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嘉義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嘉義縣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嘉義縣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0年9月2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20年10月2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0年10月9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22年7月30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22年8月29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2年9月14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落選
基礎條目 嘉義縣屬於維基百科地理主題國家及行政區劃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嘉義縣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5日 (日) 03:07 (UTC)[回覆]

關於「中華民國一、二級行政區劃條目」的首段前言過短問題[編輯]


有鑑於大略看了一下中華民國一、二級行政區劃條目發現了條目的前言似乎都寫得實在太短了,像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直轄市條目,還有各縣市條目的前言除了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臺東縣嘉義市之外,也是寫得太短了,敝人認為這個有需要修正編寫長一點,(&)建議可參考日本條目的橫濱市函館市等條目的前言,至少也要兩大段,亦或者可以參考嘉義市條目,其前言的長度來編寫。尤其是臺北市條目是首都條目,前言不應寫得太短,這可以參考京都市南京市北京市乃至於英國首都倫敦、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等首都條目的前言,這些首都或古都條目的前言也沒有寫得太過於短,所以有需要來個大翻修。@Z7504Bigmorr克勞棣Fcuk1203:@Matt SmithLHDOutlookxpIokseng:君,你們怎麼看?—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07:27 (UTC)Ketsu1213[回覆]

地理行政條目應是你擅長的,樂觀其成。--Outlookxp留言
@Outlookxp:其實地理行政條目並不是我擅長,否則我就直接修改了,這次只是想藉由這個討論看看是否有人可以協助幫忙將這些首段前言過短的地理行政條目改編寫長一點。—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2:06 (UTC)Ketsu1213[回覆]
我沒特別意見,不過也沒能力改寫。-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8月12日 (六) 08:52 (UTC)[回覆]
@克勞棣:不過有關新竹市,我想閣下多多少少可能應該是可以的,如果可以的話,是否可以邀請閣下協助維護一下條目首段的前言,看看是否可以編寫長一點。—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2:06 (UTC)Ketsu1213[回覆]
內容擴充應該是沒問題的,只要符合方針都可以擴充。--Matt Smith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09:48 (UTC)[回覆]
@Matt Smith:閣下誤會我的意思了,現在討論的不是內容的擴充,是首段前言過短的問題,不知道閣下對一、二級行政區劃首段前言過短有何看法?—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2:06 (UTC)Ketsu1213[回覆]
了解。敝人沒有特別的想法。前言的用意應該是概括條目,無論長短,只要能概括條目即可。如果閣下覺得某些條目的前言不足以概括條目,那麼不妨增補。--Matt Smith留言2017年8月12日 (六) 12:12 (UTC)[回覆]
(!)意見:擴寫引言是OK的,不過不用為了拉長而拉長,如果擴寫之後增加太多未經歸納的資料,那寧可維持現狀比較好。— bigmorr  -維基專家研修中- 2017年8月12日 (六) 15:21 (UTC)[回覆]
@Bigmorr:閣下這麼顧慮固然是對的,但敝人覺得若可以改善的話,還是要將引言拉長一點會比較好,否則會讓人覺得引言看起來不像引言,若說它不是引言,但它的確是引言的感覺,尤其是臺北市條目,身為一個首都的條目就更應該將引言為了拉長而拉長,也可以說是為了提升條目品質而將引言拉長,如同閣下所說的,拉長時必須放入歸納好的資料,如果可以的話,可否邀請閣下協助將臺北市條目依歸納資料的原則拉長條目的引言,引言的長度可參考京都市南京市北京市或者是倫敦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等條目的長度來拉長引言。—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03:02 (UTC)Ketsu1213[回覆]
的確都太短了,有必要改善。----Kolyma留言2017年8月13日 (日) 13:22 (UTC)[回覆]
@Kolyma:是啊!是一定要改善的,但是沒有足夠的資料也很難改善,只能看看是否有任何維基人有能力可以加以改善了。—Ketsu1213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03:02 (UTC)Ketsu1213[回覆]
序言章節應該是綜整現有條目內容而成,理應沒有資料是否足夠的問題。--Kolyma留言2017年8月14日 (一) 04:4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嘉義縣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6日 (六) 06:33 (UTC)[回覆]

不中立內容?[編輯]

