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利尼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5年時的塞拉利尼

塞拉利尼事件是圍繞法國分子生物學家塞拉利尼英語Gilles-Éric Séralini(Gilles-Eric Seralini)發表、撤回和重新發表一篇期刊文章的爭議。這篇文章於2012年9月首次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雜誌上,文中介紹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大鼠餵養研究,並報道了餵食轉基因玉米和除草劑草甘膦(RoundUp)的大鼠腫瘤發病率有所上升。科學家和監管機構隨後得出結論,認為該研究的設計存在缺陷,其發現也未經證實。一個主要批評是,這項研究的每一部分的大鼠都太少,無法獲得統計上有用的數據,尤其是因為所使用的Sprague Dawley大鼠正常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以很高的速度發展成腫瘤。[1]

圍繞這篇文章發表的宣傳也招致了批評,科學作家德克蘭·巴特勒(Declan Butler)稱其為「一場精心策劃的媒體攻勢」。[2]作為新聞禁令的一部分,塞拉利尼要求記者們簽署一份不同尋常的保密協議,以換取提前接觸這篇文章的機會,禁止他們在發表文章的新聞發佈會之前與其他科學家進行交流。[n 1]在新聞發佈會上,Seralini強調了這項研究對癌症的潛在影響,媒體廣泛傳播了這篇關於腫瘤大鼠的文章的照片。[3]法國毒理學病理學學會指出,由於這類腫瘤常見於老年大鼠,因此文章中包含了這些來自實驗組大鼠的圖像,但沒有顯示對照組大鼠,這是一種誤導。[4]塞拉里尼還在新聞發佈會上發佈了一本書和一部關於這項研究的紀錄片。[5]

在科學家的廣泛批評下,2013年11月《食品和化學毒理學》在作者拒絕撤回後撤回了這篇論文。[6]總編說,這篇文章被撤回,因為它的數據不確定,結論不可靠。2014年6月,這篇文章的修訂版重新發表在《歐洲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雜誌上,原始數據被公之於眾。根據作家Nathanael Johnson的說法,並不是所有的原始數據都被公開了。[7] 雜誌沒有進行任何進一步的同行評議,審稿人只檢查了論文的科學內容沒有改變。[1]

背景[編輯]

塞拉利尼是卡昂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也是反對轉基因食品的基因工程研究和獨立信息委員會(CRIIGEN)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塞拉利尼在1999年與人共同創立了CRIIGEN,因為他認為轉基因食品安全研究不足。[8][9]

在2012年之前,塞拉利尼已經發表了其他經同行評議的論文,認為轉基因食品存在健康風險。2007年,他和另外兩人發表了一項由綠色和平組織資助的研究(Seralini, 2007)。[10][11]結論是孟山都公司開發的抗根蟲Bt玉米MON 863對大鼠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包括體重變化、女性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男性尿液成分改變、肝臟、腎臟、腎上腺、心臟和造血系統功能降低或器官損傷。[10]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得出結論,所有的血液化學和器官重量值都在正常範圍內,這篇論文使用了錯誤的統計方法。[12][13][14]法國生物分子生物學委員會(AFBV)也批評了這項研究的結論。[15]

2009年,塞拉利尼實驗室發表了另一項研究(Seralini 2009),重新分析了nk603(抗草甘膦)、MON 810和MON 863的毒性數據。[16]這些數據包括孟山都公司的科學家在MON 810上發表的三篇關於老鼠餵養的研究。[17][18][19]本研究認為這三種作物對大鼠的肝臟、腎臟和心臟造成損害。[16]EFSA的結論是,作者的主張沒有得到數據的支持,對Seralini 2007的許多統計批評適用於Seralini 2009,而且該研究沒有包含任何會改變EFSA結論的新信息。[20]法國高等生物技術委員會(High Council of biotechnologies science Committee,簡稱HCB)回顧了2009年的Seralini,得出結論說,它「沒有提出任何可接受的科學因素,可能將任何血液、肝臟或腎臟毒性歸因於這三種重新分析的轉基因生物。」HCB質疑作者的獨立性,並指出,2010年,「作者所屬的機構」展示了2008年奧地利一項反轉基因研究的材料,該研究的作者承認該研究的結果是錯誤的。[21]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標準協會得出結論,2009年塞拉利尼的結果完全是偶然的。[22]

2010年,塞拉利尼起訴法國植物生物技術協會(French Association of Plant Biotechnology)主席馬克·費羅斯(Marc Fellous)誹謗,此前費羅斯批評了塞拉利尼的研究,部分原因是該研究得到了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的資助。法官裁定有關資金的指控是誹謗。費羅斯被罰款€1000;塞拉利尼被給予一個象徵性的€1賠償。[23]

