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帕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喬·帕斯(Joe Pass)
喬·帕斯 攝於1975年
音樂家
出生Joseph Anthony Jacobi Passalaqua
(1929-01-13)1929年1月13日
美國新布朗斯維克
逝世1994年5月23日(1994歲—05—23)(65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職業吉他手作曲家
音樂類型爵士樂咆勃爵士樂
演奏樂器吉他
出道地點美國約翰斯敦 (賓夕法尼亞州)
活躍年代1943–1994
唱片公司Concord唱片公司英語Concord RecordsPablo唱片公司英語Pablo RecordsPacific Jazz唱片公司英語Pacific Jazz Records
相關團體艾拉·費茲潔拉奧斯卡·彼得森,扎克·夏略特(Zack Charette),尼爾斯-亨寧·厄斯泰德·彼得森英語Niels-Henning Ørsted Pedersen
著名樂器
Gibson ES-175D英語Gibson ES-175
Ibanez JP20 Signiture
D'Aquisto Custom Model英語D'Aquisto
Fender Jaguar英語Fender Jaguar
Fender Jazzmaster英語Fender Jazzmaster

喬·帕斯(英語:Joe Pass)(原名Joseph Anthony Jacobi Passalaqua,1929年1月13日—1994年5月23日)是一名意大利西西里裔美國爵士樂吉他大師。他被普遍地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爵士樂吉他手之一[1][2]。他複雜的和弦旋律風格、對和弦轉位和弦進行過人的理解、流動低音(walking bass)的大量使用、以及在即興演奏中對位法的使用,開創了爵士樂吉他的新可能性,並且對後來的吉他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喬·帕斯主要使用吉他進行獨奏。除此之外,他亦因與歌手艾拉·費茲潔拉和鋼琴家奧斯卡·彼得森的長期合作而留芳於世。

早年生活[編輯]

喬·帕斯生於新澤西州新布朗斯維克[3]。他的父親馬利亞諾·帕薩拉夸生於意大利西西里島,是一名煉鋼廠工人。喬·帕斯在賓夕法尼亞洲的約翰斯敦長大,並且在他9歲生日的時候得到了他的第一把Harmony牌吉他,這把吉他僅值17美元。他的父親很早就意識到喬·帕斯在此方面頗有天賦(原文作:a little something happening),所以他一直鼓勵喬·帕斯通過聆聽來學習音樂,演奏一些並不是為吉他而作的樂曲,還讓他練習音階並且告訴他不要在音符間「留下空隙」——也就是說,補上旋律中的音符之間沒有聲音的部分。

在喬·帕斯14歲的時候,他開始參加演出,與托尼·帕斯托英語Tony Pastor (bandleader)查理·巴內特英語Charlie Barnet組成的樂隊一同演出。在這期間他的吉他技巧日益精湛,並且他也學到了與音樂產業相關的事情。後來他與一些小規模的爵士樂隊一同進行巡迴演出,並且也從賓夕法尼亞州遷到了紐約。幾年之後,他染上了海洛因的毒癮,並且在監獄裡度過了195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後來,喬·帕斯在希納能戒毒所(英語:Synanon)完成了一個為期兩年半的項目,成功戒掉了毒癮。然而在這個期間,他也「沒怎麼彈過吉他」[4]。1962年,他錄製了一張名為《Sound of Synanon》的專輯。也是大約在這段時間,喬·帕斯收到了一份厚禮——一把Gibson ES-175英語Gibson ES-175吉他。後來的好幾年內,他用這把吉他錄音並且進行巡迴演出,而這把吉他也成了他的標誌。

後續職業生涯[編輯]

艾拉·費茲潔拉與喬·帕斯 攝於1974年

喬·帕斯在1960年代以Pacific Jazz英語Pacific Jazz Records的廠牌錄製了一系列專輯,包括早期的經典《Catch Me》《12-String Guitar》《For Django》以及《Simplicity》。1963年時,喬·帕斯獲得了Downbeat雜誌英語Downbeat (magazine)評選的「新晉之星」獎。喬·帕斯亦與格拉德·威爾森英語Gerald Wilson巴德·杉克英語Bud Shank萊斯·麥克坎英語Les McCann一同參與了Pacific Jazz唱片公司的錄音。喬·帕斯在1965年與喬治·舍齡一同進行了巡迴演出。在1960年代,他錄製電視節目和進行錄音工作的地方主要是在洛杉磯