為什麼不加入歷屆縣長的專訪即可?--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2:10 (UTC)[回覆]
為何因為條目中有一位縣長的專訪, 就需要加入其他縣長的專訪? 大約看過條目後, 沒有看出為何一定要加入這個專訪的原因--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4日 (四) 12:23 (UTC)[回覆]
為何因為條目中有一位縣長的專訪, 就需要加入其他縣長的專訪? 因為您說「嘉義縣縣長不只張花冠一人, 為何只獨厚張花冠, 只保留一個她專訪的外部連結?」。至於在嘉義縣的條目中加入嘉義縣長的專訪當屬合情合理的事情。感謝您的意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2:27 (UTC)[回覆]
坦白說,關係不大,沒有非加入不可的理由。不然加入歷屆台南州知事的專訪似乎也是合情合理?-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1月4日 (四) 12:35 (UTC)[回覆]
恩恩,您說的似乎滿有道理。但嚴格來說,這是近五年內的專訪爾,論時序、對嘉義的發展影響、......似乎也不到非移除不可的程度,更何況張花冠是現任縣長。--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2:43 (UTC)[回覆]
更正一下回覆Wolfch:個人認為加入現任縣長的專訪是可接受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2:47 (UTC)[回覆]
若此專訪對條目有相當的重要性, 我不反對加入現任縣長的專訪, 只是我沒看出這個專訪的重要性。--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4日 (四) 13:10 (UTC)[回覆]
原來該專訪只是全部的一部分,已經新增其他部分囉。--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3:19 (UTC)[回覆]
先設法說明專訪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吧, 另外也請說明為何要加入完整的專訪--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4日 (四) 13:27 (UTC)[回覆]
可能張花冠覺得接受專訪是必要而且很重要 囧rz……。如果我是嘉義人,當然會想看地方父母官對於未來縣政的規劃語走向阿。--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3:32 (UTC)[回覆]
此條目的讀者不是只針對嘉義人。--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4日 (四) 13:34 (UTC)[回覆]
關心嘉義的外地人也會想知道地方父母官對於未來縣政的規劃&走向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3:35 (UTC)[回覆]
那麼不關心嘉義的外地人呢?而且就算這個理由成立,連結也該放到張花冠條目才對吧?-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1月4日 (四) 13:46 (UTC)[回覆]
我是覺得會來細看嘉義縣條目的人,一定是關心嘉義縣的。張花冠是以縣長的身分接受專訪,專訪內容形塑了嘉義縣的未來,擺在張花冠覺得怪怪的,畢竟他也不是在說自己的人生私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4日 (四) 13:51 (UTC)[回覆]
依我的印象, 維基百科條目不會假設讀者是關注此一主題的人。--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5:08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臺灣縣份,提名人:Ketsu1213留言2020年8月26日 (三) 08:19 (UTC)--Ketsu1213[回覆]
投票期:2020年8月26日 (三) 08:19 (UTC) 至 2020年9月2日 (三) 08:19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10月2日 (五) 08:20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優良條目:9支持,3反對,通過。——🌸🌸留言2020年9月2日 (三) 08:32 (UTC)[回覆]

同行評審[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0年9月2日 (三) 09:06 (UTC) 至 2020年10月2日 (五) 09:06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0年10月9日 (五) 09:07 (UTC)起

嘉義縣條目已勉強通過優良條目評選,準備再提典範條目評選,利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這裏跑跑流程。請各位提點、建議,以便改善本條目的不足之處。--Ketsu1213留言2020年9月2日 (三) 09:06 (UTC)Ketsu1213[回覆]

  • 條目內有橙鏈;個人感覺沒有必要將兩條公車捷運線路列出,有些多餘;條目內圖片的大小可以統一一下,尤其是縣長先生的肖像,似乎大了點;教育和醫療章節內的兩個小段內容重複了,沒有必要將每所學校/醫院的歷史都列出,選代表性的即可;休閒旅遊一章也是,不用每個景點都列出來,目前版本看上去有點亂;GA評選時其他編者提出經濟一章的問題似乎依舊。--Tim Wu留言2020年9月6日 (日) 06:42 (UTC)[回覆]
(:)回應:我自己稍微改下,覺得可以保留的如下,其他的看是要搬到嘉義農業史新創條目或是省略之:

嘉義縣為臺灣高度重要的農業縣,其位於橫跨熱帶與副熱帶交界,具由西向東為沙洲、沿海、平原、丘陵與山地等多種地形、海拔高度自海平面至臺灣最高點的玉山(3952公尺),有着熱帶、溫帶、高山等豐富的生態系統等優異條件,造就嘉義縣農業蓬勃發展的自然條件。嘉義縣的農業史可追溯至古時臺灣原住民平埔族及鄒族進行農耕、狩獵及採集,荷蘭、明鄭、清領時期更有大量漢人移民拓墾,日治時期興建的嘉南大圳使農產量得以提昇,至今已發展為現代化農業,持續改進耕作技術、降低農業成本和推行農業機械化。

嘉義縣以種植稻米為主,其種植面積達25,463公頃,是臺灣稻米總種植面積第四位的縣市(10.44%),1996年亦一度僅次於雲林縣為全臺第二。其他蔬果農產品種類亦豐富,如玉蜀黍高梁竹筍柑橘甘藷、飼料玉米、蜀黍(高梁)、大豆紅豆茶葉煙草甘蔗落花生、竹筍、蘆筍甘藍花椰菜西瓜香蕉鳳梨、柑橘類、龍眼柿子檳榔等。除了農作物外,嘉義亦有發展小規模漁業,主要以漁筏做捕撈工作,當前總船數僅百餘艘,儘管嘉義漁獲產值曾高達15億新臺幣,但近來因漁業資源枯竭和油價高漲等因素使漁民出海捕撈意願降低,產業規模亦相對縮小。

嘉義縣農產品出口共達1822萬公噸(1579萬美元),其中畜產品約15萬公噸(84萬美元)、水產品約68萬公噸(193萬美元)。

我自己也翻了翻年鑑來看,也作不出什麼補充,年鑑大多是統計和過去的訊息,然而到頭來本條目內容是應以現今的嘉義為主,而不是把訴諸大量文字去講嘉義縣以前怎樣怎樣的,那種放到嘉義史或是嘉義農業史更合適,例如稻米的種植面積比,一年一年的追然後轉述此時期為第幾名,我認為意義不大,所以我全部砍掉只留下最高峰僅次於雲林的年份,以及給出具體種植面積的第四位排名(但缺乏年份,不知道是哪一年25,463公頃?)。漁業我從最前面看「嘉義縣從事沿近海漁船數甚少,大多維持在一百多艘,主要從事捕撈工作皆以漁筏做為工具」,然後就接着「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民國九十年(2001年)以後卻逐年下滑」,足以顯露當前情況的只有2001年後的資訊,其他中間漲跌同樣是歷史範疇。阿里山鄉地區的林業原段落內容僅止於日治時期,且多探討鐵路(應移至「交通」章節),對於現在開採程度亦未提及,只給出了林產品3,397,648公噸1,461,392美元這種數據。鄒族農耕史我去掉的原因是我不認為他們是嘉義農業的主力,比較可能是原住民的農耕史(儘管我對他們了解的不多),他們的農產物在嘉義農業佔有什麼地位嗎?是出口主力?還僅是文化上的一隅?如果是的話,轉移到文化「飲食與特產」一章、或是鄒族這個條目更為合適。其他的還有諸如「水果產量豐碩,適逢盛產時期品質最好。」的贅句移除之,可資留用的文字並不多,宜蒐羅資料作更多補充,網絡方式我看找到的蠻有限的,可能要往圖書館找臺灣農業的相關書籍,內容時間從2000年開始至今都算能接受的,而不是照片都泛黃老去、與當今情況相差甚遠的19X0年代資料。總之,與經濟其他章節一樣,重點還是請多系統性的講述當前嘉義各產業情況,資料若真的不夠,一二三級產業、觀光業合併為單一章節亦無不可。--Aizag留言2020年9月11日 (五) 10:27 (UTC)[回覆]
感謝@Aizag君的寶貴意見!已改善完成。另外,我想問問@百战天虫Ericliu1912TimWu007等三位大大,對於經濟一章作如此的改善應該是可以了吧!--Ketsu1213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01:01 (UTC)[回覆]
  1. BRT和公車那兩幅圖的尺寸不是和正文其他圖片一樣的200px,已代為修改。
  2. 教育一段內部分學校括號內的內容是否可以簡化?例如「其他還有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創校的吳鳳商業專科學校(2010年改制為吳鳳科技大學)、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創立的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改名南華大學)以及民國九十年(2001年)創立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在下認為可以直接簡化為「其他還有吳鳳科技大學、南華大學和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還有這句「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決議將於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8月起停辦,但教育部已於7月3日撤回停辦計劃。」,在下認為有些多餘。
  3. 「嘉義縣總人口自民國七十一年balabala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增加1,937人。」連着列出2001-2006年共6年老齡人口增加的數據似乎不是很有必要,一句話就可以概述。這一段可以和下面一段進行整合。
--Tim Wu留言2020年9月10日 (四) 09:53 (UTC)[回覆]
@TimWu007完成。--Ketsu1213留言2020年9月10日 (四) 14:29 (UTC)[回覆]
第三產業和觀光業還是有羅列經濟史的問題,沒有看到相關經濟數據。--百戰天蟲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05:00 (UTC)[回覆]
(:)回應@百战天虫完成改善。閣下可以再看看是否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Ketsu1213留言2020年9月15日 (二) 11:45 (UTC)[回覆]
  • 條目很細很好,有身臨其境之感。兩點參考建議:
  1. 「一路平服了蕭壟社......終致降服了嘉義縣的諸羅山等各番社」,前面已經說是「武力征伐」,應當是「一路征服了蕭壟社......最終迫使嘉義縣的諸羅山等各番社屈服」,這樣前後語意語法都更為周延。(因為武力征伐並非義舉,故用「平服、降服」似不夠恰切)
  2. 阿里山系世界名山,圖中「祝山觀日出」是否可作「阿里山觀日出」或「阿里山之祝山觀日出」,以突出阿里山這一名山?
    祝閣下順利。 --Jujiang留言2020年9月25日 (五) 20:33 (UTC)[回覆]
(:)回應@Jujiang謝謝閣下的(!)意見!但閣下提出的第一點建議,因對於嘉義縣志作者的尊重,引用原文以不影響其內容,故閣下的意見僅為參考。第二點對於祝山觀日出已連結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條目了,故不強調「阿里山」字樣。--Ketsu1213留言2020年9月29日 (二) 04:41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臺灣的縣份,提名人:--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2日 (五) 13:35 (UTC)[回覆]