塞拉利尼實驗室2011年的一篇文章回顧了19項動物飼養研究以及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批准的動物飼養數據,認為轉基因食品有肝臟和腎臟的影響性和劑量依賴性,並主張更長、更複雜的毒理學測試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24]

2012年的研究[編輯]

研究背景[編輯]

2012年9月19日,《食品與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雜誌發表了一篇經同行評議的論文,題為《草甘膦除草劑和耐草甘膦轉基因玉米的長期毒性》。[25][5]卡昂大學塞拉利尼和7個同事進行了兩年的毒性研究,花費€320萬。它是由CRIIGEN資助並與其合作運營的。[2][26]

研究用了100隻雄性和100隻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成20組,每組10隻。10種飲食分別在雄性和雌性身上進行測試。這些食物包括:11%、22%和33%的轉基因玉米(NK603);噴灑過農達除草劑的NK603玉米,比例分別是11%、22%和33%;沒有經過轉基因的玉米,但同時含有不同濃度的草甘膦除草劑;對照組餵養33%的非轉基因玉米。其餘的食物都是實驗室老鼠的標準食物。[27]:3–4

論文摘要指出:「在雌性中,所有實驗組的死亡數是對照組的2-3倍,而且死亡速度更快。這一差異在3個雄性轉基因組中是可見的。所有結果均與激素和性別有關,病理特徵具有可比性。

發佈策略[編輯]

在這項研究發表的當天,塞拉里尼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他在會上「把癌症研究結果作為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加以宣傳」。在新聞發佈會上,他還宣佈了一本書和一部關於這項研究的電影的發行。【引文需要】選定的記者在簽署保密協議的條件下,可以提前接觸到這篇論文,這意味着他們在禁令期滿之前無法與其他科學家進行協商。相比之下,《自然》(Nature)等期刊發佈的禁運指南則允許記者與獨立專家核實自己的報道。[n 2][2][28][29][3]

塞拉里尼的做法受到廣泛批評。《自然》雜誌的一篇社論稱之為「公關攻勢」。雜誌稱,保密協議的結果是,第一輪報道中沒有出現批評性評論,而這些報道最有可能被人記住。[n 3]新聞發佈會和出版時間是在加州37號提案投票前幾周,該提案呼籲給轉基因食品貼上標籤。這項研究被該提議的支持者引用。[30]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倫理委員會寫道,塞拉里尼的公關方法「不適合高質量、客觀的科學辯論」。[2]科學記者卡爾齊默批評了參與的科學記者。[31]《宇宙》雜誌的伊利沙伯·芬克爾說,保密條款使得塞拉里尼的故事在得到第二種意見之前「無拘無束」。[32]

反應[編輯]

科學評價[編輯]

這項研究受到了不同監管部門和科學家的批評。除了少數例外,科學界駁回了這項研究,並呼籲在科學期刊上建立更嚴格的同行評議制度。[33]

許多人說,考慮到這項研究的統計力量,塞拉里尼的結論不可能被證明是合理的。Sprague Dawley實驗鼠的壽命約為兩年,在它們的生命周期中,患癌症的風險很高(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超過80%的雄性和超過70%的雌性在正常情況下患上了癌症)。[34][35][36]Seralini實驗覆蓋了這些大鼠的正常壽命。實驗持續的時間越長,自然得癌症的老鼠就越多,這使得從假設信號中分離統計「噪音」變得更加困難。為了使研究達到這種分離(統計能力),每個對照組和實驗組必須包括足夠多的受試者。[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指南推薦20隻大鼠進行化學毒性研究,50隻大鼠進行致癌性研究。[37]:5–6此外,如果大鼠在104周時存活率低於50%(Sprague Dawley大鼠的存活率可能低於50%),則建議大鼠數量為65隻。[2][35][36]塞拉里尼的研究每組只有10個。[2]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湯姆·桑德斯(Tom Sanders)指出,有關發放食品數量和增長率的數據缺乏。進一步指出,當食物攝入不受限制時,老鼠易患乳腺腫瘤。桑德斯說:「統計方法是非常規的……」這兩位作者似乎是在進行一次統計學意義上的釣魚之旅。[38]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援引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營養、食品研究和公共衛生系波萊特·戈達德(Paulette Goddard)教授、食品安全倡導者瑪麗昂·奈斯特(Marion Nestle)的話稱:「(我)現在還沒弄明白……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情況複雜得出奇,也不清楚:對照組吃了什麼,腫瘤的相對發病率,為什麼沒有劑量關係,機制可能是什麼。我想不出轉基因玉米應該這樣做的生物學原因……所以即使我強烈支持貼標籤,我還是對這項研究持懷疑態度。[39]同樣,丹·查爾斯(Dan Charles)在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撰文指出,在這項研究中,食用33%轉基因食品的老鼠比食用11%轉基因食品的老鼠患腫瘤的幾率要小,這表明它們沒有劑量反應。[40]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教授莫洛尼(Maurice Moloney)公開質疑,為什麼這篇論文中包含了那麼多患有可怕腫瘤的老鼠的照片,卻沒有對照組老鼠的照片。[41]