他曾經給路易斯·貝爾森英語Louis Bellson弗蘭克·西納特拉莎拉·沃恩喬·威廉姆斯黛拉·芮斯英語黛拉·芮斯強尼·馬蒂斯英語Johnny Mathis等人伴奏。並且參與了許多電視脫口秀,包括《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英語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The Merv Griffin Show英語The Merv Griffin Show》《The Steve Allen Show英語The Steve Allen Show》等。在1970年代初期,喬·帕斯與吉他手赫柏·艾利斯英語Herb Ellis曾於洛杉磯的Donte's爵士俱樂部同台出演。這次合作促成了喬·帕斯與赫柏·艾利斯二人一同進行Concord廠牌第一張專輯的錄製,專輯名稱為《Jazz/Concord》(#CJS-1)。一同參與錄製的樂手有,貝斯手雷·布朗與鼓手賈克·漢納英語Jake Hanna。在1970年代早期,喬·帕斯亦參與了一系列音樂書籍的編撰工作,他的《Joe Pass Guitar Style》(與比爾·思拉舍共同編寫)一書被認為是爵士學生學習即興演奏的教科書中的典範。

諾曼·格蘭茨英語Norman Granz,《Jazz at the Philharmonic》的製作人,兼Verve唱片公司的創始人,在1970年簽下喬·帕斯作為他新創立的Pablo唱片公司的藝人。1974年,喬·帕斯在Pablo的廠牌下發行了他里程碑式的專輯《Virtuoso英語Virtuoso (Joe Pass album)》。同年,他與奧斯卡·皮特森英語Oscar Peterson尼爾斯-亨寧·厄斯泰德·彼得森英語Niels-Henning Ørsted Pedersen一同錄製了《The Trio》專輯。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間,他們三人經常在不同的場合一同出演。在1975年的格萊美獎評選中,《The Trio》專輯獲得了「由團體演奏的最佳爵士樂器樂曲專輯」。在Pablo唱片公司簽約期間,作為Pablo唱片公司的中堅力量,喬·帕斯亦與本尼·卡特英語Benny Carter密爾特·傑克森英語Milt Jackson赫柏·艾利斯英語赫柏·艾利斯祖特·西姆斯英語祖特·西姆斯艾靈頓公爵迪齊·吉萊斯皮艾拉·費茲潔拉等人一同錄製專輯。

喬·帕斯與艾拉·費茲潔拉在Pablo唱片公司錄製了六張專輯,直到費茲潔拉職業生涯的結束。他們共同錄製的專輯有《Take Love Easy》(1973)、《Fitzgerald and Pass... Again》(1976)、《Hamburg Duets - 1976》(1976)、《Sophisticated Lady》(1975,1983)、《Speak Love》(1983)與《Easy Living》(1986)。

談到發布於1997年的《Nuages: Live at Yoshi's, Volume 2》這張專輯,吉姆·費古森英語吉姆·费古森寫道:

(這張專輯)作為1993年《Joe Pass & Co. Live at Yoshi's》專輯的後續,它的發布帶有憂傷的色彩,貝斯手蒙蒂·巴德溫(英語:Monty Budwig)與喬·帕斯都已因病辭世。然而他們所有的人,包括鼓手科林·百利(英語:Coline Bailey)與次吉他手約翰·畢薩諾(英語:John Pisano),都像平常一樣用他們精湛的技術演繹着音樂……這張專輯不是次水準之作,尤其是因為它發布於樂手辭世之後。整張專輯裡處處充滿了能量,他記錄了一位樂手職業生涯最後階段的演出。而這位樂手,或許可以稱得上是韋斯·蒙哥馬利英語Wes Montgomery之後最偉大的主流爵士吉他手。[5]

