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禅寺

坐标22°15′20″N 113°54′28″E / 22.25552°N 113.90787°E / 22.25552; 113.9078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宝莲禅寺
宝莲寺
宝莲禅寺 (2011年)
基本信息
位置 香港新界大屿山昂坪
宗教汉传佛教
本尊释迦牟尼佛
宗派禅宗
山号弥勒山
开基顿修大悦悦明
建筑详情
建筑风格重檐歇山顶
开山时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地图
地图
宝莲禅寺
汉语宝莲禅寺
繁体字 寶蓮禪寺
简化字 宝莲禅寺
宝莲禅寺牌楼及回归宝鼎,2000年代扩建前车辆可驶至牌楼前方
回归宝鼎有向天坛大佛供奉之意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从左至右)。
大雄宝殿内的

宝莲禅寺(英语:Po Lin Monastery),或称宝莲寺,为香港一座佛教寺庙,亦为香港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新界大屿山昂坪,介乎弥勒山凤凰山之间。寺庙前身为大茅蓬,由中国江苏镇江金山寺顿修大悦悦明三位禅师建于1906年(即光绪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纪修和尚正式命名为宝莲禅寺。

而刻有“永破无明是最安乐”的宝莲寺第二代住持筏可法师的荣寿纪念碗子被香港本地历史学者邓家宙所收藏[1]

建筑特色[编辑]

  • 天坛大佛属全球最大的青铜坐佛,位于寺旁,巍峨坐于木鱼峰上,由宝莲禅寺于1970年筹建。佛像约重250公吨,高34米,坐于三层祭坛上,以青铜铸造,佛面涂金4斤余。天坛大佛底座为三层展览馆,内附多类文物。包括康熙手抄般若波罗蜜心经及其他信众墨宝、绘画。正面有四百余斤地藏菩萨,与其剩料铸成的铜钟一口。二楼阁中藏书画经文。三楼为信众长生禄位及佛陀舍利
  • 寺内出入口处前建有一个“地坛”,正对着天坛大佛之下,以符合中国古代天南地北之说,具有回音壁之功能。
  • 天坛大佛之下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摆放了“回归宝鼎”,有向天坛大佛供奉之意,“回归宝鼎”就是为了纪念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特别铸造。身有香港区徽洋紫荆浮雕,上有云彩,下有海涛,寓意香港回归后如春回大地,欣欣向荣,故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题写“香岛春暖”四个大字。宝鼎初次运抵香港时,曾意外撞断一足,经修复后重新运返香港。
  • 寺内建有多个具中国传统特色之建筑,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的大雄宝殿(建于1980年代初)、地坛旁边的白色牌坊和木鱼峰山腰的法华塔。

图片[编辑]

历代住持[编辑]

第一代住持(1924-1930) 纪修和尚
第二代住持(1930-1952、1953-1972) 筏可和尚
第三代住持(1952-1953) 增秀和尚
第四代住持(1972-1983) 慧命和尚
第五代住持(1983-1990) 圣一和尚
第六代住持(1990-2005) 初慧和尚
第七代住持(2005-2015) 智慧和尚
第八代住持(2015年11月15日-现在) 净因和尚

开放时间[编辑]

  • 大佛:09:30至18:00
  • 宝莲禅寺:09:00至18:00
  • 斋厨美食:11:30至17:00(售票时间为11:30至16:30)

公共交通[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