羣鳥裡很難得獲得多於百分之九十的保護,疫苗所能達的保護通常還遠遠低於這個水平。”聯合國的食物和農業組織(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發表過一份有關預防和控制家禽中禽流感的建議,當中包括有疫苗的使用。

在北美和歐洲,猪的流感病毒(soiv)疫苗只能嚴格地用在猪隻身上。大部分的猪流感疫苗製造商都在疫苗加進了h1n1和h3n2 soiv病毒株。

猪流感問題在近數十年越來越嚴重。病毒的演變導致對傳統疫苗的反應參差不齊。當病毒株吻合度高的時候,交叉保護性足夠高,標準的商業用猪流感疫苗則有足夠的有效性去控制這個問題。利用針對性的病毒分離製造出來的特定(custom)[自體產生的(autogenous)]疫苗則會在嚴重的(複雜的)情況下使用。soiv疫苗製造商novartis勾畫了一幅圖像: “一種來自於猪的流感病毒(soiv)稱為h3n2,首次於1998年在美國被辨識出來,猪肉商們損失慘重。母猪間爆發流產潮,母猪們兩三天都不吃不喝,發燒發到106f。幼猪(naïve herd)的死亡率高達15%。”

2004年,甲型流感的亞型h3n8被發現是引起狗隻流感的元兇。因為狗隻們以前都沒有接觸過這個病毒,狗隻們都對這個病毒沒有自然的免疫力。不過,現在已經有疫苗了。

電腦輔助的疫苗設計

有一個新的參數可以定義兩種h3n2流感病毒株之間抗原距離(ANTIGENIC DISTANCE)的數值。這個參數原本是被用來量度傳播中的h3n2病毒株和與其最接近的流感疫苗成分之間的抗原距離。在1971年到2004年之間,這個抗原距離的量度和年度疫苗中的h3n2流感病毒在人體的有效性(efficacy)之間的關連度比以往的抗原距離(例如種系發展基因排序分析或ferret antisera inhibition assays)量度為好。目前這個抗原距離的量度可被用於指導年度流感疫苗的設計。抗原距離量度和多病毒株禽流感病毒傳播模式(multiple-strain avian influenza transmission model)結合起來,可以用以研究同時感染數個禽流感病毒株對人體的威脅。人群的風險(population at risk[par])可以被用以量化一個流感大流行的風險,以及計算一個多價疫苗能否增加對人體的保護。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lpro2對話貢獻)於 2010年9月20日 (一) 23:04 (UTC+8)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