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AndrewTheErudite/Primus inter pares - tes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rimus inter pares (古希腊文:Πρῶτος μεταξὺ ἴσων, prōtos metaxỳ ísōn ) 是拉丁文词组,意指“ (同僚中的)首席 ( "First among equals" ) ”。该称谓通常作为荣誉头衔,用以指称在团体中与其他成员正式地位平等、但得到非正式敬意的个人;传统上,这种称谓的获得人在工作单位中具有最高资历。这种称谓的其中一个使用案例是罗马元老院中的首席元老,这个头衔最初仅为享有在辩论中首先发言的资格。然而,这种称谓时常也在表达敬意、友好或用于宣传之情境下对德高望重的人物讽刺或自贬。罗马共和时期结束后,即使罗马帝国皇帝握有其他公民的生杀大权,最初也仅以首席元老自称、表面上显示自己仍为公民之一。在当代脉络下,议会内阁制国家的首相瑞士联邦总统美国首席大法官,以及东正教会普世牧首这类在实质意义上与同僚平等、却享有较高地位和少数权力的职位,与此称谓之意义较为接近。


各国政府[编辑]

共和联邦[编辑]

首相和总理[编辑]

在以伊丽莎白二世国家元首共和联邦王国中的君主立宪国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女王任命总督 (加拿大总督澳洲总督) 作为国协君主平时在该国的全权代表,称为女王会同议会( Queen-in-Council );而总督通常会指派民选国会多数党领袖为该国首相总理,该总理即为内阁中的首席。此惯例同样也适用于省政府州政府层级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层级首相或总理提名产生的省督州总督或领地行政长官,也会指派民选省议会和州议会多数党领袖作为省长州总理或领地首席厅长

加拿大与澳洲的联邦总督和省或州总督[编辑]

加拿大与澳洲作为联邦制国家,省督、州总督和领地行政长官作为加拿大女王澳洲女王在各省之全权代表,可视为是代行各省元首之职务;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澳洲各州在1901年建立联邦前曾是直辖殖民地、使得澳洲总督是由女王直接任命,加拿大各省都是由加拿大总督在总理建议下任命,是总督会同议会( Governor-in-Council )。虽然存在这些细部差异,但加拿大和澳洲两国总督都并非省督、州总督和领地行政长官之上级长官,而仅仅是各级总督之间的首席

德国[编辑]

德国历史上诸城邦市长传统上符合首席之定义。在汉堡吕北克不莱梅这三个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帝国自由城市,各城邦的政府被称为"Senat",而市长作为城邦政府成员中的首席,其头衔通常是“城邦政府主席 ( "Präsident des Senats" ) ”,而非仅仅是“市长 ( "Bürgermeister" ) ”。在吕北克,这项传统在该城于1937年被普鲁士邦并吞后结束;在汉堡,汉堡市长因为1997年汉堡汉萨自由市宪法修改后获得能够修改城邦政府政策的广泛权力,因而不再具有作为城邦政府首席之实质意义;柏林市长在1995年以前也是为柏林城市邦城邦政府的首席。时至今日,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不来梅仍保留市长作为城邦政府首席的传统。

荷兰[编辑]

荷兰首相正式官衔为大臣主席 ( "Minister-president" ) ,是荷兰部长会议 ( "Ministerraad" ) ─亦即内阁─之主席和荷兰政府行政首脑,仅作为荷兰内阁之代表而并未享有特殊权力;荷兰首相通常也身兼总务部长一职。直到1945年正式设立大臣主席前,部长会议主席一职传统上多由各部长轮流担任,因而使得部长会议主席仅仅是内阁中的首席。尽管并无正式规定,一般多由荷兰国会下议院政党联盟的最大党领袖出任首相。

瑞士[编辑]

由七名委员组成的瑞士联邦委员会是瑞士的中央政府,每年都由瑞士联邦国会选出瑞士联邦总统。传统上,联邦总统和副总统之职位均由联邦委员会委员轮流担任,因而各委员在任内每七年会担任会依序担任副总统和总统之职务。联邦总统并非国家元首,但是瑞士最高级别的官员。在紧急状况发生而联邦委员会无法及时决议时,联邦总统有权代联邦委员会进行决策──但除此极端情况,总统仅为联邦委员会中的 首席,并未握有超出其他六位委员的权限

联合王国[编辑]

在联合王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内阁。由于“首相 ( Prime Minister ) ”一词含有“首席大臣 ( primary minister ) ”、“第一大臣 ( first minister ) ”等意味,首相─例如英国首相─传统上在许多国家被认为属于primus inter pares,亦即首相是内阁的主席或首领,但并不具备高于内阁的法律地位。 在汉诺威王朝期间,首相的作用是向君主禀报下议院的法案提案与其他事项;虽然现今脉络下仍时常以primus inter pares或"First among equals"代指首相,然而首相的实际权力已然凌驾于其他阁员之上,使此称谓不再符合原先的意义。仿效联合王国采行西敏制的国家也通常以此称谓称呼其首相或总理。