投票期:2020年10月2日 (五) 13:35 (UTC) 至 2020年10月16日 (五) 13:35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11月15日 (日) 13:36 (UTC)起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條理清晰,內容全面,資料完整,個人認為符合FA標準。—--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2日 (五) 13:35 (UTC)[回覆]
  • (!)意見:「嘉義縣男女人口數,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總人口數為120,867人,男性人口數為60,698人,女性人口數為60,169人,男女性比例接近1比1。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人口統計,總人口數增為170,456人,其中男性86,667人,女性83,789人,一年內總人口數增加了近五萬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菁英傷亡慘重,依統計數據,可明顯看出,人口數大量銳減。」這段數據看不出1947年人口數量「大量銳減」?--Tim Wu留言2020年10月2日 (五) 14:04 (UTC)[回覆]
(:)回應@TimWu007完成修正。--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2:08 (UTC)[回覆]
@Ketsu1213個人認為能有來源支持「二二八事件導致人口數量大量減少」的話可以保留;「1948年一年內增長5萬人」如果沒有特別含義就不用保留。不用將不必要的數據全部羅列出來。—Tim Wu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2:15 (UTC)[回覆]
(:)回應@TimWu007完成修正。但個人認為「二二八事件導致人口數量大量減少」的話只是嘉義縣志住民篇的推測,沒有來源支持,因為那句話只是嘉義縣志住民篇的內容敘述而已。--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2:43 (UTC)[回覆]
@Ketsu1213那列出1947和1948的數據有何作用呢?也反應不出1947年人口數量大量銳減,在下建議不要羅列數據,如果要列出也要解說一下,不重要的就不必提及了。—Tim Wu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5:55 (UTC)[回覆]
(:)回應@TimWu007對於閣下的質疑,我仔細的查了一下嘉義縣志並做一些修正,其內容為「嘉義縣男女人口數,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總人口數為120,867人,男性人口數為60,698人,女性人口數為60,169人,男女性比例接近1比1。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人口統計,總人口數增為170,456人,其中男性86,667人,女性83,789人,截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一年內總人口數增加了近五萬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菁英傷亡慘重,之後中央派兵進行清鄉,依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之統計數據,可能是清鄉後的人口統計,資料上明顯看出,人口數大量銳減。」,也就是說「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總人口數為120,867人,男性人口數為60,698人,女性人口數為60,169人,男女性比例接近1比1。」這句話之統計數據係可能是清鄉後的人口統計,故從資料上明顯看出,人口數大量銳減。--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6日 (二) 02:48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
  1. 買賣業6,026家為最多,製造或加工業3,216家次之,設場屋以集客之業1,005家又次之,總數11,079家,比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底之6,239家,增加七成餘。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該縣商業登記現有家數為13,421,十餘年來多為微幅增減,至九十五年(2006年)為15,519家,公司資本額總數則是從新臺幣十八億六千七百多萬增至二十二億七千二百多萬元。以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為例,各行各業中以批發及零售業家數9,921家最多,占登記家數63.93%,再次為其他服務1,589家到底什麼情況用阿拉伯數字,什麼情況用漢字?