許多國家食品安全和監管機構譴責了這份報告。德國聯邦風險評估協會副主席Reiner Wittkowski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研究顯示了研究設計和收集數據的呈現方面的缺陷。這意味着作者得出的結論不受現有數據的支持。[42]加拿大三家監管機構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了研究設計、實施和報告方面的重大缺陷」。[43]法國HCB和國家食品安全署、Vlaams研究所、丹麥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巴西國家生物安全技術委員會和EFSA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44][45][46][47][48][37][49]歐洲食品安全署總結說:

Seralini等人報告的研究發現設計、分析和報告不足……Seralini等人所描述的研究不允許對他們發表的結果和結論給予權重。根據設計、分析和報道的結果,不能得出治療組間腫瘤發生率的差異。EFSA考慮到會員國的評估和作者對批評者的回答,發現Seralini等人報告的這項研究在安全評估方面科學質量不足。[37]

包括孟山都和其他生物技術公司在內的歐洲生物技術工業協會(European Feder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呼籲撤回這篇論文,稱其發表的論文是「同行評審體系的危險失敗」。[50][2]6個法國國家科學院(農業、醫學、製藥、科學、技術和獸醫)發表聯合聲明——「這是法國科學界極為罕見的事件」——譴責這項研究和發表這項研究的期刊。[51][52][51]聯合聲明稱這項研究「沒有科學依據」。[52]愛思唯爾(Elsevier)旗下的FCT有一個同行評審程序,至少有三位科學家在論文發表前對其進行了評審。雜誌在2012年11月的一期上發表了一份聲明,稱「編輯們鼓勵那些有顧慮的人向主編正式致函,這樣他們的觀點就可以公開發表。」

2013年3月,FCT發表了一封Erio Barale-Thomas的信,他是強生製藥研發的首席科學家,法國病理毒理學協會(SFPT,法國毒理學學會)的主席。[4][53][54]SFPT是一個由獸醫、醫生、藥劑師和生物學家組成的非政府/非盈利組織,專門從事獸醫和毒理學。它的目的是促進病理學、毒理學和實驗室動物科學的知識,用於藥物、化學品和食品的安全研究,以及病理學家在研究設計和數據解釋中的作用。[4]信中從幾個方面批評了塞拉里尼的研究,並得出結論:「然而,鑑於這項研究在議定書、程序和結果的解釋方面存在嚴重缺陷,SFPT無法支持作者提出的任何科學主張,也無法支持與人類風險評估相關的任何內容。」這封信提出了SFPT行政管理委員會的一致科學意見。[4]

比利時公共衛生部長要求比利時生物安全諮詢委員會(BBAC)對該論文進行評估。BBAC被要求「通知部長是否本文(i)包含關於新的科學信息風險對人類健康的轉基因玉米NK603,(2)這些信息是否觸發修正當前授權為商業化的食品和飼料使用這種轉基因玉米在歐盟(EU)」。[55]英國生物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來自比利時生物技術教授,委員會指出,「這項研究持續時間長是一個積極的方面,因為大多數關於轉基因生物的毒性研究都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的,」並得出結論說:[55]

專家關於「鑑於缺陷識別的實驗設計、統計分析、解釋結果,文章的修訂和表示的結果,生物安全諮詢委員會的結論是,這項研究沒有包含新的科學相關元素,可能會導致立即重新考慮當前授權食品和飼料使用轉基因玉米NK603。考慮到該研究(即長期評估)所提出的問題,生物安全諮詢委員會建議EFSA緊急深入研究實際準則和程序的相關性。它可以從GRACE項目中找到靈感,找到有用的信息和新的協調一致的想法。[55]:9

該研究還受到歐洲毒理學病理學學會的批評,該學會對研究中老鼠的處置方式表示震驚,並質疑該研究在歐洲法律下是否合法。[56]

2015年對多項動物研究的再分析發現,塞拉利尼在研究的主要結論中選擇放棄統計學檢驗。利用Seralini發表的數字數據,經統計檢驗分析,該綜述未發現對動物健康有顯著影響。「在雌性中,所有實驗組的死亡數都是對照組的2-3倍」,這一發現沒有統計學意義。餵食22%轉基因玉米的雌鼠死亡率最高。這種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塞拉里尼最初還聲稱,餵食22%和33%轉基因玉米的群體中,雄性的死亡率是對照組的三倍,但這也沒有統計學意義。肝壞死和乳腺腫瘤的表現也不明顯。[57]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自其被撤銷以來,Seralini等人(2012)在其被撤銷後被引用了60次,這些被引用次數中,陰性(39%)多於陽性(26%)。[58]

