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吐谷渾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吐谷渾
區域青海華北
語系
旁蒙古語族
  • 吐谷渾語
語言代碼
ISO 639-3

吐谷渾語是古代吐谷渾人曾經使用的語言,屬蒙古語族,為古代蒙古語的一支,現在已經滅絕。這種語言在《宋書》中第一次得到證實[1]

分類[編輯]

古漢語文獻記載,吐谷渾與契丹有相同起源,其語言相近。

伯希和曾認為吐谷渾語屬於蒙古語族中的一支[2]

亞歷山德爾·沃文證明了已經滅絕的吐谷渾語屬於旁蒙古語族。 這意味着吐谷渾語與蒙古語有關,同源自原始蒙古語,但不是中古蒙古語直接的後裔[3]契丹語也是蒙古語的兄弟語言。

詞彙[編輯]

沃文用中古音重建了幾個漢字轉寫的吐谷渾語詞語。例如,第二人稱單數形式的*čʰo,與蒙古語的či相似。/o/和/i/的相似性在蒙古語和契丹語中也得到了證實,例如中古蒙古語西部方言的taqiya和契丹語的t[i].qo.a[3]。 Shimunek (2017)構擬的吐谷渾語詞彙如下:[4]

Vovin (2015)運用早期中古漢語音譯構擬了幾個吐谷渾語詞彙。

詞法[編輯]

吐谷渾語後綴:[4]

  • *-čin/*-čiñ [ན་] (古藏語 *ʧin)「有某物(領屬)」
  • *-yin/*-yiñ [寅] (北部早期中古漢語 **yir̃) 「屬格定語後綴」

參考資料[編輯]

  1. ^ Vovin, Alexander. 2015.Some notes on the Tuyuhun (吐谷渾) language: in the footsteps of Paul Pelli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Pelliot, Paul. 1921. "Note sur les Tou-yu-houen et les Sou-p'i."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20, No. 5 (Dec. 1920 - Dec. 1921), pp.323-331.
  3. ^ 3.0 3.1 3.2 Vovin, Alexander. 2015. Some notes on the Tuyuhun (吐谷渾) language: in the footsteps of Paul Pelli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Volume 7, Issue 2 (December 2015).
  4. ^ 4.0 4.1 Shimunek, Andrew. Languages of Ancient Southern Mongolia and North China: a Historical-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erbi or Xianbei Branch of the Serbi-Mongolic Language Family, with an Analysis of Northeastern Frontier Chinese and Old Tibetan Phonology.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7. ISBN 978-3-447-10855-3. OCLC 993110372.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