  2. 上面算,一共12萬人,一年增五萬,相當於一年增四成多,這基本上可以說除非大量人口遷移過來,不然所有育齡婦女每人一胎都遠遠不夠,要麼這數字不對,要麼這裏面有非常重大的變故沒有提到;
  3. 年份沒有必要用那麼多種紀年,百科全書不是地方志,寫個公元紀年就足夠了,每個年份各種國民XX年,日本又XX年,大清又XX年,明朝XX年人都轉暈了,有幾個人都記得明天啟四年是什麼而不用去看後面的1624年?
  4. 台灣不知道要連結多少次才夠,類似重複內鏈全文從頭鏈到尾;
  5. 阿里山的氣候沒那麼重要;
  6. 這種東西實在影響觀感:地理位置中心點位中埔鄉中埔村附近(23°25′34″N 120°31′53″E / 23.42611°N 120.53139°E / 23.42611; 120.53139),極東為阿里山鄉玉山主峰(23°25′34″N 120°56′57″E / 23.42611°N 120.94917°E / 23.42611; 120.94917),極西為東石鄉鰲鼓海埔新生地(23°25′34″N 120°08′11″E / 23.42611°N 120.13639°E / 23.42611; 120.13639),極南為大埔鄉南端(23°13′05″N 120°56′57″E / 23.21806°N 120.94917°E / 23.21806; 120.94917),極北為大林鎮北勢附近(23°38′01″N 120°56′57″E / 23.63361°N 120.94917°E / 23.63361; 120.94917)
  7. 1822萬公噸(1579萬美元),其中畜產品約15萬公噸(84萬美元)、水產品約68萬公噸(193萬美元)……使得林產品出口共達39,849公噸(93,785美元)我開始看還以為這地方出口是直接按噸換算就行,不用細分品質品種;
  8. 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年)度,阿里山鄉旅館住宿旅客高達212,727人(佔28.2%)[51]:1—2。民宿住宿旅客人數高達4,393人[51]:3。同樣是住個宿,21萬多人是高達,4400人也是高達;
  9. 現已砍伐殆盡,人工造林選擇單一樹種且為經濟價值較差的柳杉,紅檜扁柏等巨木僅餘少數,轉為發展觀光業,該處時有水災、地震,常造成鐵路受損。我估計沒人解釋得清這裏面的轉折關係到底是怎樣。
  10. 全文五次提及二二八事件,每次都說很慘很慘,「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嘉義市是重災區」,「使得嘉義淪為二二八事件的重災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菁英傷亡慘重,依統計數據,可明顯看出,人口數大量銳減。」「反國民政府之二二八事件在嘉義縣的戰鬥便極為激烈,且傷亡也十分慘重」,「加上二二八事件等因素讓嘉義曾有的文化活力遭到相當的壓抑沈寂」,但卻沒有任何內文可以支撐這些「重災」、「慘重」、「激烈」的說法;
  11. 大部分來源無publisher(work)、date、accessdate、網頁是這樣還好查找補填,連書都是這樣,author,isbn什麼都沒有,比如「二二八民變-台灣與蔣介石,143-146;1947台灣二二八革命,166-185;責任歸屬研究報告,61-63」「責任歸屬研究報告,61-63;責任歸屬研究報告,70-71;二二八事件研究 下卷,539-541」這樣就直接上來了,這書誰寫的,哪一年出版的,哪裏出版的,什麼都沒有,直接列個書名就行了。
  12. (中文(台灣)‎) (中文)是什麼意思啊?所以那些沒填的又都是什麼文?--7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3:18 (UTC)[回覆]
  13. 吳芳銘. 《地方派系的結盟與分化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和高雄縣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中文(台灣)‎)--7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3:18 (UTC)[回覆]
(:)回應@achanhk完成,統一修正為紀年前公元後。--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04:59 (UTC)[回覆]
