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後寮 (嘉義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後寮,原寫為後藔,是台灣嘉義縣鹿草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後寮村不含西南部、鹿東村東北部。[1][2]

歷史[編輯]

台灣日治初期,後寮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後藔莊」,隸屬於鹿仔草堡。該莊北與茄苳腳莊為鄰,東北與梅仔厝莊為鄰,東與下半天莊為鄰,南邊及西邊為鹿仔草莊,西北邊為頂港仔墘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莊隸屬於嘉義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莊編入「鹿仔草區」,隸屬於嘉義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鹿仔草區仍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並雅化為「後寮」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鹿草莊[3]

戰後鹿草莊改制為鹿草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10月,雲、嘉、南分治,鹿草鄉改隸屬嘉義縣

聚落[編輯]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後藔,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

交通[編輯]

廟宇[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嘉義縣鹿草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9月
  3.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