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邦燝(?—?),或作周邦璟,原名周邦基,號柱明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

生平[編輯]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湖廣鄉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四十七年充副使,冊封周府堵陽王及王妃谷氏[1],泰昌元年十月考選,授試御史,天啓元年閏二月補河南道御史,二年十月兩淮巡鹽,又入司京畿,名流多出其門。七年二月以門戶被削籍[2]。崇禎元年二月,江西道御史張爌疏請起用原官,九月起補雲南道御史,入司京察,三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六月帝以喬允升等逸囚一案,罰俸一年 ,尋奉使冊封榮府。之後改名周邦燝,崇禎五年六月升太常寺卿。晉大理寺卿,遷南京兵部侍郎。為人厲廉隅,寡言笑[3]

墓在小敕嶺。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八十三》:萬曆四十七年六月,擬授戶科給事中楊漣為正使、中書舍人周邦基為副使,持節冊封周府在(金豦)為堵陽王,選谷氏為堵陽王妃。
  2.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一》:天啓七年二月,升禮科給事中王琨為河南布政使司右參議汝南道,削工科給事中顧其仁、御史周邦基、吳甡、梁元柱、謝奇舉、吏部員外郎張其實籍,仍追誥命,皆以推升藩臬,謂其久系門戶也。
  3. ^ 《麻城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