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蘇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爾蘇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中國
母語使用人數
2萬
語系
文字爾蘇沙巴文
語言代碼
ISO 639-3ers
Glottologersu1242[1]
ELPErsu

爾蘇語使用於四川西部的涼山彞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寧,木里、雅安區域的石棉、漢源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龍等縣的爾蘇人。是羌語中的一支,使用人口約兩萬人。宗教祭司沙巴使用一種圖畫文字爾蘇沙巴文

地理分佈上可分為三種方言,位於東部的爾蘇話、中部的多續話、西部的栗蘇話

方言[編輯]

Yu (2012)列出爾蘇語3種方言,都分佈在四川南部。

  • 則拉話:孫宏開(1982, 1991)[2]:241–264[3]記錄了四川甘洛縣玉田區則拉鄉的爾蘇語(Sun 1991:231)。
  • 清水話:由劉輝強 (1983)[4]記錄,分佈在四川甘洛縣廖坪鄉清水村
  • 漢源話(已滅絕):四川漢源縣的爾蘇語方言,目前已滅絕,由Baber (1882)記錄。[5]

分類[編輯]

爾蘇語目前被劃入漢藏語系南羌語支,但因為語言史材料的稀缺,具體的分類仍有爭議。

歷史[編輯]

關於爾蘇人的歷史記錄非常少。有理論認為爾蘇人從西藏遷來,或是彝族等周邊民族的後代。但有證據表明爾蘇人甚至在彝族定居之前就已經生活在這裏:唐朝時遷來的彝族稱爾蘇人為「土著」。因此,爾蘇人的定居應當早於唐朝。

正字法[編輯]

大多數早期爾蘇人不會讀寫,因為沒有專門書寫爾蘇語的文字。唯一會讀寫的宗教從事者被稱為「沙巴」。

爾蘇人相信沙巴「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有能招雨、詛咒敵人的魔力。他們在現代爾蘇人社區中仍很活躍。他們常常出席節日和婚葬等重大活動。

他們還能讀寫爾蘇歷史上僅有的文字,這可能也是他們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它被稱為沙巴象形文字。記錄與研究很少,在沙巴家族中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兒。目前,能讀懂這些文字的人少於10人,能明白它們在宗教中的含義的更少。

共有約200個獨立的沙巴文字,不與爾蘇人的日常用語直接對應,一個字可能對應多個音節。解釋一個字往往要很大的篇幅。每個解讀文字的角度都能自圓其說。不同的動物一般用於表示不同的月份和日期。顏色也有意義,對應五行:黑對應金,綠對應木,暗灰對應水,紅對應火,黃對應土。

音系[編輯]

輔音[編輯]

爾蘇語有37個單輔音聲母和22個複輔音聲母。除官話借詞外沒有韻尾。

下表展示50歲及以下使用者的輔音音系。

爾蘇語聲母

有22個複輔音聲母,其中18個有兩個輔音,4個有3個輔音:

爾蘇語複輔音聲母

複輔音聲母能接什麼元音存在限制,比單輔音聲母的限制多。

爾蘇語複輔音聲母和元音配合表

關於同位異音詳見Zhang, S. (2013)。

元音[編輯]

爾蘇語有7個基礎元音、3個R化元音、6個雙元音和1個三元音,官話借詞以外沒有鼻化元音,沒有長元音。

基礎元音:/i/、/y/、/u/、/ɛ/、/ə/、/ɑ/和/o/。R化元音:/ɑɹ/、/əɹ/和/oɹ/。

6個雙元音分3升3降:/iɛ/、/iɑ/、/uɑ/;升雙元音均為前響:/ui/、/ɛi/和/ɑi/。/uɑ/以外的雙元音都罕見。/uɑ/在許多詞中都出現。

/uɑo/是唯一的三元音,僅出現在[zuɑo]「碗」一個詞中。

音節結構與類型[編輯]

基礎音節結構是CV。可以只有V或C,/ɑ/、/ɑɹ/和/əɹ/ 可自成音節,鼻音/m/、/n/和/ŋ/可自成音節,較罕見。

存在NCV的音節結構。

聲調[編輯]

聲調落在音節上,每個音節必須有聲調。構成最小對立的有兩個聲調:高平調和中平調。特定語素內聲調的分配不可預測,根據統計,高平調比中平調出現得多。爾蘇語聲調的調型和官話相比也更不穩定,常常有語境變體。

下面是聲調的最小對立。[`]標中平調,高平調無標。

爾蘇語聲調最小對立的比較

借詞音系[編輯]

有強烈證據表面藏語和彝語詞彙是直接借入爾蘇語中的。部分詞彙和藏語、彝語原詞發音完全一樣。這是否是爾蘇人屬於藏族的證據存在爭議。

借詞中西南官話的也占很大比重。據Zhang,官話借詞最多出現在現代相關的文本中,如長對話、程序交流和自傳敘事。歷史文本中,即使是到1980年代,官話借詞也相當罕見。

爾蘇語有兩種處理官話借詞的方式:

  1. 直接借。這使得爾蘇語中產生了鼻化元音的音位。
  2. 以爾蘇語音系擬聲。這發生於早期借詞,以及70歲以上老人的爾蘇口語中。下面是爾蘇語借官話詞的方式。
爾蘇語中的官話借詞
  • 官話鼻韻尾借來時丟失。
  • 當爾蘇語有借來的官話雙元音時,直接借。當借來的雙元音爾蘇語沒有時,兩個元音組分只保留一個。一般留後一個,比如官話/uo/對應爾蘇語/o/。
  • 官話/ə/和/ɤ/借入爾蘇語變成/o/。
  • 所有聲調變為爾蘇語中平調。
  • 兩個例外是官話借詞「鴨」和「鵝」。官話中它們都是開音節,但借到爾蘇語中卻產生了鼻韻尾,在詞首出現緊聲門塞音。

名詞[編輯]

爾蘇語名詞有單語素、複合、派生自動詞、派生自動詞短語幾種來源。名詞化可通過施事標記su、目的標記li、時間/方位標記ʂə`、工具/地點標記ta幾種詞綴實現。許多親屬關係詞彙和方向指示詞有ɑ-前綴。還有格標記,如屬格標記yɪ、賓格標記vɑ、伴隨格標記phɛ等等。爾蘇語中有6個關係名詞,在名詞後標記其方位或時間屬性。

數詞系統[編輯]

爾蘇語基數詞

1-10分別是十個基礎數詞,其後的基數詞形成複合數詞。爾蘇語沒有0。

10以上的數詞是複合數詞。

  • 10至19基於tshɛ
  • 20至39基於tshɿ
  • 40至99基於zɿ
爾蘇語10-19的複合數詞
爾蘇語20-39的複合數詞
爾蘇語中100以上的基數詞
  • 大於100的數詞一般以3個組分結合,沒有比萬更大的基數詞。
  • 爾蘇語創造大而複雜的數的方法

參考文獻[編輯]

  • 孫宏開 et al. 1991. 《藏緬語音和詞彙》.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Yu, Dominic. 2012. Proto-Ersuic. Ph.D. 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爾蘇語.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孫宏開. 1982b. 《爾蘇(多續)話簡介》. 《語言研究》 3.
  3. ^ 孫宏開 et al. 1991. 《藏緬語音和詞彙》.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 劉輝強. 1983. 《爾蘇語概要》. 四川民族研究所編輯:《民族研究論文集》 1.
  5. ^ Baber, E. Colborne. 1882. Travels and researches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 volume 1, pt. 1 of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Supplementary Papers. London: J. Mu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