對批評的反應[編輯]

塞拉里尼和他的支持者為這項研究的設計、結果的解釋、出版的方式和內容進行了辯護。[59][60][61]這項研究得到了歐洲社會和環境責任科學家網絡(ENSSER)的支持,CRIIGEN是該網絡的成員之一。[62][63]ENSSER在2013年發表的一項後續研究得出結論,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評估餵養研究時採用了雙重標準,批評了歐洲食品安全局的適用標準。[64]塞拉利尼的文章由大約130名科學家、學者和活動人士署名,一封支持該文章的公開信發表在《獨立科學新聞》(Independent Science News)上。《獨立科學新聞》是生物科學資源項目(Bioscience Resource project)的一個項目。[65]

2015年7月,《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所有實驗室齧齒動物的飲食都被「危險」水平的轉基因生物污染。[66]這遭到了許多專家的強烈批評,例如塔瑪拉·加洛韋(Tamara Galloway)表示,這項研究「推測的結果超出了本文所提供的證據」。[67][68]

塞拉里尼的其他支持者批評了這項研究的撤回,他們得出結論說,這項反應是工業驅動的運動的產物,並認為這是工業干預科學進程的一個令人擔憂的例子。[69]

官方[編輯]

在最初公佈結果時,法國總理讓-馬克·艾羅(Jean-Marc Ayrault)表示,如果結果得到證實,政府將敦促在全歐洲範圍內禁止這種玉米,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指示意大利帕爾馬的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評估這項研究。[5]2012年9月底,由於這項研究,俄羅斯暫停了轉基因玉米的進口。2012年11月,肯雅禁止了所有轉基因作物。[70][71]

媒體[編輯]

這次新聞發佈會導致了媒體對轉基因食品的廣泛負面報道,尤其是在歐洲。[5]《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用一篇題為《是的,轉基因生物是毒藥》(Yes, GMOs are poisons)的文章報道了這次新聞發佈會。。[72]

《福布斯》的喬恩·恩汀說:「塞拉里尼的研究是反常的。以前使用相同產品(NK603和Roundup)的同行評審的老鼠餵養研究沒有發現任何食品安全負面影響。日本環境健康與毒理學部在2007年發佈了一份52周餵養轉基因大豆英語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的研究報告,報告發現「轉基因大豆對大鼠沒有明顯的副作用」。2012年,諾丁漢大學生物科學學院(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School of Biosciences)的一組科學家發佈了一份對12項長期研究(最長2年)和12項多代研究(最長5代)進行的轉基因食品研究的綜述,結論是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對健康有害。[73]Andrew Revkin在博客中寫道,這項研究是「單一研究綜合症」的另一個例子,而且這項研究支持「議程」。[74]

亨利·i·米勒(Henry I. Miller)在《福布斯》(Forbe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塞拉利尼)從僅僅從事和報道有缺陷的實驗,跨越了從事嚴重的科學不端行為和試圖欺詐的界限。」[75]塞拉利尼回應說:「……他不會向EFSA和BfR提供任何數據,直到EFSA公佈2003年批准的用於人類食用和動物飼料的NK603玉米的所有數據。」[2]

《衛報》的環境博客指出,這項將轉基因玉米與癌症聯繫在一起的研究「必須得到監管機構的認真對待」,儘管它「招致了大量的濫用」,「它不能被掩蓋起來」。他們還注意到CRIIGEN對這項研究的資助,並報告了塞拉里尼的回應:也就是說,支持轉基因食品的研究通常是由「企業或支持生物技術的機構」資助的。[26]加州轉基因標識公投(37號提案)的支持者對這項研究表示歡迎。[76][77]

《世界報》發表了一份由140名法國科學家簽署的關於這場爭議,特別是對塞拉里尼的攻擊的聲明。信上說:「本研究中遵循的方案提出了在科學界存在爭議的缺陷……我們對這場爭議給公民的社會形象深感震驚。人類健康或環境風險專業知識是一項困難的活動,面臨着許多不確定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地球面臨的許多威脅,他們從科學界分離出來的許多研究證實了這些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對轉基因生物和殺蟲劑的健康和環境風險進行研究,改進用於投放市場的毒物學方案,資助這一領域的各種研究人員,將會更加有效……」。[78]

訴訟[編輯]

2012年,塞拉里尼起訴編輯瑪麗安和記者讓-克勞德誹謗,原因是他們指控他欺詐。2015年,巴黎高等法院做出了對塞拉里尼有利的裁決。法院表示,欺詐指控最初是亨利·i·米勒(Henry I. Miller)在《福布斯》(Forbes)雜誌上提出的。[79]這名記者總共被罰款3500歐元,而這位編輯則因為前科被罰款兩倍。[80]

撤稿[編輯]

