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组成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炮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制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服用方式 温服七合,日三服
上方使用汉度量衡

真武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名玄武汤[注 1]


主治[编辑]

附加症状 组成
(原症状) 白术二两 茯苓三两 生姜三两 芍药三两 炮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 五味子半升 细辛一两
小便不利 茯苓一两
下利 芍药三两 干姜二两
生姜半斤 炮附子一枚
”表示增加药量,“药量”表示去除药量,“”表示固定药量

附注[编辑]

  1. ^ 宋真宗时,为避讳,改玄武为真武,浅田惟常《伤寒论识》:“《宋史》云:‘真,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天下避圣祖讳玄为元。寻以玄、元声相近,改玄为真,玄武为真武。’《宛委余篇》云:‘玄武,避宋宣祖讳,故名真武。’然则今名系宋臣所改,亦犹唐人避太祖讳白虎汤作白兽汤,非其旧矣。”,详见“赵玄朗”。

外部链接[编辑]

  • 真武汤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参考文献[编辑]

编辑 袪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 藿香正气散
清热袪湿 茵陈蒿汤 | 三仁汤 | 甘露消毒丹 | 连朴饮 | 蚕矢汤 | 八正散 | 二妙散
利水渗湿 五苓散 | 猪苓汤 | 防己黄耆汤 | 五皮饮
温化水湿 苓桂术甘汤 | 真武汤 | 萆薢分清饮 | 实脾饮
袪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 独活寄生汤 | 三痹汤 | 蠲痹汤 | 鸡鸣散


分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