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屬於維基百科技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核技術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核技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核技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核聚變的放射性要比核裂變小得多,鈾235裂變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主要是碘129和鍀99等。它們都帶有極強的放射性,壽命均大於50年。而氘和氚燃燒後,其聚變產物是惰性物質氦,對環境沒有放射性污染,僅有少量的低溫輻射,相對於核裂變廢料的放射性污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處理也很容易。綠色和平組織的言論完全是在誤導視聽。另一方面,在解決核聚變技術問題之前核裂變發電站的作用也不應忽視,那些「環保衛士」主張用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等來填補,其實這是不現實的,這些能源都存在着一個本質上的弱點不穩定,分佈不均衡,不可能作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3dball 00:28 2005年7月2日 (UTC)

請不要濫用[來源請求][編輯]

請大家在編輯之前看看英語條目,謝謝!Dobs 15:40 2006年11月21日 (UTC)

[來源請求]應該怎麼用?什麼行為屬於濫用呢?有這方面的方針嗎?真是讓人困惑。--Wikijoiner 05:34 2006年11月22日 (UTC)
Wikipedia:列明來源。條目中部分內容是翻譯自英語條目的,可是個別人士沒有看過英語條目,就請求資料來源,對其他貢獻者不太專重。Dobs 09:36 2006年11月22日 (UTC)
要是把英文版中的來源留在翻譯後的那部分,就不會再有人嫌疑沒有來源了吧。--Wikijoiner 10:59 2006年11月22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