2013年11月,在兩位作者拒絕撤回論文後,愛思唯爾宣佈FCT正在撤回這篇論文。[6][81]雜誌的編輯們得出結論稱,儘管「沒有證據表明數據存在欺詐或故意虛假陳述」,但結果並不具有決定性,「(沒有)達到食品和化學毒理學發表的門檻」。在深入研究了這項研究的原始數據後,由於Sprague-Dawley大鼠腫瘤發病率高且樣本量小,因此對於NK603或草甘膦在總體死亡率或腫瘤發病率中的作用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不能排除正態方差是導致結果的原因。[6]FCT總編在多次詢問撤回決定後表示:

塞拉利尼和他的支持者們強烈反對這項撤銷,塞拉利尼本人也威脅要起訴FCT。[81][83][84][85]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生物倫理學家察看情況寫在《農業和環境倫理學inconclusiveness文章不應該因結論不明而撤回,但由於研究設計缺陷或由於違反道德而撤回可能是恰當的,論文只能在其他同行評審後再發表。[86]

2017年8月1日,作為一項針對孟山都的訴訟的一部分,一些文件被公佈,其中包括主編華萊士·海耶斯(Wallace Hayes)曾與孟山都有過合同關係。海斯在一次採訪中說,當他撤回塞拉里尼的論文時,他並沒有與孟山都簽訂合同,他撤回論文的決定完全不受孟山都的影響。[87]

再發表[編輯]

2014年6月,在《歐洲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雜誌上,隨着完整數據集的加入,最初的研究被重新發表。[88][89]由於國家監管機構CFIA、EFSA、FSANZ、ANSES和BfR的要求,公佈了整個數據集。[90]

這位編輯說,這篇論文沒有經過進一步的科學同行評審就重新發表了,「因為這篇論文已經由食品和化學毒理學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欺詐和虛假陳述。」[89]論文重新發表引發了爭議,但現在兩家雜誌的編輯的行為又引發了新的爭議。[91]

2015年7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出版關於草甘膦的專刊,其中有一個2014年6月發表的評價Seralini的論文,結論:研究」不足以評價,因為每組動物的數量很小,腫瘤的組織病理學描述很缺乏,同時動物個體腫瘤的發生率沒有提供。」[92]

參見[編輯]

