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大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樹脂大戟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科: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屬: 大戟屬 Euphorbia
種:
樹脂大戟 E. resinifera
二名法
Euphorbia resinifera
A.Berger英語Alwin Berger

樹脂大戟學名Euphorbia resinifera),也稱白角麒麟,是一種原產於摩洛哥大戟屬植物,它生長在阿特拉斯山脈的山坡上。這種植物的干乳汁曾用於古代醫學。其含有樹脂毒素,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辣椒素類似物,自1997年以來一直作為鎮痛劑進行測試。

生長[編輯]

樹脂大戟是一種灌木,可長到約61公分(24英寸)高,形成寬達2公尺(6英尺7英寸)的多莖墊狀叢。莖直立、多肉、表面像仙人掌、四角,角上有短而尖的一對6公釐(0.24英寸)刺,在莖上間隔約1公分(0.39英寸)。[1]

地域分佈[編輯]

樹脂大戟是一種原產於摩洛哥大戟屬植物,它生長在阿特拉斯山脈的山坡上。[1]它類似於其近親大正麒麟(Euphorbia echinus),後者出現在摩洛哥海岸和加那利群島上。[2]

化學成分[編輯]

樹脂大戟含有一種乳白色液體或乳汁,乾燥後被稱為大戟脂。其含有高濃度的樹脂毒素,這是辣椒素的類似物,是在辣椒中發現的主要香蘭素類化合物。它可以與初級感覺神經元上的一種香蘭素受體相互作用,介導疼痛(痛覺)和神經性炎症。疼痛感應的陽離子通道是TRPV1[3]樹脂毒素已被用作開發一類新型鎮痛劑的起點。在2018年3月發表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對局部乳汁針劑的脫敏進行了臨床試驗,以評估其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潛力,如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3]在手術切口前數分鐘將乳汁針劑皮下注射到大鼠的後爪,可減少手術後疼痛10天。[4]它已被測試用於治療晚期癌症的疼痛。[5]

1975年,樹脂毒素被分離出來。[3]在此之前,大戟脂至少從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時代的第一個書面記錄開始就在使用。[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Huxley, A. (編). New RHS Dictionary of Gardening. 1992. ISBN 978-0-333-47494-5. 
  2. ^ Euphorbia resinifera O. Berg GRIN-Global. [202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3. ^ 3.0 3.1 3.2 3.3 Appendino, Giovanni; Szallasi, Arpad. Euphorbium: Modern research on its active principle, resiniferatoxin, revives an ancient medicine. Life Sciences. 1997, 60 (10): 681–696. PMID 9064473. doi:10.1016/S0024-3205(96)00567-X. 
  4. ^ Raithel, Stephen J.; Sapio, Matthew R.; LaPaglia, Danielle M.; Iadarola, Michael J.; Mannes, Andrew J.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in Dorsal Spinal Cord Persist after Surgical Incision Despite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Peripheral Resiniferatoxin. Anesthesiology. 2018, 128 (3): 620–635 [2023-05-25]. PMID 29271803. S2CID 46767651. doi:10.1097/ALN.000000000000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5. ^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 Resiniferatoxin to Treat Severe Pain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Canc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cember 8, 2008,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