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大墩战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大墩战役
戴潮春事件的一部分

原大墩街王宅,位于台中市中区的文化资产建筑,宅第主人王田曾任台湾日治时期的东大墩区街长,此建筑所在地点即为东大墩街旧域。
日期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九月间
地点
彰化县东大墩、 棋盘厝、石冈仔、新庄子、鸟铳头、番仔寮
(今台中市旧市区境内、石冈区太平区大里区等)
结果 罗冠英、廖廷凤等击溃廖安然,天地会红军战败。
参战方
  • 民间练勇(白军)
  • 民间练勇(红军)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罗冠英、廖廷凤
  • 张世英
  • 林文凤林文明
  • 廖安然
  • 参战单位
  • 东势角练勇
  • 翁仔社练勇
  • 阿罩雾练勇
  • 天地会红军
  • 东大墩战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发生台湾清领时期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九月间,交战起始日期不详,由民间东势角翁仔社的练勇罗冠英、廖廷凤率团进攻天地会廖安然据守的东大墩,双方激战良久,后前署淡水同知张世英出兵驰援,至九月十九日攻克东大墩,天地会廖安然战败阵亡。[1][2][3]

    背景[编辑]

    同治元年(1862年)春,天地会以四张犁乡绅戴潮春为首,在彰化县群起倡乱,自称“红英兄弟”遂以红旗为帜,获得彰化县、嘉义县境多位股首地主响应,其天地会红军有戴潮春驻防斗六门林日成固守彰化县城大突小埔心沿海一带由陈弄把持,内山区域则以北势湳洪欉为首。清廷鉴于台湾在地驻军不多,陆续自内地调派官军来台镇压叛乱(将领如曾玉明曾元福吴鸿源),并偕同愿意与官方合作的在地民勇,以白旗为号召,双方分庭抗礼,各擅胜场,陷入僵持。[1][3][4][5]:854-855

    北路军务[编辑]

    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于 1915 年颁布的台中厅行政图,行政区域范围和清领时期 1723 年至 1875 年间的彰化县大致相仿。

    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年-1863年)正月间,天地会曾经发动多次大规模战役,企图北上进攻大甲土城,但悉数失利作收,天地会遂无法将版图拓展至大甲溪以北的淡水厅[3];此区域战事在林豪东瀛纪事》被冠名“北路”,“北路”军务的主事者由竹堑总办团练林占梅担纲,候补道区天民负责筹措粮饷。[2][3][5]:853-854

    同治元年(1862年)秋七月,郑元杰出任淡水厅同知,原同知之位本为张世英代理,张世英卸任之后,在东势角民练首领罗冠英的举荐之下,获林占梅同意,张世英遂率队在翁仔社(今丰原区翁子里、翁明里、翁社里)屯兵,以牵制彰化县城与大墩一带的天地会部众。[1][3]

    战事[编辑]

    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间,清廷官方的北路驻军企图连通连结阿罩雾(今台中市雾峰区)的通道,清除大墩一带的天地会势力,白军东势角罗冠英、翁仔社廖廷凤率领民勇,进攻东大墩一带的村庄,面对天地会红军廖安然负隅顽抗,双方恶战多日;张世英乘隙另率一队人马火攻棋盘厝(或曰旗杆厝庄,今台中市西屯区惠来里[6]),成功攻克棋盘厝。同月十九日,罗冠英、廖廷凤分兵夹击,炮轰驻守圳寮的廖安然,廖安然背心中炮,力战身亡,白军夺下东大墩。[1][2]

    同一时期,阿罩雾团练在林文明林文凤的领兵之下,自东侧渐次扫荡如新庄仔(今台中市东区[5]:855)、鸟铳头(或曰鸟松头,今台中市太平区[7]:106)、番仔寮(今台中市大里区仁化里、健民里[7]:106)等村庄,其他周遭如石岗仔、枋寮、土牛(今台中市石冈区土牛里、德兴里、和盛里[7]:107)等的余党亦全数肃清。[1][2][8]

    后续[编辑]

    台湾学者柯志明认为,在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下旬官民军在此次战役获胜之后,有效连通淡水厅与阿罩雾的作战通道,也为嗣后丁曰健(时任台湾道道尹)、曾玉明在十月间制定南北夹攻彰化县城的作战方针,建立稳固战略的基础。[5]:855-857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吴德功(吴立轩). 《戴施兩案紀略》.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3-12-16].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3-12-16].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7 [2023-12-16].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4. ^ 乔安娜·麦斯基尔(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由王淑琤翻译. 台北市: 苍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柯志明. 《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Cultivated Aborigines and the Unruled Hans: Governance Deployment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Qing Taiwan]. 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2021. ISBN 9789863504764 (中文(台湾)). 
    6. ^ 〈歷史沿革〉. 台中市惠来里福德祠. [202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5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蔡培慧; 陈怡慧; 陆传杰 (编). 《台灣地名事典》 二版一刷.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8. ISBN 9789578630918 (中文(台湾)). 
    8. ^ 赖玉玲. 〈紅旗白旗反-戴潮春事件義民首羅冠英〉. 故宫文物月刊. 2020年4月号, (445): 66-77 [202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6 –通过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