  • Pusztai事件

註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Cassasus, Barbara. Paper claiming GM link with tumours republished. Nature. 25 June 2014. doi:10.1038/nature.2014.15463.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utler, Declan. Hyped GM maize study faces growing scrutiny. Nature. 10 October 2012, 490 (7419): 158. PMID 23060167. doi:10.1038/490158a. 
  3. ^ 3.0 3.1 France orders probe after rat study links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 to cancer. Agence France-Presse. 20 September 2012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4. ^ 4.0 4.1 4.2 4.3 Barale-Thomas, Erio. Letter to the editor.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 53: 473–4. PMID 23165156. doi:10.1016/j.fct.2012.10.041. 
  5. ^ 5.0 5.1 5.2 5.3 Butler, Declan. Rat study sparks GM furore. Nature News. 25 September 2012 [2018-12-27]. doi:10.1038/489484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7). 
  6. ^ 6.0 6.1 6.2 Elsevier Announces Article Retraction from Journal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Elsevier. 28 November 2013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30). 
  7. ^ Johnson, Nathanael. Retracted Roundup-fed rat research republished. Grist. 1 July 2014 [4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8. ^
    「Gilles Eric Seralini」和「基因工程獨立研究和信息委員會」,CRIIGEN。
  9. ^ Carman, Tim. French scientists question safety of GM corn. The Washington Post. 19 September 2012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10. ^ 10.0 10.1 Séralini, Gilles-Eric; Cellier, Dominique; De Vendomois, Joël Spiroux. New Analysis of a Rat Feeding Study with a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Reveals Signs of Hepatorenal Toxicity.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7, 52 (4): 596–602. PMID 17356802. doi:10.1007/s00244-006-0149-5. 
  11. ^ GM maize MON863: French scientists doubt safety. GMO Compass. 16 March 2007 [11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December 2010). 
  12. ^
    「轉基因生物科學小組對mon863玉米餵養90天大鼠研究數據的分析的聲明」,EFSA, 2007年6月25日通過。
  13. ^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review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conduc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MON 863 90-day rat feeding study. 2007 [2018-12-27]. doi:10.2903/j.efsa.2007.19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3). 
  14. ^
    《歐洲無害聯合國OGM專家》,《費加羅報》,2007年7月13日。
  15. ^ Les Organismes Génétiquement Modifiés, Annexe B. Avis de la commission du génie biomoléculaire sur l’étude statistique du CRIIGEN du maïs MON863 (PDF). 20 July 2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31 December 2013). ,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French Prime Minister by the Centre d'Analyse Strategique, 20 July 2007. Retrieved 31 May 2013
  16. ^ 16.0 16.1 De Vendômois, Joël Spiroux.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GM Corn Varieties on Mammalian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5 (7): 706–26. PMC 2793308可免費查閱. PMID 20011136. doi:10.7150/ijbs.5.706. 
  17. ^ Hammond, B; Dudek, R; Lemen, J; Nemeth, M. Results of a 13 week safety assurance study with rats fed grain from glyphosate tolerant corn.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4, 42 (6): 1003–14. PMID 15110110. doi:10.1016/j.fct.2004.02.013. 
  18. ^ Hammond, B.; Lemen, J.; Dudek, R.; Ward, D.; Jiang, C.; Nemeth, M.; Burns, J. Results of a 90-day safety assurance study with rats fed grain from corn rootworm-protected corn.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6, 44 (2): 147–60. PMID 16084637. doi:10.1016/j.fct.2005.06.008. 
  19. ^ Hammond, B.G.; Dudek, R.; Lemen, J.K.; Nemeth, M.A. Results of a 90-day safety assurance study with rats fed grain from corn borer-protected corn.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6, 44 (7): 1092–9. PMID 16487643. doi:10.1016/j.fct.2006.01.003. 
  20. ^ EFSA Minutes of the 55th Plenary Meeting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Held on 27–28 January 2010 IN Parma, Italy, Annex 1, Vendemois et al. 2009 (PDF).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report. [11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3-02). 
  21. ^ Opinion relating to the deposition of 15 December 2009 by the Member of Parliament, François Grosdidier, as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entitled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GM corn varieties on mammalian health'. UK Food Standards Agency. [11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5 November 2013). 
  22. ^ Feeding studies and GM corn MON863. 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July 2012 [10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October 2012). 
  23. ^
    奧利弗,文森特。「OGM: doux chercheurs au tribunal」(「GM: two researchers in court」),《快報》,2011年1月19日(英文譯本)。
  24. ^ Séralini, Gilles-Eric; Mesnage, Robin; Clair, Emilie; Gress, Steeve; De Vendômois, Joël; Cellier, Dominiqu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safety assessments: Present limits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2011, 23: 10. doi:10.1186/2190-4715-23-10. 
  25. ^ Séralini, Gilles-Eric; et al.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PDF).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2, 50 (11): 4221–4231. PMID 22999595. doi:10.1016/j.fct.2012.08.005. [永久失效連結]
  26. ^ 26.0 26.1 Vidal, John. Study linking GM maize to cancer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by regulators. The Guardian (London). 28 September 2012 [8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27. ^
