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彩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属: 彩雉属 Catreus
Cabanis,1851
种:
彩雉 C. wallichii
二名法
Catreus wallichii
Hardwicke,1827)

彩雉Catreus wallichii),又名瓦氏雉鸡,是一种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它们栖息在喜玛拉雅山的高原及丛林,高达海拔6000呎,夏天时更会高达海拔10000呎。[2]彩雉的学名是为纪念丹麦植物学家纳萨尼尔·瓦立池(Nathaniel Wallich)。

特征[编辑]

彩雉的色彩并不丰富,身体呈灰黄色,长冠灰色。尾巴很长,有18条羽毛,中央尾羽最长,主要是灰色及褐色。雌鸡较为细小。

行为[编辑]

彩雉是一夫一妻制的。它们会于夏天在陡斜的山崖上生蛋,每次会生10-11只蛋。[2]

保育状况[编辑]

由于不断失去栖息地,数量持续过少及被猎杀,彩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1],且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在巴基斯坦有计划放生饲养的彩雉。

参考[编辑]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treus wallich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04-30]. 
  2. ^ 2.0 2.1 Baker, EC Stuart. The game birds of India, Burmay and Ceylon. J. Bombay Nat. Hist. Soc. 1918, 26 (1): 1–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