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蒋兆鲲(?—?),瀚槎南溟,一号茗仙江苏丰县人。清朝翰林

生平[编辑]

蒋兆鲲之父蒋德璟为拔贡。兆鲲为长子,自幼聪颖,过目成诵。少年进学,年二十三即获选拔萃科,但乡试未中,于是进求学,于季芝昌吕贤基门下受教,苦读十年,终于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中式,次年(1847年)联捷丁未科,选庶吉士。此时其父德璟来京省亲,患病不治,于是归里营葬,守丧三年。服阙后重新入京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参纂国史及修《宣宗实录》。

后来,兆鲲被选为东河即用知府,遇缺以道员即补,经年未有闲暇探亲。不久,得知其母生病,日夜奔驰数百里,归乡探望。不到一个月,其母去世。兆鲲因哀伤过度,得肺痿之疾,三年不愈而卒。著有《求是室诗存》。

光绪《丰县志》有传。[1]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丰县志》卷之九·人物上·页二十八:“蒋兆鲲,字瀚槎,号南溟,一号茗仙,德璟长子也。性颖异,读书一过不忘。弱冠入邑庠,年二十三中萃科,乡试未售,遂负笈入都,受业于先达季公芝昌、吕公贤基之门,膏晷无间者十年。道光丙午应顺天乡试中式。丁未联捷南宫,与馆选。适德璟来京临省,遘疾不起,遂归里营葬,泣血尽哀,庐墓三年。服阙,入都散馆,授编修。纂国史与修《宣宗实录》,钦简东河即用知府。遇缺以道员即补。宣力工次,经年未遑归省。旋闻母病,即日归,一日夜驰五百里,抵家,母病已剧,未逾月卒。以哀毁过度,得肺痿疾,三年不瘳,遂捐馆。著有《求是室诗存》板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