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桑
海桑的花
枝、葉及果實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桃金孃目 Myrtales
科: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屬: 海桑屬 Sonneratia
種:
海桑 S. caseolaris
二名法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 1897
異名
  • Rhizophora caseolaris
    L., 1754

海桑學名Sonneratia caseolaris)為千屈菜科海桑屬下的一個,是舊大陸熱帶亞熱帶紅樹林中常見的真紅樹植物種類之一,北起自海南島菲律賓群島;南至澳洲北部;西起自非洲、東至馬來群島等海岸淤泥沼澤地帶中均有本種分布,[2][3]在淡水當中也有發現[4]。花期冬季,果期春夏季 。海桑一名始載於《中華本草》。

形態[編輯]

喬木,高5-6米;小枝通常下垂,有隆起的節,幼時具鈍4棱,稀銳4棱或具狹翅。葉形狀變異大,闊橢圓形、矩圓形至倒卵形,長4-7厘米,寬2-4厘米,頂端鈍尖或圓形,基部漸狹而下延成一短寬的柄,中脈在兩面稍凸起,側脈纖細,不明顯;葉柄極短,有時不顯著。花具短而粗壯的梗;萼筒平滑無棱,淺杯狀,果時碟形,裂片平展,通常6,內面綠色或黃白色,比萼筒長,花瓣條狀披針形,暗紅色,長1.8-2厘米,寬0.25-0.3厘米;花絲粉紅色或上部白色,下部紅色,長2.5-3厘米;花柱長3-3.5厘米,柱頭頭狀。成熟的果實直徑4-5厘米。[5]

呼吸根筍狀,生長在水平方向延伸開的水平根之上,有營養根生於靠近其基部的地方[6]

適應力[編輯]

海桑被認為是真紅樹植物當中較為不耐鹽的種類,一般出現於有淡水輸入的河口低鹽鹼地區[6][4],具有氣生根用於對抗缺氧環境。

在一些地區的淡水中也有發現海桑植株,如海南文昌城區;栽培試驗表明,海桑植株在淡水當中生長較為繁盛,栽培存活率可達82%[7]。屬於嗜熱物種,不耐低溫。

繁殖[編輯]

花冠和雄蕊已經脫落的海桑花

這種植物的花期通常在冬季,果期在春夏季。[5]花朵主要在傍晚時分開放[8],由蝙蝠、飛蛾等動物為其授粉,果實成熟後隨海水漂流,屬於海漂植物。

價值[編輯]

海桑是重要的紅樹林組成物種,具有防風消浪、促淤保灘的作用。

果實可食用,並在某些地區(例如馬爾地夫)被視為食物。在斯里蘭卡,這種海桑果在僧伽羅語中被稱為kirala gédi (කිරල ගෙඩි),在泰米爾語中被稱為Kārk koṭṭaikaḷ (கார்க் கொட்டைகள்),將水果與椰奶混合可以製成奶昔。在馬爾地夫,這種水果可以用於製作清涼飲料,也可以與椰子和糖一起食用。但因其保質期過短(成熟的水果不能在室溫下保存超過一天),故一般僅限於在原產地進行銷售,機械碾壓會損壞其中的種子,導致果肉苦澀並變色。[9] 海桑嫩葉亦可食用。 [10]

木材劣質,其氣生根因疏鬆多孔和柔軟的特性在原產地也被用於製作漁網的浮子,或作為軟木塞代替品[5]

海桑在傳統醫學當中也有應用。

海桑植株

參考文獻[編輯]

  1. ^ Kathiresan, K., Salmo III, S.G., Fernando, E.S., Peras, J.R., Sukardjo, S., Miyagi, T., Ellison, J., Koedam, N.E., Wang, Y., Primavera, J., Jin Eong, O., Wan-Hong Yong, J. & Ngoc Nam, V. 2010. Sonneratia caseolar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0: e.T178796A7608551.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0-2.RLTS.T178796A7608551.en. Downloaded on 26 September 2017.
  2. ^ 海桑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簡體中文)
  3. ^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7-9-26].
  4. ^ 4.0 4.1 陳瓊、王文卿. 南方滨海耐盐植物资源.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3. 
  5. ^ 5.0 5.1 5.2 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中国植物志. 科學出版社. 1994. 
  6. ^ 6.0 6.1 Tatongjai, Sukrit; Kraichak, Ekaphan; Kermanee, Prasart. Comparative anatomy and salt management of 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 (Lythraceae) grown in saltwater and freshwater. PeerJ. 2021-02-25, 9 [2023-09-17]. ISSN 2167-8359. doi:10.7717/peerj.109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英語). 
  7. ^ 魏美娥, 劉永金, 羅欽, 許建新, 周平. 5种红树植物在淡水区域引种适应性分析. 現代農業科技. 2011, (第一期): 242-243. 
  8. ^ Rahim, Azlen Che; Abu Bakar, Mohd Fadzelly. Pidada—Sonneratia caseolaris. Rodrigues, Sueli (編). Exotic Fruits. Academic Press. 2018-01-01: 327–332 [2023-09-17]. ISBN 978-0-12-80313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9. ^ Wss Abeywickrama,Mcn Jayasooriya. Formul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rdial Based on Kirala ( Sonneratia Caseolaris ) Fruit.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 2013-6 [2023-09-16]. doi:10.4038/tare.v13i1.31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透過researchgate. 
  10. ^ Heyne, K. 1987. Tumbuhan Berguna Indonesia, jil. 1. Yay. Sarana Wana Jaya, Jakarta. Hal. 447-455.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