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官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资官县。晋置冶官县;南齐后废,讹作治官县;隋复置,又讹治作咨官县;唐又讹咨作资。唐武德初,属嘉州。贞观六年,属荣州[1][2]。宋代仍属荣州[3]。元省。

注释[编辑]

  1. ^ “资官 汉南安县地,晋置资官县。武德初,属嘉州。贞观六年,来属”。《旧唐书》卷四十一剑南道荣州中
  2. ^ “荣州和义郡,中。武德元年析资州置,治公井,六年徙治大牢,永徽二年徙治旭川。土贡:䌷、班布、葛、利铁、柑。户五千六百三十九,口万八千二十四。县六。有威远军。旭川,中下。贞观元年析大牢置。应灵,中下。本大牢,景龙二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入焉。天宝元年更名。有盐。公井,中下。武德元年置。有盐。资官,中下。本隶嘉州,武德六年来属。有盐,有铁。威远,中下。贞观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县。二年以泸州之隆越来属。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有盐。和义。中下。本隶泸州,贞观八年来属”。《新唐书》卷四十二荣州和义郡
  3. ^ “荣州,下,和义郡,军事。乾德五年,废和义县。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祐后废。崇宁户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口五万二千八十七。贡斑布。县四:荣德,中下。旧名旭川。治平四年改。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焉。有盐监一,端平三年废。威远,中。资官,中。有盐井。应灵。中下。有盐井”。《宋史》卷八十九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