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栗社,又称苗栗诗社,成立于台湾日治时期昭和二年(1927年),是苗栗县内社员最多、影响力最明显的诗社。[1]

栗社的前身为新苗义军。公元1895年后,日人武力控制台湾,推行殖民政策移殖日本文化,对台湾文化迫害禁绝。地方有识之士,忧虑传统文化消失,以此积极振兴汉文学习风气[2]。栗社前身为天香吟社,为扩大组织规模,网罗苗栗、竹南、大湖等地文友106人成立“栗社”。栗社与中北部诗社皆有交流,参与各种诗文活动。作品收录于《栗社诗集》。会员大都为乙未战争的“遗孤”。历任社长:彭昶兴、黄运宝、邱云兴、黄运和、赵德昭、谢铎庵等。专任词宗:李祥甫

吴浊流于公元1927年加入栗社,撰写古典诗歌。他发现“旧读书人”另有社会观和气节,将愤慨心情表现在诗词上。吴浊流透过前辈(即彭昶兴、李祥甫等人)学习不少爱国诗词。隔年,吴浊流被选入前茅,并发表许多作品。[3]栗社的延续组织,在二战后却因争执地方自治选举权利,分裂为地方派系的刘派、黄派两大派互相竞斗。(参见台湾地方派系)。

诗词选[编辑]

岁暮感怀三首(七绝)作者:李祥甫

如矢光阴年复年,浑忘岁月独神仙,关怀义侠陪寒素,应计前程猛着鞭。
剥复以远地泽临,可从鼎革识天心,计逢嘉会三阳泰,比类唐虞再见今。
漫将老大便轻题,贵有子牙百里奚,晦似穷冬龙蛰伏,时来功业问谁齐。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