    「由Gilles Eric Seralini等人對大鼠研究進行的科學分析。」2013年1月19日,美國弗拉姆斯國際大學voor生物技術研究所(Vlaams Interuniversitair Instituut voor Biotechnologie)。
  28. ^ Séralini, Gilles-Eric. Tous Cobayes !: OGM, pesticides et produits chimiques. Editions Flammarion. 2012. ISBN 978-2-08-126236-2. 
  29. ^ Tous cobayes? (2012) – IMDb. IMDB. IMDB.com.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30. ^ Silver, Charlotte. California's Prop 37: Monsanto, GMO labell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l Jazeera. 26 September 2012 [28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8). 
  31. ^
    在媒體廣播節目中,2012年9月28日操縱科學報道
  32. ^
  33. ^ Martinelli, L; Karbarz, M; Siipi, H. Science, safety, and trust: the case of transgenic food.. Croatian Medical Journal. February 2013, 54 (1): 91–6. PMC 3584506可免費查閱. PMID 23444254. doi:10.3325/cmj.2013.54.91. 
  34. ^ Suzuki, H; Mohr, U; Kimmerle, G. Spontaneous endocrine tumors in Sprague-Dawley rats.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1979, 95 (2): 187–96. PMID 521452. doi:10.1007/BF00401012. 
  35. ^ 35.0 35.1 Mortality and In-Life Patterns in Sprague-Dawley (PDF). Huntingdon Life Sciences. [26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October 2014). 
  36. ^ 36.0 36.1 Sprague Dawley (PDF). Harlan. [26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October 2014). 
  37. ^ 37.0 37.1 37.2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Final review of the Séralini et al. (2012a) publication on a 2-year rodent feeding study with glyphosate formulations and GM maize NK603 as published online on 19 September 2012 in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EFSA Journal. 2012, 10 (11): 2986 [2018-12-27]. doi:10.2903/j.efsa.2012.2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38. ^
    Ben Hirschler和Kate Kelland。路透社。2012年9月20日孟山都轉基因玉米的研究引起了懷疑
  39. ^ Carman, Tim. French scientists question safety of GM corn. Washington Post. 19 September 2012 [20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40. ^ Charles, Dan. As Scientists Question New Rat Study, GMO Debate Rages On. NPR. 19 September 2012 [1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7). 
  41. ^ Amos, Jonathan. French GM-fed rat study triggers furore. BBC News. 19 September 2012 [22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42. ^
    Caen大學的一項研究既不構成重新評估轉基因NK603玉米的理由,也不影響草甘膦批准的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的更新。2012年10月14日檢索
  43. ^
    加拿大衛生部保健產品和食品處食品司工作人員;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動物衛生局動物飼料司;2012年10月25日加拿大衛生和加拿大食品檢驗機構關於Seralini等人(2012)發表的關於使用草甘膦配方和轉基因玉米NK603進行為期兩年的齧齒動物餵養研究的聲明
  44. ^ Staff (22 October 2012) French panel rejects study linking GM corn to cancer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1 February 2013 Agence France Presse. Retrieved 23 October 2012
  45. ^
    VIB的研究人員(2012年10月8日)得出的結論是,Seralini研究沒有得到比利時VIB生命科學研究所的證實。2012年10月14日檢索
  46. ^ Staff (October 2012)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National Food Institute's assessment of a new long-term trial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NK603 and spray Roundu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Danish)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anish National Food Institute, Retrieved 23 October 2012
  47. ^ Response to Séralini paper on the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FSANZ website. October 2012 [13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October 2012). 
  48. ^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 Considered Opinion (PDF). Cibiogem.gob.mx. [2013-08-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9-28). 
  49. ^ Devos Y, Aguilera J, Diveki Z, Gomes A, Liu Y, Paoletti C et al. (2014) EFSA's scientific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o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during its first decade of existence: looking back and ahead. Transgenic Res 23 (1):1-25, see pg 15. doi:10.1007/s11248-013-9741-4 PMID 23963741
  50. ^
    EFB(2013)成員
  51. ^ 51.0 51.1 Avis des Académies nationales d』Agriculture, de Médecine, de Pharmacie, des Sciences, des Technologies, et Vétérinaire sur la publication récente de G.E. Séralini et al. sur la toxicité d』un OGM Communiqué de presse 19 octobre 2012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7 April 2015.
  52. ^ 52.0 52.1
    「六所法國學院駁回將轉基因玉米與癌症聯繫起來的研究(更新2)」,法新社,2012年10月19日。
  53. ^
  54. ^
  55. ^ 55.0 55.1 55.2
    比利時生物安全諮詢委員會(Bioveiligheidsraad康塞爾de Biosecurite)(2012)。比利時生物安全諮詢委員會關於Seralini等人2012年關於轉基因玉米NK603毒性的文章的意見
  56. ^ Bartholomaeus, A; Parrott, W; Bondy, G; Walker, K; ILSI International Food Biotechnology Committee Task Force on Use of Mammalian Toxicology Studies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GM, Foods. The use of whole food animal studies i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 November 2013,. 43 Suppl 2: 1–24. PMC 3833814可免費查閱. PMID 24164514. doi:10.3109/10408444.2013.842955. 
  57. ^ Panchin, Alexander Y.; Tuzhikov, Alexander I. Published GMO studies find no evidence of harm when corrected for multiple comparisons. 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2016-01-14, 0 (0): 1–5. ISSN 0738-8551. PMID 26767435. doi:10.3109/07388551.2015.1130684. 
  58. ^ Bar-Ilan, Judit; Halevi, Gali. Post retraction citations in context: a case study. Scientometrics. 2017-03-03: 1–19 [2018-12-27]. ISSN 0138-9130. doi:10.1007/s11192-017-22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英語). 
