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大臨

大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籍貫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字號 字虞臣,號念齋
諡號 文僖
出生 嘉靖六年(1527年)丁亥二月二十日
逝世 萬曆二年(1574年)三月二十五日
配偶 娶章氏,封孺人
親屬 (子)陶允宜
出身
  •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舉人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進士及第

陶大臨(1527年—1574年),虞臣念齋浙江會稽(今紹興)陶堰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丙辰榜眼及第,累官吏部侍郎。

生平[編輯]

兵部左侍郎陶諧之孫。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浙江鄉試中舉,列三十四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會試三十四名,廷試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吳時來彈劾嚴嵩,大臨為其定疏草。結果時來下詔獄,拷問同謀。大臨不顧安危,每日送藥,時來也寧死不發一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永樂大典分校官。

隆慶元年(1567年)升任翰林院侍讀隆慶四年(1570年)擔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掌管南京翰林院。次年,升任南京國子監祭酒。不久改詹事府少詹事。隆慶六年(1572年)出任東宮侍讀明神宗繼位後,於八月升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經筵侍班官,九月回部管事。萬曆元年(1573年)正月改吏部右侍郎,二年三月充殿試讀卷官,數日後以疾請告,賜羊酒,二十五日去世。卒贈吏部尚書文僖。《明史》有傳。[1]

家族[編輯]

曾祖陶慥,號實齋,封工科給事中贈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祖父陶諧,號南川,曾任兵部左侍郎贈兵部尚書謚莊襄;父陶師賢,號應山,鴻臚寺主簿封編修。母韓氏,贈孺人[2]。兄陶大順,官至廣西巡撫。弟陶大恆,監生。

註釋[編輯]

  1. ^ 《明史·卷二百零三》:(陶大順)弟大臨,字虞臣。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編修。吳時來劾嚴嵩,大臨為定疏草。時來下詔獄,詰所共謀。大臨不顧,日餉之藥物,時來亦忍死無一言。萬曆初,累官吏部侍郎。卒,贈吏部尚書,諡文僖。大臨少應舉杭州,鄰婦夜奔,拒之,旦遂徙舍。為人寬然長者,而內持貞介,不以勢利易。
  2.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登科錄》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