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蒂普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内斯特·蒂普森
原文名Ernest Tipson
性别
出生1883年
英国恩菲尔德区
逝世1958年(74—75岁)
英国康瓦耳
国籍 英国
语言英文、粤语、厦门话、马来语
职业传教士

欧内斯特·蒂普森(英语:Ernest Tipson;1883年—1958年)是一名英国普利茅斯弟兄会传教士,也是一名语言学家,曾编撰粤语闽南语厦门方言的辞典。曾在马来西亚广东等地宣教。

1928年移居新加坡,担任马来西亚圣经公会英语Bible Society of Singapore, Malaysia and Brunei的代表(今新加坡圣经公会)[1]。1929年开始主持马来语圣经的翻译工作,以供日后给马来西亚传教[2],最后翻译工作只完成了《新约》部分的翻译,并于1938年出版[3]新加坡日占时期囚禁于樟宜监狱,期间协助伦纳德·威尔逊英语Leonard Wilson(当时新加坡圣公会主教英语Bishop of Singapore)向囚犯传道,时称“樟宜大学”,为日后设立三一神学院英语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 Singapore埋下种子[4]

主要作品[编辑]

  • 《粤音字音对照手册》(英语:A Cantonese Syllabary-Index to Soothill’s Pocket Dictionary, incorporating all Cantonese colloquial characters and their meanings.
  • Pocket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English-Chinese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Society and Personal. Malaya Tribune (Singapore). 16 May 1928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2. ^ Bible Society Minutes (报告).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1923-1929. 
  3. ^ Soesilo, Daud. Mengenal Alkitab Anda [Know Your Bible]. Jakarta, Indonesia: Lembaga Alkitab Indonesia. 2001. ISBN 978-979-463-372-4 (印度尼西亚语). 
  4. ^ 1928 – Ernest Tipson: BFBS Representative in Pre & Post War Singapore. Bible Society of Singapore.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