  • (?)疑問:嘉義縣沒有出新的地方志,也沒有統計年鑑嗎?引自1977年地方志的內容,會不會有時效性問題?許多表示現在目前當下概念的信息,都引用1977年《嘉義縣誌》。略微看了一點,沒有仔細審查,我找到兩個地方沒懂:(不止這兩處,希望主編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1. 氣候章節「如在1999年的二月,以及1994年和2004年的十一月等皆是降雨量幾乎為零的月份」,用的參考資料是1977年出版的《嘉義縣志·卷一·地理志》210-211頁。
  2. 區劃人口「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嘉義市再度升格為省轄市,縣市分治。民國八十年(1991年)七月一日縣治遷至位於太保鄉與朴子鎮之間的祥和新村設置縣政特區,太保鄉並改制為縣轄市太保市;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九月十日朴子鎮亦改制為朴子市。」,用的參考資料是1977年出版的《嘉義縣志·卷四·政事志》。--| 2020年10月5日 (一) 09:22 (UTC)[回覆]
(:)回應@瑞丽江的河水完成修正。查了一下參考的嘉義縣志,其版本是2009年版的,不是1997年版的。--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11:00 (UTC)[回覆]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不符資格。請求撤回典範條目評選。--Ketsu1213留言2020年10月9日 (五) 00:31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臺灣的縣份,提名人:Ketsu1213留言2022年7月16日 (六) 01:59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7月16日 (六) 01:59 (UTC)至2022年7月30日 (六) 01:59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8月29日 (一) 02:00 (UTC)起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條理清晰,內容全面,資料完整,個人認為符合FA標準。—Ketsu1213留言2022年7月16日 (六) 01:59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維基病夫邀請您加入❤️邊緣人小組·🖊️簽到 2022年7月24日 (日) 14:35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請注意一下統一日期顯示的格式(例如:「五月初二日,改赤崁……」、「直至1787年11月初9日……」、「多集中在四月九月份,而低於100毫米者為十一月至一月,其最低的月份為十一月」……)。另外,中華民國條目指出其有效管轄土地是「36,197平方公里」,臺灣條目提供的面積是「35,886.8623 km2」,候選條目卻提及「臺灣地區總面積36,006.1794平方公里」,是否較過時的資料?(題外話:還以為「飲食與特產」一節會提到包括嘉義噴水雞肉飯在內等等令人難忘的美食。)--ClitheringMMXXII 2022年7月26日 (二) 16:42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User:Zrsv07 2022年7月27日 (三) 05:36 (UTC)[回覆]
  • 感謝邀請評選此條目,以下為簡單看過後的建議,謝謝。
    1. 歷史的部分似可再擴充,嘉義地區之歷史似乎可追溯至史前時期,可略加描寫。
    2. 區劃人口一章出現民國紀年,建議統一採公元紀年。
    3. 「人口成長情形」一節、鐵路運輸章節第一段、公路運輸章節第三段、大眾運輸系統第二段段末似無引注,休閒旅遊章節第三段引注不足。
    4. 縣政組織章節,對於司法機關的描寫宜更精確,理論上嘉義地區亦為上級法院之管轄範圍;另檢察機關不負責案件之審理。
    5. 選民結構與政治勢力章節,部分標點符號為半形而非全形,另翁章梁為現任縣長一節未引注。
    6. 文學章節第二段「現代文學方面,嘉義縣實為一開放性結構,不夠封閉,與嘉義市無法區隔。」及海運章節第二段「遊客不僅可以在觀光漁市品嚐新鮮的海味,也能從這裏搭船前往澎湖,或搭乘觀光漁筏出海欣賞美麗的濕地生態,使漁港,具有漁港、商港、遊艇港等多功能。」敘寫方式宜中立化
    7. 導言宜改寫以反映全條目之重點,並增加對讀者之吸引度,可參考WP:LEAD
    8. 已充分內部連結時毋須列相關條目,可參見WP:SEEALSO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A1Cafel留言2022年7月29日 (五) 03:31 (UTC)[回覆]

