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基子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始基子宮(英語:Primordial Uterus),也稱痕跡子宮,是一種婦科生理缺陷,是雙側副中腎管融合不久即停止發育所致,卵巢多發育正常。

患者子宮體極小,僅有1-3厘米,多數無宮腔或為實體肌性子宮,偶見始基子宮有宮腔和內膜,常合併先天性無陰道。症狀包括原發性閉經不孕,因無子宮內膜發育,沒有月經來潮,很難受孕[1]。有宮腔和內膜的實體性始基子宮,若宮腔閉鎖或無陰道者,會伴有周期性、進行性下腹疼痛[2][3]

目前無特別有效治療方法。有宮腔和內膜的始基子宮,無陰道者先行陰道成形術,宮腔與陰道貫通後,可給予雌激素促進子宮發育[4]

參考[編輯]

  1. ^ 徐春陽, 熊光武, 史常旭. 先天性无阴道, 双始基子宫, 右侧始基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1 例. 實用婦產科雜誌. 1998, 14 (5): 278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2. ^ 邢玲玲, 安秀雲, 王玥. 先天性无阴道双侧始基子宫伴一侧宫腔积血 1 例. 武警醫學. 2007, 17 (11): 844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3. ^ 華克勤, 陳義松. 阴道发育异常的分类及诊治. 實用婦產科雜誌. 2009, 9: 513–515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4. ^ 楊琳娜, 顧林莉, 敬曉濤. 腹腔镜诊治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1 例报告 (PDF). 腹腔鏡外科雜誌. 2008, 12 (6): 502 [2014-08-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