此称谓在联合王国亦有其文化意义:First Among Equals 也是政治人物、作家杰弗里·阿彻于1984年出版的政治小说《天之骄子》的英文原名──该故事中主要人物皆汲汲营营、希望成为英国首相。这部小说在1986年被改编为一部为数十集的电视系列剧

美国[编辑]

"First among equals"在美国被用以称呼美国首席大法官。首席大法官相对其他大法官针对案件审理并无更多决定权、也不能直接控制其他大法官,但是由于其负责主持美国最高法院案件审理之会议并拥有首先发言的权力,因而对议程设定和会议讨论方向有着莫大影响力。首席大法官若在会议中属于多数意见派,也能够指派会议特定成员(包括首席大法官本人)撰写法院意见书,陈述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借由指派不同大法官撰写多数意见书,首席大法官能够影响未来世代对于该案件判决的解释。

日本[编辑]

在1889年 (明治22年) 至1947年 (昭和22年) 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政体制之下,《内阁官制》规定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与内阁中其他大臣地位相当,亦即内阁总理大臣仅是内阁中的首席


主席[编辑]

俱乐部理事会教职员委员会等设有主席或主任委员此类职位的组织团体中,该职位虽有特殊权力、但又因是由各组织成员轮流担任,In many private parliamentary bodies, such as clubs, boards, educational faculty, and committees, the officer or member who holds the position of chair or chairman is often regarded as a "first among equals". That is, while most rules of order will grant the chair special power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meeting, the position of chair is usually temporary, rotating, and powerless in other contexts, making the occupant merely a temporary leader required to instil order. This is the case for mayors under a council-manager government, as the "mayor" has the same vote as all other council members and cannot override them, although their opinion may have more sway among other members.


宗教界[编辑]

东正教会[编辑]

"Primus inter pares"也用以称呼在东正教会具有崇高地位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无法管辖其他东正教会牧首和自主教会 ( Autocephaly ) ,也无权干预个自主教会的主教选任,但他有权召集各自主教会之主教召开宗教会议 ( synod ) 处理紧急事务,且在过去四十年中曾行使此权力。普世牧首之地位源自于该职务的历史意义和作为东正教会主要代言人的特权,道德威望甚高。 东正教会同时也以此称呼罗马主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目前是东正教会各牧首之首席,然而在过去罗马主教─所谓的西方牧首─则因依据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首都后建立之传统排序,成为五大牧首区 ( Pentarchy ) 、五大主教座 ( Patriarchal Sees ) 之首席。经过11世纪的东西教会大分裂 ( Schism ) 后,罗马主教在独立的东正教会看来便不再享有该地位。

天主教会(罗马公教会)[编辑]

罗马公教会东仪天主教会眼中,教宗基督的代言人、圣伯多禄的继承者,普世教会最高教长和宗徒长之继承人,地位高于其他主教、自然不是最资深的主教、或主教中的首席;这种观点在1054年与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东西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会的枢机团团长则是枢机团 首席


普世圣公宗[编辑]

就整个圣公会而言,坎特伯雷大主教作为 首席统辖各自治教省和教会。而在世界各教省、教区和教会,苏格兰圣公会的七名教区主教之中最资深者被称作 " Primus " ( Primus inter pares 的简称) ,其他地区的主教长 ( primate )在其管辖的教区内经常也被认为具有 首席地位。

Based on the antiquity with which ecumenical councils have conceded some kind of universal primacy to the Bishops of Rome, participants in Anglican-Catholic dialogues have acknowledged for decades that the Pope would properly serve as the titular leader of a reunited church; the Anglicans typically have in mind an honorary (non-jurisdictional) primacy such as the phrase "primus inter pares" implies. In one example of such acknowledgement, the International Anglican-Catholic Commission for Unity and Mission, in its 2007 agreed statement Growing Together in Unity and Mission, "urge[s] Anglicans and Catholics to explore together how the ministry of the Bishop of Rome might be offered and received in order to assist our Communions to grow towards full, ecclesial communion."

Presbyterianism[edit source | edit] The Moderator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in a Presbyterian church is similarly designated as a primus inter pares. This concept holds also for the Moderators of each Synod, Presbytery, and Kirk Session. As all elders are ordained - some for teaching and some for ruling, none sit in higher status, but all are equal behind the one and only head of the church Jesus Christ. [8]

Church of Sweden[edit source | edit] In the Church of Sweden, the Archbishop of Uppsala is considered primus inter pares.[9]

See also[edit source | edit] Animal Farm, a George Orwell dystopian novel published in 1945, where the motto 'All are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is a variant on this theme.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