遺產[編輯]

喬·帕斯在音樂會中演奏它著名的Gibson ES-175吉他 攝於1974年

喬·帕斯不僅與其他樂手一起演奏,他也被爵士樂社群認為是富有影響力的獨奏吉他手。《紐約雜誌》曾提到他說:「喬·帕斯看起來就像是誰家的大叔,彈起吉他來就好像不關誰的事情一樣。他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爵士樂吉他手)』,並且因為技藝精湛時常被人跟帕格尼尼相比較。他的琴聲中確實有一種純粹之感,讓他很輕易地就從其他的一流爵士樂吉他手中脫穎而出。」[2]他的獨奏風格兼有多方面的元素,包括:高超的單音技巧、複雜的合聲感覺、在即興中採用對位法、低音提琴的手法與和弦、流暢的轉調以及浪漫主義樂曲中自由的速度(義大利語rubato)。他經常在他創作的作品中加入一些他稱為是「色彩音」 的音符,按照他的觀點,通過這種方式樂曲會更加複雜,並且更加與眾不同(funkier)。他也經常在即興演奏中使用旋律上的對位法,將旋律和和弦在時間上錯置,或者在升調的和弦上演奏原來的旋律,並且在樂句的最後演奏升調的下行琶音。

喬·帕斯早年的風格受到了吉他手強戈·賴因哈特英語强戈·赖因哈特與薩克斯風手查利·帕克的影響,經常彈奏大段快速的連續單音構建出豐富的旋律感。他也有一個持續了一生的怪習慣,即把他的撥片掰成兩半,並且拿小的那半來演奏。當他的職業生涯從合奏漸漸轉為獨奏之後,他更喜歡完全不用撥片,僅用手指彈奏,因為他認為這能夠讓他更快速直接地表達他和聲上的想法。他一系列的獨奏專輯《Virtuoso》(第一編到第四編)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藝。

「他精心編織着他那快速變化的和弦,並且演奏得是如此的靈活,讓人難以相信人類的手指可以運動得這麼快。他嘴唇上方留着小鬍子、幾乎全禿、眉頭微皺,手指在吉他的指板上來回穿梭,就好像一個憂心忡忡的侍者應付着比座位數量還要多的賓客一樣。然而他演奏出的琴聲卻是無比自信之作,如果沒有在樂器上長時間地傾注心血的話是絕對做不到的……他每場演出的曲目中有一半是獨奏。一旦當他開始獨奏就仿佛進入了無人之境,沒有了節奏部分的限制,他可以隨心所欲地編排音樂。有時他通過利用快速的間奏打亂原曲的速度製造對比,有時他會從把曲子從迫切的情緒一下子切換到輕搖擺樂的感覺,有時他會在單音、和弦、旋律或者是低音部分來回切換——可能性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幸好有人將這一切都錄製到了他的新唱片裡面,唱片叫做《Virtuoso》(中文:音樂巨匠),這也確實是名副其實的。」
— 邁爾斯·金頓英語迈尔斯·金顿撰於泰晤士報1974年10月的文章中[6]

參考資料[編輯]

  1. ^ Holder, Mitch. The Jazz Guitar Stylings of Howard Roberts. Mel Bay Publications. 16 January 2006: 2 [22 November 2011]. ISBN 978-0-7866-7409-1. 
  2. ^ 2.0 2.1 New York Media, LLC. New York Magazine. New York Media, LLC. 17 September 1979: 62 [23 November 2011]. ISSN 0028-7369. 
  3. ^ Joe Pass, 65, a Jazz Guitarist Who Performed With the Stars - New York Times. Nytimes.com. 1994-05-24 [2011-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6). 
  4. ^ Joe Pass - Interview. [16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3日). 
  5. ^ JazzTimes review of Nuages: Live at Yoshi's, Volume 2 (Joe Pass Quart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Jim Ferguson英語Jim Ferguson (retrieved 3 October 2011)
  6. ^ Miles Kington. "Joe Pass." The Times (London, England) 18 October 1974: p.14. Retrieved 11 Octobe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