落選典範條目:5票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0票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落選。--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2年7月30日 (六) 06:02 (UTC)[回覆]

同行評審[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2年7月30日 (六) 07:19 (UTC)至2022年8月29日 (一) 07:19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2年9月5日 (一) 07:20 (UTC)起

嘉義縣條目第二次典範條目評選落選,利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這裏跑跑流程。請各位提點、建議,以便改善本條目的不足之處。--Ketsu1213留言2022年7月30日 (六) 07:19 (UTC)[回覆]

旅遊景區那邊羅列這麼多看着有點像名人列表,而且序言和下文都是有一堆,羅列東西太多感覺閱讀起來很吃力,而且是不是沒有寫對外交流。--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06:35 (UTC)[回覆]
@方的1P謝謝閣下的建言,已修正完成,但對外交流部分由於嘉義縣沒有締結任何姐妹縣市,故無資料。--Ketsu1213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02:05 (UTC)[回覆]
清單表述方式問題仍未根除,文學(段3,16人)、教育(段1)、公路運輸(節)幾處段落比較明確,其他環節有疑慮者自行評估(放入正文)必要性。以教育為例,已有「參見:嘉義縣各級學校列表」,毋須鋪陳大專院校興衰史,挑幾個校譽佳有代表性的附帶描述即可,別讓停辦停招院校搶戲失焦。至於整體教育經費?校際交流?與在地合作?取得成就?國際及國內評價?當地民眾所受教育情形如何?識字率有多少?……等等教育相關的其他訊息,可稍加揀選着墨。此外,單章內容八段論、三兩句話自成段落之處,過於瑣碎,需要統整。早期藝術行為伴隨宗教信仰產生,何以臺灣燈會(舉辦目的是將特有傳統民俗節慶推廣至國際)、賞燈花、原住民的祭被劃入藝(術)文(化)活動?比較高尚?究竟藝文活動和民俗活動兩者分野理由是?(傾向建議併為單節、分段說明。)人口消長計算方式建議改去年同期比較,點列改散文,嘉義縣人口指標圖表也建議以文章模式替換。文章內部連結重複次數需減低。圖片不論多寡,整體擺放方式要有章法可循,避免重複(3張)。慎選圖片,例如:最美的風景(大門)?東門教堂?……等至少十餘張,充其量只是紀實應景,美感檔次有待提升。--Xiaoxuang留言2022年8月26日 (五) 04:43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第三次)[編輯]

