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火勺
火勺

火勺,一種流行於北京延慶地區的特有麵食小吃,具有外焦里嫩的特點。起源於明朝時期的永寧鎮。火勺不同於其它地方的火燒,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東不過四海,西不過懷來。2011年,延慶組織評選出「十大特色文化遺產」,火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名入選其中。[1]

歷史[編輯]

明朝時期,永寧古城駐有軍隊,由於士兵來自不同地區,飲食習慣各有不同,逐漸地便誕生了一種類似於燒餅乾糧,以適應各地士兵的飲食習慣,並且具有保存時間長,便於攜帶的特點,以符合駐軍飲食的需要。火勺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但並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

製作方法[2][編輯]

  • 製作火勺需要以下配料:麵粉、老面肥(反覆使用,含有酵母的麵團)、酵母花椒粉
  • 火勺的製作過程稱為「打火勺」,打火勺的工具為火勺槌,又稱走槌,由硬木製作,約一尺長,中間粗,兩端細。[3]
  • 火勺直徑大小在8-10cm左右,採用溫水和面,為半發酵麵食,內部夾著一塊蘸了花椒鹽和油的麵團作為餡心。
  • 製作方法為用火勺槌擀成餅狀,先烙後烤,火勺烙到八成熟後放到火爐邊烤制。[4]

特點與食用方法[編輯]

火勺雙夾(炒蛋、火腿腸)
  • 打好的火勺帶有金線圈、呈虎皮色,是空心的,裡面有溫度很高的熱氣。因此,在食用時需加以小心。
  • 火勺以外皮略微焦糊為佳,火勺瓤與火勺外皮可分離,外飽滿酥脆,里鬆軟鮮香,乾脆適口。
  • 火勺外焦里嫩,味道微咸,具有濃郁的麥香和椒鹽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切開,把熟肉、雞蛋、油條等不同的食物夾在火勺裡面食用。
  • 火勺在延慶的日銷量可達5000斤左右,成為延慶人民不可缺少的食品。

榮譽[編輯]

  • 2010年,入選第十一屆中國美食節暨第九屆國際美食博覽會「中華名小吃」,獲得中國餐飲界的最高獎項(中國美食節金鼎獎)。[5]
  • 2011年,入選延慶「十大特色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名)。

參考資料[編輯]

  1. ^ http://www.bjww.gov.cn/2012/7-30/1343629913000.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延慶縣評出『十大特色文化遺產』。
  2. ^ iCNTV美食 央視官方頻道 | CCTV Delicious food Official Channel——《天天飲食》節目完美的將廚藝與飲食文化相結合, 延庆火勺【天天饮食 20151112】1080P, 2015-11-12 [2016-11-14] 
  3. ^ 北京文史資料精選,Vol.18,北京出版社,310頁,2006年。
  4. ^ 延慶縣誌,北京出版社,694頁,2006年。
  5. ^ 存档副本. [2014年11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8日).  延慶小火勺入選中華名小吃 斬獲中國美食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