  59. ^ Séralini, Gilles-Eric; Mesnage, Robin; Defarge, Nicolas; Gress, Steeve; Hennequin, Didier; Clair, Emilie; Malatesta, Manuela; De Vendômois, Joël Spiroux. Answers to critics: Why there is a long term toxicity due to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and to a Roundup herbicide.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 53: 476–83. PMID 23146697. doi:10.1016/j.fct.2012.11.007. 
  60. ^ Letter to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PDF). 31 January 2014 [28 June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61. ^ GMOSeralini. [24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7). 
  62. ^ Staff, ENSSER. Page last modified: 10-18-2012. ENSSER Comments on Séralini et al. 2012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 June 2013.
  63. ^ European Network of Scientist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ENSSER) (2012). Questionable biosafety of GMOs, double standards and, once again, a "shooting-the-messenger" style debat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7 December 2013.
  64. ^ Hartmut Meyer and Angelika Hilbeck. Rat feeding studies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pplied methods and risk assessment standa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2013, 25: 33 [2018-12-27]. doi:10.1186/2190-4715-2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65. ^
    《獨立科學新聞》(2012)《塞拉里尼與科學:一封公開信》(Seralini and Science: an Open Letter), 2012年10月2日
  66. ^ Mesnage, R; Defarge, N; Rocque, LM; Spiroux de Vendômois, J; Séralini, GE. Laboratory Rodent Diets Contain Toxic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y Tests.. PLoS One. 2015, 10 (7): e0128429. PMC 4489719可免費查閱. PMID 26133768. doi:10.1371/journal.pone.0128429. 
  67. ^ expert reaction to study investigating content of and contaminants in laboratory rodent diets. Science Media Center. 2 July 2015 [9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68. ^ Pesticides in lab rat feed causes a stir. news24.com. 3 July 2015 [9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69. ^ Fagan, John; Traavik, Terje; Bøhn, Thomas. The Seralini affair: degeneration of Science to Re-Sci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29 August 2015, 27 (19) [3 September 2015]. doi:10.1186/s12302-015-004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0). 
  70. ^
    員工,Phys.org。2012年9月26日,俄羅斯暫停孟山都玉米進口
  71. ^
    2012年12月9日。塞拉里尼論文影響肯雅禁止轉基因進口
  72. ^ Malaurie, Guillaume. EXCLUSIF. Oui, les OGM sont des poisons ! – Le Nouvel Observateur. Tempsreel.nouvelobs.com. 20 September 2012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6). 
  73. ^ Entine, Jon. Does the Seralini Corn Study Fiasco Mark a Turning Point in the Debate Over GM Food?. Forbes.com. 30 September 2012 [1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74. ^
    Andrew C. Revkin單項研究綜合症和轉基因食品鬥爭,2012年9月20日,dotearth.blogs.nytimes
  75. ^ Miller, Henry I. Scientists Smell A Rat In Fraudulent Genetic Engineering Study. Forbes. 25 September 2012 [2018-12-27]. (原始內容 (opinion)存檔於2016-10-28). 
  76. ^
    工作人員,知情權。Seralini標籤的文章
  77. ^ Pollack, Andrew. Foes of Modified Corn Find Support in a Study. New York Times. 20 September 2012 [15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78. ^
    科學與良心通過谷歌翻譯成英語:科學與良心。《世界報》2012年11月14日。
  79. ^ Elise Ferret. Le professeur Gilles-Eric Séralini remporte le procès en diffamation face à Marianne. France 3, Basse-Normandie (France Télévisions). 27 November 2015 [1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 
  80. ^
    2016年9月7日,infogm.org:「OGM -聯合國新聞工作者瑪麗安對傳播的譴責證實了這一點」
  81. ^ 81.0 81.1
    2013年11月28日《自然新聞》芭芭拉·卡薩索斯報道,一項將轉基因玉米與老鼠腫瘤聯繫在一起的研究被撤回:出版商不顧作者的反對,撤回了論文,理由是證據不足
  82. ^ Wallace Hayes A. Editor in Chief of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answers questions on retraction. Food Chem. Toxicol. 2014, 65: 394–5. PMID 24407018. doi:10.1016/j.fct.2014.01.006. 
  83. ^
    洛杉磯時報的Michael Hiltzik。2013年11月29日,臭名昭著的反轉基因研究撤回,引發更多爭議
  84. ^ Portier, Christopher J.; Goldman, Lynn R.; Goldstein, Bernard D. Inconclusive Findings: Now You See Them, Now You Don’t!.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 February 2014, 122 (2): A36–A36. PMC 3915254可免費查閱. PMID 24486734. doi:10.1289/ehp.1408106. 
  85. ^ Entine, Jon. Séralini Threatens Lawsuit In Wake Of Retraction Of Infamous GMO Cancer Rat Study. Forbes. 29 November 2013 [19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86. ^ Resnik, David B. Retracting Inconclusive Research: Lessons from the Séralini GM Maize Feeding Stud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25 April 2015, 28 (4): 621–633. PMC 4524344可免費查閱. doi:10.1007/s10806-015-9546-y. 
  87. ^ Hakim, Danny. Monsanto Emails Raise Issue of Influencing Research on Roundup Weed Killer.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8-01 [2017-10-1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美國英語). 
  88. ^ Séralini, Gilles-Eric; Clair, Emilie; Mesnage, Robin; Gress, Steeve; Defarge, Nicolas; Malatesta, Manuela; Hennequin, Didier; de Vendômois, Joël. Republished study: long-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14. doi:10.1186/s12302-014-0014-5. 
  89. ^ 89.0 89.1 Casassus, Barbara. Paper claiming GM link with tumours republished. Nature. 26 June 2014 [26 June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90. ^
    加拿大。ca:《加拿大衛生和加拿大食品檢驗機構關於Seralini et al.(2012)發表的關於使用草甘膦配方和轉基因玉米NK603進行2年齧齒動物餵養研究的聲明》,2012年10月25日
  91. ^
    科學媒體中心,2014年6月25日。有爭議的轉基因研究重新發表——專家對此作出回應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