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肺鱼解剖侧视图。图中notochord指脊索,lung指肺,liver指肝。脊索纵贯支撑全身。

脊索(英語:notochord)是存在于某些后口动物躯体背侧的一条长而韧的棒状结构,主要起到支撑体轴的作用;在生命周期的某段或全部时间拥有脊索的动物,称为脊索动物。脊索代表身体的原始中轴和中轴骨发育的中心;且脊索、背神经管咽鰓裂是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1]

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其拥有骨质软骨内骨骼,成年后脊索残余部分退化为椎间盘髓核;因此脊索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共性结构[2]

脊索具有弹性,能弯曲,不分节;位于消化道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之间,来源于脊索动物的胚胎的原肠背壁。 有的物种,例如文昌鱼,圆口类。终生都靠脊索支撑身体。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撰委员会. 中国百科大辞典, 第 8 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5617. ISBN 9787500062127. 
  2. ^ 李宏. 动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 青苹果数据中心. 2013-12-11.