嘉義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臺灣的縣份,提名人:--Ketsu1213留言2022年8月31日 (三) 08:44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8月31日 (三) 08:44 (UTC)至2022年9月14日 (三) 08:44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10月14日 (五) 08:45 (UTC)起
    1. 為何「水文」和「水利發展」要分成兩個並列章節闡述?
    2. 區劃人口下面部分的內容排版有問題,大片空白;「人口成長情形」那裏是什麼意思不是很明白,而且也沒有來源;此外,「區劃人口」綜合成一個章節似乎比較少見,有沒有成例?
    3. 「休閒旅遊」的內容和「三級產業」及「文化」中的內容似乎存在重複問題?該章節有必要麼?
    4. 醫療為何不放在「三級產業」里,而是獨立成與「三級產業」的上級章節「經濟」並立的章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31日 (三) 09:49 (UTC)[回覆]
@ShizhaoCatOnMars謝謝兩位閣下的建言與答覆,已修正完成,請閣下再看看是否符合FA或給我意見。--Ketsu1213留言2022年9月6日 (二) 02:03 (UTC)[回覆]
我還是覺得羅列事物太多,一些典型的句子有如「嘉義縣有百年老廟半天岩紫雲寺、笨港水仙宮、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亦有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高跟鞋教堂、北回歸線太陽館、臺灣糖業公司南靖糖廠、蒜頭糖廠及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等著名的觀光景點與觀光休閒勝地。」(一句話列舉了11件不同事物),水文等等又是不勝其煩列舉一堆事物(堪比相聲報菜名的貫口),一筆帶過的大部分又是沒有聽過的新名詞,後文也不會加以說明,導致給人以走馬觀花、不知所云的感覺,作為讀者體驗不是很好,有點被強行推銷的感覺,是不是可以參考WP:摘要格式進行進一步簡化和概括。----Cat on the Mars 2022年9月7日 (三) 16:46 (UTC)[回覆]
意見:接近典範條目。美中不足是部分段落內容多爲事物羅列,稍微缺乏總括概述。例如,「教育」一章的大中小學概述僅有兩句,在第二段;但是幾所大專院校的列舉卻有六句,在第一段;篇幅不合比例,位置顛倒。此外這些列舉過多着墨於改名、停辦,括弧內容過多不利於閲讀。又如,「大衆運輸系統」第一段首句關於公車捷運,第二段首句關於公車運輸,究竟二者關係為何,對於非台灣人可能難以理解,顯得地域中心,故需要對此作總括概述,也要説明除公車外還有無其他大衆運輸。再如,「空運」一節首句即說「嘉義航空站」,未説明後者是否為前者的惟一。此外,部分段落語序亦成問題,「醫療」一章的語序為:(1)有四個次醫療區;(2)縣醫療資源缺乏;(3)有地區級醫院四家。顯然語序為(2)(1)(3)更爲順暢。其他類似問題請您逐一檢視。--神秘悟飯 2022年9月4日 (日) 10:44 (UTC)[回覆]
@神秘悟飯謝謝閣下的建言,已依閣下的建言修正完成,在大略檢視一下內容後覺得應該是符合FA了,請閣下再看看是否符合FA或給我意見。--Ketsu1213留言2022年9月5日 (一) 04:18 (UTC)[回覆]
  1. 地形一節內容很亂。(1) 第一段「主要地形分區有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斗六丘陵、嘉義丘陵、梅山丘陵…」,第二段開頭卻為「全縣依等高線區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及海岸等四個地形區…」,在一個小節中用了兩種不同邏輯來分類,使得閱讀產生錯亂。(2) 「嘉義地區的高度大部份都在100公尺以下,此區為平原區…」,此處的「嘉義地區」語意不明,看起來像是嘉義縣的某個地區,對照後文是用鄉鎮來分區,與這一句對不起來。(3) 第二、第三段分述嘉義縣的山地、丘陵、平原及海岸四種地形。但山地、丘陵、平原僅略微提到,三者加起來的篇幅還少於海岸,其原因為何,文內並未提到海岸是否特別重要,要用較大篇幅敘述。(4) 「嘉義縣的海岸地形屬於北段雲嘉洲潟海岸及中段的嘉南洲潟海岸」此句語意有問題。第一,「屬於」是否應為「包括」;第二,一般稱「北段」、「中段」,應該還會有「南段」,但此處沒有。整體來說,這一小節需要再整理一番。
  2. 腳註的方式有些奇怪,一般腳註是標示此句的來源,或是解釋疑難名詞。例如導言的最後一段「嘉義縣有百年老廟半天岩紫雲寺、笨港水仙宮、新港奉天宮…」有些地點有腳註,有些沒有。有腳註的地方,僅是該地點的介紹網頁,既不是此句的來源,也不是解釋這個名詞,放腳註的意義為何?又如「為全國僅次於高鐵高架橋第二長的高架鐵路」此句放了一堆腳註是否真的有必要?
  3. 海線、山線區域如何劃分,是否依照立委選舉區,還是其他劃分方式並未說明。在本條目中,水上鄉劃分為山線,但其在嘉義縣第一選舉區(海線選區)。

整體觀之,架構、內容的豐富度應該是夠,但小問題還是不少,腳註的品質,內文的流暢度可能還是要靠主編,其他人無法有這麼多時間一一核對。--A.K. 留言簽名 2022年9月7日 (三) 07:47 (UTC)[回覆]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有困擾的話,就讓魔女用魔法幫你排憂吧! 2022年9月14日 (三) 06:32 (UTC)[回覆]

落選典範條目:3票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0票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落選。--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2年9月14日 (三) 11:43 (UTC)[回覆]

過度統計清單移至討論頁[編輯]

2022年6月社群共識,將過度統計清單移至討論頁。--CaryCheng留言2022年10月22日 (六) 17:4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