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順時針方向為:MacBook Air (2015)、iMac G5 20" (2004)、Macintosh II (1987)、Power Mac G4 Cube (2000)、iBook G3 Blueberry (1999)和original Macintosh 128K (1984)
蘋果公司於1984年生產的Mac電腦128K型號

麥金塔電腦(英語:Macintosh/ˈmækintɒʃ/,1998年後多被簡稱為Mac[1]),是自1984年1月起由蘋果公司設計、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系列產品。

Macintosh 128k是第一款成功的面向大眾市場的個人電腦,它擁有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內建熒幕和滑鼠。[2]蘋果公司同時銷售其廣受歡迎的Apple II系列電腦麥金塔電腦近十年,直到Apple II於1993年停產。

早期的麥金塔電腦都較貴,[3]市場由更便宜的Commodore 64IBM PCIBM PC相容機主導。[4]但後來,麥金塔作業系統被教育和出版領域廣泛應用,使得蘋果公司成為未來十年的世界第二大個人電腦製造商。20世紀90年代初,蘋果公司推出了麥金塔LC II和Color Classic英語Macintosh Color Classic,這兩款產品在價格上與當時的Wintel機型競爭。

然而,Windows 3.1x和英特爾奔騰(Pentium)處理器的出現,逐漸奪走了Mac電腦的市場份額。在大多數基準測試中,奔騰都擊敗了當時Mac電腦中使用的摩托羅拉68040英語Motorola 68040。上世紀90年代中期,麥金塔電腦的架構開始向PowerPC遷移並發佈了Power Macintosh系列。但因為普通PC一直在降價以及Macintosh Performa的庫存管理不善,再加上Windows 95的發佈,導致了Mac用戶數量持續下降。到1994年底,Mac電腦的市場佔有率跌至第三位,當年康柏成為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

1997年中期,史蒂夫·喬布斯重新回到蘋果公司,將原來由近20款麥金塔電腦組成的複雜產品線減至1999年中期的4款:Power Macintosh G3, iMac, 14.1" PowerBook G3英語PowerBook G3, and 12" iBook。這四款產品都憑藉其高效能、有競爭力的價格和美觀的工業設計在商業上取得了關鍵的成功,幫助蘋果重新盈利。

2006年,麥金塔電腦開始向英特爾平台遷移,大約在這個時候,蘋果公司逐漸淘汰了麥金塔這個名字,取而代之的是「Mac」。Mac這個綽號自第一款產品面世以來就一直被廣泛使用。

Mac產品線截至2022年6月23日為止,包括四款桌上電腦iMacMac miniMac ProMac Studio)和兩款手提電腦MacBook AirMacBook Pro),以及兩款配套顯示器Pro Display XDRStudio Display)。

命名[編輯]

麥金塔專案始於1979年,當時蘋果公司的一名員工傑夫·拉斯金想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一種易用、低成本的電腦。他想用他最喜歡的蘋果品種旭蘋果(McIntosh)[5]來命名這台電腦,但由於法律原因,為了避免與一家音響製造商「McIntosh」(McIntosh Laboratory英語McIntosh Laboratory)的公司名稱重複,所以拼寫改為"Macintosh"。[6]

直到現在,蘋果公司仍沿用Mac來命名其所設計生產的個人電腦。

指令集架構[編輯]

麥金塔電腦(Mac)在歷史上曾經3次更換指令集架構。

作業系統[編輯]

最初Mac的預設作業系統命名為:System Software,至System 7.5.1起正式改名為Mac OS。自從2001年Cheetah發佈時,版本號一直停留在10開頭。2001年最初被稱為Mac OS X,10.8 Mountain Lion起命名為OS X,10.12 Sierra起,為與其他平台作業系統iOSwatchOStvOS等命名方式相符合,又更名為macOS。2020年,引進ARM架構改寫的macOS 11 Big Sur被官方公佈,版本號正式脫離10開頭。

macOS 使用Darwin作為系統核心,而Darwin核心是以FreeBSD為範本加以改寫而成。

產品時間線[編輯]

來源:Glen Sanford, Apple History, apple-history.com

在售產品線[編輯]

現今的麥金塔電腦分成以下幾條產品線:

桌上電腦產品分別有:針對開發者和維護人員的工作站Mac Pro,針對一般開發者和藝術製作者的工作站Mac Studio,針對消費市場與教育市場和一體成形的iMac,還有針對入門市場及家用市場的Mac mini

手提電腦產品則分為:針對最高階用戶的移動式工作平台的14寸和16寸MacBook Pro和針對消費市場與商務可攜式性市場的13寸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

當前仍在更新的產品線如下表所示:

大眾消費者 專業人士
手提電腦 MacBook Air

13.3" (retina) model;使用Apple M1Apple M2處理器
MacBook Pro

13.3"(retina) , 14" and 16" (Liquid Retina XDR) models;
使用Apple M2Apple M2 PROApple M2 MAX處理器
桌上電腦 Mac mini







入門級產品;使用Apple M2Apple M2 PRO處理器
iMac




24" 4,5K (retina P3) model;使用Apple M1處理器
Mac Studio




進階級的工作站電腦,使用Apple M2 MAXApple M2 ULTRA處理器
Mac Pro

可以自訂的工作站電腦;使用Apple M2 ULTRA處理器

蘋果公司為Mac電腦設計了多款配件,包括Pro Display XDRMagic MouseMagic Keyboard等等。

參考文獻[編輯]

  1. ^ Engst, Adam. The Few Remaining Uses of the Word "Macintosh". TidBITS英語TidBITS. 2020-01-10 [202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2. ^ Polsson, Ken. Chronology of Apple Computer Personal Computers. 2009-07-29 [2009-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1). 
  3. ^ Apple unveils a Macintosh. Spokesman-Review ((Spokan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1984-01-24: C6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4. ^ Reimer, Jeremy. Total share: 30 years of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share figures. Ars Technica. 2005-12-14 [2015-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5. ^ Raskin, Jef. Recollections of the Macintosh project. Articles from Jef Raski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acintosh. 1996 [200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6. ^ Raskin, Jef. More Mac Reactions. BYTE (letter). May 1984: 20 [2013-10-23]. 
  7. ^ 18 Years Ago Apple Introduced the First PowerPC Macs (2012-03-14). lowendmac.com.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8. ^ Apple to Use Intel Microprocessors Beginning in 2006. Apple Newsroom. 2005-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9. ^ Apple announces Mac transition to Apple silicon. Apple Newsroom. 202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 
  10. ^ Kamps, Haje Jan. Apple surprise-launches new Mac Pro with Apple Silicon. TechCrunch. 2023-06-05 [2023-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8)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